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校本化课程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4-10 11:50: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素质教育下的学科教学强调要立足于学生发展, 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教育必须顺应这个潮流。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进行语文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构建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仅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上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把国家课程建设和地方课程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构建。那么如何进行构建呢? 我们学校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

一、立足课标,科学落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落实以及评估考试的依据,它也是我们开展小学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 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认真研究,科学落实。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选入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和我们学生们较为熟知的一些生活中的学习资料密切相关,据此,我们就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对于教材中所学内 容进行适当的延伸,确定需要扩展的主题,之后再选择相关的内容成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 这样既符合国家课程建设的需要, 也在无形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
 
二、具体实施方案—以活动为契机,拓展阅读

如何对国家课程、国标教材进行校本优化、改良、调整呢? 拓展阅读这种课型的改革,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就充分保障了我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 节省下来的课时用来做什么? 我们这样安排:用于班级阅读时间,开设班级阅读课。

(一)坚持“晨诵、午读、暮省”

晨诵: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全校二十分钟朗读时间,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低年级的老师领读娓娓动听,中高年级的经典诵读抑扬顿挫。清晨开始了阅读的钟声。

午读: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时间, 我们展开了下午第三节课五十分钟大阅读活动。在这一时间, 师生全校共同阅读。 学生根据年龄段,分层阅读,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读相关书籍。 师生共同成长。

暮省:为了保证阅读质量,我们建了学生《读书成长手册》, 学生利用放学后的一点时间把一天读书的所得、所想、所感整理在《手册》上,为今后的知识积累做好铺垫。

(二)从课外阅读抓起,把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朱永新教授把学校教育比作母乳, 但对于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内教学就相当于婴儿时期的母乳, 他要靠大量的补充资料来丰富学生们学习和吸收,这对孩子的人文素养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抓好语文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是资金的保障,学校每年都从经费中拿出几万元,作为购买图书的专用资金, 而教师寒暑假购买 200 元以内的图书,学校全部给予报销,这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引领读书的积极性。

其次是思想工作的保障, 我们倡导教师为自己的孩子读书,以此言传身教;引领教师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讲读书的好处,为他们推荐好书,发现爱读书的学生典型……

最后是活动的保障,为了培养师生们的阅读兴趣,学校还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比如每月举行一次教师读书汇报会,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学生则举办班级读书交流会, 开展主题诗会等。 学校还利用每天中午学生就餐时间,广播学生读后感,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享受”成就感。 每学年学校还要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评选学年度“书香学生”“书香老师”“书香班级”等诸多活动,极大调动了师生们读书的积极性。

三、资源的整合

语文资源校本化的整合就是遵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把校内外的各种学习资源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语文教育教学之中。正如崔峦先生说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合理利用,使语文课程和时代及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语文教育就能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 学生定会爱上语文学习,个人素养定会得到提高。下面我说一下具体的做法。 比如我们可以以校园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每个角落。 校园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了,在校园里只要我们留意,时时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花坛里写着如诗的爱护花草的广告词; 文化墙上刊有内容丰富的国学经典;广播室传来琅琅的播音;公开栏里贴着种类繁多的各类学生优秀作文和老师反思;自由书写墙上张扬着班级特色的板报。 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 不断充实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我们学校, 或者网络上学生都会接触到一些新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就是我们语文课程的一个素材。 在训练学生观察总结整理这些素材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 同时也能锻炼他的个人能力。

\
 
校本课程建设是拓展语文教学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大胆开展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伯荣,沈旭林.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2]潘永庆.课程——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J].人民教育,2007(12).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校本化课程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10/2019041011514177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598.html
本文标签: 小学语文 ,校本课程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