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考语文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4-10 09:56: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考语文重点考核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并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就为高考复习指明 了方向:重点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指明了主体:是学生;指明 了方法:整体把握,精讲精练,个性化解读。基于语文学科的特 点,要求整个语文学习中要有情感体悟。因此,只有观照到这 些要素,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主体;个性化;情感;整体性

一、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主体

到了高三,教师有一种紧迫感,感到内容多、压力大、任务重。 所以复习中,为了赶进度、赶时间,大包大揽,替学生思考了该学生思考的内容,替学生做了该学生做的事情。没有了分析、思考,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的讲解。 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包办了学生的解题过程、思维过程,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及有效运用。

现在高考重点考阅读、写作。 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很难适应现行的高考。现在的语文是大语文,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试题相当灵活。 教师要自己松绑,不要用自己的勤劳培养学生的懒惰。教师要把眼光放远,站位要高,高屋建瓴地点拨, 让学生自我补充、修正、完善知识,自我理解、整合,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有一定思想的人。

\
 
二、教学中划分板块,各个突破,没有整体性

通常高考复习采用分块训练, 各个突破的方式。 高三复习,第一轮过教材,重点对文言文进行字词归类及讲解。 讲解中分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板块。第二轮复习时板块划分更细,分为病句板块,标题的作用板块等。 肢解了知识, 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忽视了中国文化是从整体走向局部的特点,也忽视了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高考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思想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所学材料进行提取、整理、重组,形成又一个具有整体观念的材料。它要观照到思想、情感、艺术性等整体的层面。 割裂分块的训练,使学生思维具有局限性,思维处于低层次,会出现考核板块知识时分数高, 整体知识时分数低的现象。所以训练中要强化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关联性, 特别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及情感的整体分析,培养综合能力。

三、教学中搞题海战术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对学生能力的考试,重点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所以夯实基础是重要的,做一些典型性强的资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味地以做题来代替复习,不进行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是不对的。 高考试题题目在书外,知识点在书内。这就要回归课本,对课本知识整体、系统地学习。

高考试题阅读题多,分值大。阅读题实质上考核的是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的分析层次、段意、中心思想、结构、艺术特色等。只搞题海战术,没有整体观念,不训练思维,是考不出好成 绩的。训练中要精选母题,母题要典型,有针对性。可针对考纲 要求、思维训练、情感提升、学生弱点、易出错的细节等来选择母题。学生做题时必须明白,此题针对的是什么考点及对该考点的能力、情感的要求,该考点与哪些知识相关联,如何科学规范地做答等。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中没有个性化解读

新课改推行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推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种理念在高考中有突出体现。试卷中最典型的是现代文阅读的第四小题,分值八分,要求根据文意联系社会,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许多老师照本宣科,拿着书或资料一题题去做,而且注重参考答案, 尽量向参考答案上靠。 虽然有时感觉参考答案与要求有些距离,但还是选择相信专家、参考, 把自己的观点、理解抛之脑后,没有个性化解读,人云亦云。这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弱化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五、教学中缺乏情感的培养

新课改倡导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高考诗词鉴赏就是考学生对诗词思想情感的掌握, 现代文、 文言文阅读也是要求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及文中人物对人和事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情感体验,挖掘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意韵, 准确解读诗文所表达的情感。 如 《横吹曲辞·陇头吟》(唐·王维)中的“身经大小百余战, 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 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封赏不公,这样使悲愤之情的抒发越发显得深刻有力。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味,不展开想象,不注意情感的培养,是不会体悟到“悲愤之情”的。

\
 
综上所述,高考复习是个系统工程,教师要注意到方方面面,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教育学生,相信定能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唐永国.高考语文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11(31).
[2]柴柏清.关于高考语文复习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5(21).

《高考语文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10/2019041009584014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5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