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职的教育发展迅猛,在校人数不断地增长,并且由于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断地增加。由于文化民俗和地域的不同,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处,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在每个学校都是头等大事,只有将学生管理好了才能促进学生地稳步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国家教育的共同发展、社会经济地发展和民族的和谐繁荣。本文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研究分析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繁杂的,不仅要抓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种民族文化互相生长互相影响,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的面积占据了我国面积的64%,因此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也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少数民族整体的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少数民族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国家和谐稳定的需要,因此应该将其放在高职院校的工作管理重点[1-5]。
一 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要实现稳步快速地发展就要是建立在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基础上[2-8]。
(二)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素质和技能双高的应用型人才。而作为学生群体组成部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文化民俗观念、思想观念等都和汉族学生存在着差异,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的需要。在对这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上,应该针对他们的独特性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才的真正意义,做到教育育人[9-11]。
二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性问题
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较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语言环境等,这就导致他们会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当然这并非坏事,但是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融合性。在少数民族的学生离开本身所处的民族文化土壤来到汉族学生身边进行学习的时候,他们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民俗习惯会对他们的融入造成一定的影响。他们很难运用除了本民族语言以外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这让其在内心上就形成了排斥心理。正是由于他们拥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他们希望同学能够不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自己,但是这种异样的眼光在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中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这种情况会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内心增加很多的不安,就导致他们出现排斥和抗拒心理,不愿意和汉族的学生一起交流,而是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人际交流圈。文化差异导致的融入性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及时地进行疏导和沟通,防止因其而产生的民族冲突问题,导致过激行为的发展,造成不好的社会和校园影响[12-13]。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础问题
通过研究和调查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究其根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均衡和教育落后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水平达不到现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由于学习能力造成的自卑心理,会让高职少数民族学生选择逃避,不去学习,而是沉迷于网络世界和游戏世界[14]。
(三)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少英语和计算机基础
少数民族的学生很多都来自较为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支撑其地区的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的贫瘠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很少接触到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的相关教育活动。即使是到了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和计算机教育推广的程度都相当的缓慢,但是,高职的少数民族学生除了以上的特点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例如性格直爽、能歌善舞等,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其相应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为了有效地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从爱国教育、理想价值、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少数民族的学生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融合性的消极性,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重新树立理想价值,完成建设自身的价值追求。
(一)加强少数民族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心理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从学生入学就抓起,做好教育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在学生的入学阶段学校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等来建设少数民族学生的良好心理。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展开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其健康校园成长的基础。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地域和文化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让其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因为这种差异而带来的心理自卑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疏导和引导学生。并且根据学生具体的心理情况和成长环境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卑感,让他们能够不被负面的情绪所影响,能够和汉族学生进行正常而有效的沟通,积极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氛围和教学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帮助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让其在进行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快速地适应其学习氛围。
(二)为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帮助
辅导员应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和理解工作,特别是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和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因材施教和具体的引导工作。
(三)加强各项组织的基础建设工作,促进思想提升
首先要完善高职院校的党建组织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素养的提高。为此要建立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并且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其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围绕贯彻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四)广泛结合教育载体,融入“中国梦”思想
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涯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中国梦”远大理想的实现步伐,将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融入到高职学生的学涯规划中,将其思想渗透进去。要选择优秀的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课程的讲授,为广大的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切实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梦”的具体理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并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15]。
(五)人性化管理,培养优秀人才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只占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因此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谦虚的向有管理经验的高校寻求建议,从而通过系统的培训让辅导员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让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从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对他们的了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在选择专业方面,应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可选择性,让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选择的难度,比如,限制专业名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考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可以借助微信、邮箱等社交软件与学生保持友善的沟通,进行学习信息的传达以及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的防备心理会比较强,容易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在管理学生之间矛盾时,要保证公平和公正的处理态度,并找到矛盾出现的具体原因,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管理,这样更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六)深入教学改革制定相宜教学方案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高职院校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的教方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其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可以从汉族学生方面入手,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和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互助学习,让课外的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在持续进行[16-1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开展良好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但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其自身上存在的独特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针对其进行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因材施教,科学引导,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延花.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体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167-168.
[2]刘阳.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基于文化适应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3(1):68-71.
[3]哈力娜,和红燕.从心理适应角度探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J].新西部,2008(6):153.
[4]雪晴.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1):32-34.
[5]肖琼,肖玮.大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验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38-340.
[6}肖琼,肖玮.大一学生适应性差异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86-587.
[7]格日乐塔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5.(18):154-155
[8]檀勤彤.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75-276.
[9]张爱民.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8,(07):126-126.
[10]张月.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86-186.
[11]李丽娜.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7.
[12]冯学前.高效课堂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职工教育,2014(8):185-185.
[13]邱强.高效课堂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下),2017(8).
[14]段义平.实施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4):55-55
[15]于振军.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赤子(中旬),2014,3(02):291-292.
[16]耿俐如.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02):167-169.
[17]张春艳,方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02):261-262.
[18]赵立柱.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读写算,2015,12(05):327-3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