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和“思政课程”相结合,共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理工科课程一直是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的短板,基于此,本论文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在理工科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了从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工科;实践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梁焰.“课程思政”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4):159-161.
Practical Research 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ring Courses"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Take FPGA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LIANG Y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ghai)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places where people can be established and trained.The education of“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curriculum teaching,and combines with“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urs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s always been a short board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cement.Based on this,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Taking the course of FPGA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esig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realizing the 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three aspects.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from two aspects:the final assessment of students’achievement and the assessment of teacher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Practical research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里的“全员”包括了所有老师、高校管理者、后勤人员,“全程全方位”即要求所有高校在职人员明确职责,在各自的工作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传统的“思政课程”基础上,加入“课程思政”。相对而言,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较为薄弱,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面对更多的问题与挑战[1-4]。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人无德不立决定了育人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有德无才,这样的人是没有能力的庸人;有才无德,这样的人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相当可怕,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很大。理工科课程的只要目标在于培养创造性、设计性的人才,思想教育更为重要。对于这样的人才,能力强的同时,也要保障其道德的先进性。然而,在之前的教学课程设计中,除了思政课程之外,大部分的课程课时的目标都集中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上,在德行的培养上设计和投入的课程远远不够。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在48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的设计中几乎没有安排任何课程思政内容,完全没体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引入课程思政,尤其是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课程思政,在开始实施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保障其有效性,实现育人育才的初衷。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我们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尤其是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方法。
一加强教师能力,尤其是思政教学能力
育人的关键在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也在教师。因此,教师除了加强自己专业技术水平之外,要把加强思政提高、思政教育放在首位。中国正处于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目标的前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也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和渗透。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行业要遵守的第一条,也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同时我们也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加强教师能力,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这个行业既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行业,也是一个消耗的行业。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尤其是新教师,很容易被“掏空”,后期只能是一直在炒冷饭重复课本的知识。不要说实现课程思政,就连本身的专业知识恐怕都没办法很好的传达给学生。所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可以给教师充电,补充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也刻不容缓,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然,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教师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利于先进经验和方法的推广。
二 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现在的高校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办法达到课程目标,学生也不会买账。现在的大学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课堂。实施课程思政,需要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如情理交融规律、因材施教规律、按需施教规律、环境制约规律、教管结合规律、全员全程规律、内化外化规律、知行合一规律等。下面,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我们简要地结合几个规律介绍如何实施该方法。
(一)情理交融规律
在介绍绪论课、实验课中,我们就可以遵循该规律,实施课程思政。目前全球使用的FPGA芯片几乎没有中国产的,美国硅谷的公司Xilinx与Altera共占有近90%的市场份额,专利达到6000余项之多,形成了几乎是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我们必须要接受中国还是在发展中这个现状,离一流的科技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距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追赶上的,毕竟我们在进步的同时,美国并没有停止它发展的脚步。现在我们只能是“追跑”,只有在“追跑”的过程中不断的累积、重视人才的培养,才有可能实现“并跑”、“领跑”。为了以后行业更好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复兴,我们就应该从基础学起,从这门课学起。引导学生带着民族复兴、振兴中国的强烈使命感来学习这门课,不仅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也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教管结合规律
现在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对于FPGA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学生一旦分心、走神,错过了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在后面就很难,或者需要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来补充学习,才能跟上进度。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管理学生,让学生遵守课堂的纪律。有一些高校采取强硬的措施,命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一方面不够人性化,毕竟在信息时代,手机实在是承载了相当多的功能,有一些课堂的互动也和手机结合了起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反而会让那些积极改革的课堂活动倒退回去;另一方面,这种强硬的措施也实在是收效甚微,把学生和老师对立了起来,或多或少会降低学生进入课堂的积极性。我们比较建议采取温馨的互动,不需要点名、惩罚,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下,来实现管理学生。
(三)知行合一规律
就像学习驾驶一样,一直看是学不会的,需要实践。大部分理工科课程,都可以和实践相结合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学习指导实践过程。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和实践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FPGA为例,我们通常会设置具体的编程作业。在设计编程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举例目前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带来的物流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全世界的好东西。而目前,中国的物流,无论是在运送的效率,还是在物品的安全性上面,都是全球领先的,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而,目前,物流业的这种领先,还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中国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低的特点。在货品的分拣过程中,例如,每年的双“11”,或者618等网络购物节的时候,就会出现“爆仓”现象,导致物品无法及时送达。而这种“爆仓”现象,主要是由物品分拣不及时造成的,我们就可以通过FPGA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 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我们提出和加强课程思政,并不意味这我们要放松思政课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及专职思政教师的优势,对课程思政起到引领的作用。思政课程应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总体上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思政课程则是起到辅助作用,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外,专职思政教师,还应该担当起培训者的身份,在高校内部,对其他老师进行思政课程实施过程进行指导。
课程思政效果的考核,是我们实施和加强课程思政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考核来判断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最终改善效果。我们建议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最终的考核:1.将课程思政考核,加入到最终对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当然,也可以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教师选聘、课题申请过程中,把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作为一个目标,把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活课程思政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将学生的评价也作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考核。在每学期学生最终的评教过程中,加入课程思政这样一个选项,并且广泛的征集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
本文,我们明确和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且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思政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实践方法,最终提出了将课程思政考核的方法,进行了“课程思政”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1-24.
[3]徐建光.坚持全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J].上海教育,2017(12):14-14.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60-64.
[5]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4-66.
[6]魏芳.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J].现代交际,2016(21):209.
[7]崔士祥.基于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