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20 20:34: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完善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在理论上健全完善和实践上探索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不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构建人才培养与教学运行协同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和导师培养协同机制;构建订单培养和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构建实习实训和技能竞赛协同机制。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张小军,黄艳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21,8(34):47-49,53.

An Analysis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ANG Xiaojun, HUANG Yanli(Gansu Forestry Technology College, Tianshui Gansu)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erfection, 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ere are shortcomings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es: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teaching operation, 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tutor training, 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order train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the skills competition.

Keyword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一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物流业既是集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业,也是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持续推动物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大, 产教融合较为深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其对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现代学徒制是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模式。2014 年以来,我国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出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在职业院校分三批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初步的建设成效。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侧和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侧有效对接,促进形成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工学交替、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一体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二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全面推进改革试点的多重政策推动下,各地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各自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总结凝练各具特色的订单培养、教学做一体化、厂校融合等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

各类改革模式深入探索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 , 推动构建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改革,推进物流领域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致力于双向培养德技并修、技能过硬的物流技术技能人才,在满足区域物流职业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试点院校紧密结合地方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完成试点方案设计和布局,促进区域物流人才高职供给侧和区域物流人才企业需求侧的结构调整和动态平衡 [2]。然而,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完善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在理论上健全完善和实践上探索提升。

\
 
三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足

(一) 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衔接不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较为抽象,难以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3]。课程设置相比企业需求较为滞后, 缺乏与物流相关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层面,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运行机制与企业用人需求也衔接不够。

(二) 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不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深入物流企业锻炼较少,年轻教师实践技能较弱,企业导师深入高职院校授课不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深入协同不够。校内导师理论功底相对较强,实践技能相对较弱,企业导师理论功底相对较弱,实践技能相对较强; 校企双主体共建现代学徒制专兼结合师资队伍不够, 导致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侧不能完全适应。

(三) 订单培养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物流管理专业招生规模较少,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相对不足,现代化程度较低,与物流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存在差距。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虽然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但物流企业合作动力不足,校企合作形式少,对高职院校支持少,企业投入奖助学金少,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4]。

(四) 实习实训和技能竞赛衔接不够
物流企业对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力度不大、技术投入不足;校外实习实训中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和校企“双评价”不足,物流企业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充分。物流企业全程参与校内外技能竞赛不够,参与度较低。

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 构建人才培养与教学运行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机制。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双方应探索“双育双融、产教协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机制,促进校企双主体双融入,产教协同双育人。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和思路,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学时、实习实训、师资建设、设施设备等方面全面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要全面对接物流行业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确保开设课程、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招生招工、实习就业与物流行业企业需求完全接轨,促进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侧改革与物流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侧全面对接。同时要充分对接物流管理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要求,利于学生顺利考取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校企协同制订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要由高职院校党委会审定后实施。

二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协同机制。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双主体首先应协商 签订互利共赢的产学合作协议,设立现代学徒制教 学运行管理机构,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畅通教学运行保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建立教学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相互协同,高效运转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程保障机 制。教材建设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 体和基础条件。

校企双主体基于教学项目和教学评 价,兼顾技能培养和素质目标,整合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协同开发现代学徒制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实训教材和专业教材,促进高职院校培养本位与物流企业需求 本位相互结合,并配套开发与各类教材相互配套的 信息化资源库 [5]。同时,校企协同探索“2+1”学分制弹性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时 间。“2”是指学制前两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 “1”是指学制最后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满足区域物流企业用人需求。

(二) 构建师资培养和导师培养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师资培养协同机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培养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人才的基础条件,也是深化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才支撑。高职院校与物流企业双方应共建现代学徒制专兼结合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探索建立突破传统用人制度的流动编制等灵活用人机制,引进兼具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的急需物流管理专业教师。

选聘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双带头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实践化的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在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拓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领域。物流企业也应从企业员工中选聘理论功底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并定期前往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授课、专题讲座或指导实习实训等,从而形成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二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导师培养协同机制。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行校企双主体双导师制。校企双主体应分别建立健全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激励等相关办法; 高职院校设立企业兼职教师岗位,将企业实践、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标。物流企业设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岗位,将教学任务、带徒业绩纳入教师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标。

校企双主体推动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积极服务于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双主体积极探索互聘共用、双向挂职、联合研发等多种双导师用人机制,积极打造专兼结合、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团队,推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侧完全适应和无缝对接 [6]。

\
(三) 构建订单培养和产教融合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协同机制。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应签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协议。明确规定校企双主体协同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协同共建订单培养项目领导小组,确定校企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

建立企业冠名订单班联合教研室。明确校企双方的教研室组成人员,并明确规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为主要职责。校企双主体每年按时共同组建企业冠名订单班,明确通过“双选会”、新生报名等各种方式择优录用订单学生。协同探索招生即招工,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保障订单班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根据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协议,高职院校应增加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招生规模,优先录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保障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办学需要。物流企业应拓展产教融合深度,加大对高职院校物理管理专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向高职院校捐赠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提高高职院校实训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探索协同共建物流产业学院,通过产业资源对接高职院校,促进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共同拓展区域物流资源和区域物流市场。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大订单班的奖助力度,扩大获奖学生面、增加获奖学生人数, 加大奖学金和助学金数额,让每个订单班学生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温暖,增强学生对物流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 构建实习实训和技能竞赛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协同机制。实习实训是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双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同实施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校企双主体应协同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物流企业可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设施设备、物流软件等援助力度,将企业的物流生产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有效融入校内实习实训全过程, 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实习实训链的有效衔接 [7]。

校企双主体可紧密依托物流企业协同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短期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类型,校企协同推进高质量实习实训。校企双主体应客观评价和公正考核校内外实习实训学生,增强评价和考核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共同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协同机制 [8]。

二是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技能竞赛协同机制。技能竞赛是理论联系实际,打造学生过硬技术技能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应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校内技能竞赛。校企双主体共同策划、协同举办校内技能竞赛。物流企业通过冠名竞赛、提供经费、制定竞赛标准、担任评委等环节全程深度参与校内技能竞赛。高职院校提供竞赛场地、组织学生训练,积极参加竞赛, 营造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和和谐氛围。

同时,校内技能竞赛积极对接物流管理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应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校外技能竞赛。物流企业可提供比赛场地、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校企双主体协同展示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成果,不断提升物流高职教育影响力,推动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

五 结语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是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模式,积极构建人才培养与教学运行协同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和导师培养协同机制、构建订单培养和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构建实习实训和技能竞赛协同机制,促进校企双主体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健全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不断满足区域物流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提升物流高职教育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崔国成,崔欣辰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J]. 物流科技 ,2017,(8):159-161.
[2]王扬南 . 把握质量核心,突出双元主体,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1):31-35.
[3]贺星岳 , 等著 . 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 [M].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151-153.
[4]罗振华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J]. 中国市场 ,2017,(36):199-201.
[5]丁亮、张照磊 . 现代学徒制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J]. 江苏教育 ,2020,(52):54-59.
[6]王阳军,罗勇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物流科技 ,2016,(9):159-161.
[7]马立兵 . 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8,5(39):95-96.
[8]滕勇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 [M].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7:80-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6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