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家校合作是小学班级教育的主流趋势,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活动,方便班主任与家长强强联合,关注学生成长,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运用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途径,促进师生和谐,提高家校合作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家校合作;班级管理平台;应用
当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广泛运用家校合作模式。班主任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联合起来,营造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班主任日常工作有序地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益处。
一、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运用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
正确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意义,以正确的姿态指导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营造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广泛运用家校合作模式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利用网络系统形成规范化的家校合作体系,改变了以往固定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呈现开放式班级管理模式。
二、家校合作模式在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一)家校合作在构建班级管理平台中的运用
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积极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家校合作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成立小学班级管理体系,便于师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还能实时分享。班主任将管理信息发布在班级管理平台上,同时邀请家长入群,与学生家长一起管理微信群,以构建微信群的形式,将学生在班级内的具体表现分享给家长,便于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家长连同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提高班主任日常管理效果。
(二)家校合作在家访中的运用
班主任应加强对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以家访形式促进班主任与家长间的有效沟通,以登门走访、家校联系卡、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增强家校合作效果。比如,以家校联系卡沟通家长,促进班主任与家长交流,便于家长准确掌握孩子动向。家校合作模式在家访环节中的广泛运用,在班主任与家长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努力。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和嘉奖,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 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比如我区北关小学班主任采用家校合作模式进行家访,及时唤起家长关心学生的热情,以适当方式指出学生的不当之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班主任与家长进行友好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家校合作在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中的运用
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积极运用家校合作模式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家长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及时对班主任管理制度进行补充,体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教师根据家长意见对班主任管理制度作进一步完善,实现家校合作的制度化管理。从制度层面提高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质量,积极发挥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比如补充相应的例会制度、家校沟通机制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有效维护家长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建议权。执行严格的班主任管理制度,总结班主任日常管理经验,号召家长共同为学生成长提出合理化意见,保障家长对班主任管理及教育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家校合作功能最优化。
三、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运用家校合作的案例
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应强化家校协同,发挥班主任的导师作用。小学班主任应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使得家长能够充分理解信任班主任,并支持班主任日常工作。例如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广泛运用家校合作模式,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家校沟通群,促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和谐沟通,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并提高对家校合作的正确认知。教师还针对学生的表现定期进行走访,与家长分享班主任管理知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家长能够理解、支持班主任日常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合作教学的核心,是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影响着家校合作的开展成果。运用家校合作模式改变以往固定的班级管理模式,便于提高班主任管理效果,促进师生的和谐沟通。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家校合作平台,管理信息发布在班级管理平台上,以登门走访、家校联系卡、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增强家校合作效果,让家校合作模式在家访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教师应大力加强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完善,积极发挥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强化家校协同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0).
[2]张琴.关于小学家校合作,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