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
一、提出的问题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小学数学教学中, 课堂提问之所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因为课堂提问能够掌控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要目的明确,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尽量避免与课堂所学内容或与教材内容无关的问题[1]。
例如,在学习“工程问题”相关数学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工程总量看作单位 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程总量)更全面的掌握,教师可以根据练习题加以转换,进而创设问题。 比如原题为:某粮站有玉米 90 吨,若 A 车单独运完需用 20 小时,B 车单独运完需用 30 小时,那么如果A、B 两车同时工作。 需要多久可以运完? 当学生对此问题进行理解之后,就会列出解题公式,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这样解题对吗? 为什么要用这种解题思路,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吗? ”通过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性,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提问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内容时,因为在之前的数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别具一格的问题, 如:“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长、宽、高,现在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平均裁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 ” 这个问题不像传统的提问,直接提问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 而是稍作调整,使问题别具一格,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三、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需要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性, 更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2]。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两块大小、颜色均不相同的梯形硬纸板,在课堂学习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手上拿的两块梯形硬纸板中,哪一块面积大一些呢? ”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够
回答上来。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比另一块梯形硬纸板面积大多少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很难回答出来的,这个时候也是学生急需对梯形知识掌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展开梯形面积的教学,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有哪些, 然后以不同形状的汽车车轮为例,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把汽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的呢?”这样的问题不但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提出一些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数学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当前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教材内容范围, 甚至有一些教师在课程还未开始时就已经将需要深化的问题提了出来, 这样学生不但对所提的问题无所适从, 还可能会对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失去一些兴趣, 以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3]。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 据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设问题,既不能太复杂,又不能过于简单,而是要提出一些适中的问题,即提出的问题要学生经过学习和深入思考后就可以回答, 如果不经过主观思考就不会回答出正确答案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内容时,因为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高,那么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和长、宽、高有没有关系呢? ”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但教师一定不要提问这样的问题:“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可以用长乘以宽再乘以高计算呢?”这样的问题不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也不利于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层次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才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性的对策灵活运用, 以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登玲,李金凤.巧设教学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J].中国校外教育, 2017(8):143.
[2]卯升广.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2):25.
[3]颜红,朱志辉.巧设练习,精彩课堂的催化剂——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95.
《巧设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9/2019032910530839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