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药理学的学科特点,总结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四个部分,有机联系,协调统一。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药理学;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王晓琴,李乐 . 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74-78.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 Pharmacology TeachingWAnG Xiaoqin, LI Le(School of Pharmac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teaching.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with teachers as the leading role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has mad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The teaching mode of pharmacolog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before class, in class, after class and outside clas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pharmacolog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method;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
一 引言
2018 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由此可见教育系信息化在高校乃至全面教育中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手机网民规模已达 8.47 亿,其中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 99.1%, 这一比例在学生群体中更高。作为高校教学工作者, 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医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进一步提升医学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
二 问题与现状
药理学是连接医学与药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其学科目的是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药理学内容繁多,知识繁杂,传统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师讲授占据了专业课程授课的主流,这不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达到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将部分学习内容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将单一的教师课堂授课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课转变,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联系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达到培养综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的。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缺乏教师参与的网络教学,反而降低了学习效果 [2]。基于此, 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发展。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通过教师的课前引导、课中启发和课后监控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混合式教学不是单纯改变了教学形式,其核心是在分析学生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三 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现状反思—课程设计—实践应用—师生反馈”的改革思路展开混合式教学实践(图 1),形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集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及师生反馈为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
四 药理学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 课前
(1)学情分析
药理学课程开设于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医学相关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学和影像学)或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药学相关专业如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和临床药学)。医学院学生在二年级时还未学习微生物学,病理学(二)也在下学期学习,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同一学期授课,因此在讲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和化疗药物时,学生对疾病的病理表现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缺乏基本认识,造成授课难度增加。
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为 95 后人群,这一批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伴随着信息化技术成长, 喜欢新鲜事物,能够从网络中获取学习信息,不喜欢枯燥的讲述 [4]。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 我校也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增加了通识性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门数,但部分专业课的学时有所减少。比如药理学学时就由 66学时减少为 56 学时。这就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教学内容,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等。
(2)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建立了石河子大学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平台模块多元,内容详实。药理学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①课程导学:课程导学包括学科导学、系统导学及章节导学,分别介绍药理学科、每一篇和每一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
②课程资源:课程学习包括基本信息(课程计划、课程介绍、课程表、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课件、教学动画、案例分析、不合理用药分析、药理学记忆歌诀、名师讲堂、单元自测、答疑讨论、常见问题等 11 部分内容。
③播客单元:针对重难点制作微课,覆盖了绝大多数章节。
④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师信息,方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该课程, 了解教师上课进度,方便提前预习。
⑤单元学习:包括所有章节学习内容,每章内容包括学习指导、课件、知识拓展、微课和动画, 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提前预习。章节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加深理解。
(3)智慧树平台的构建
智慧树平台提供了国家金课的在线教学材料, 并且有手机版 APP(知到 APP),便于学生及时查阅教学任务和测试信息,并观看其他学校药理学线上课程以及开展单元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①国家级金课的推送:山东大学《药理学》课程入选为国家金课,我院购买并在两个行政班试用, 学生反映良好。
②建立习题库:建立试题库,包括 1378 道题,
涉及 48 章内容,题目分为简单,一般和困难三个级别,便于向不同学习能力学生推送不同难度习题。
(4)融智云考平台的构建
融智云考平台是一个专门的考试平台,不仅试题数量多,且也划分难度等级。
①单元测试:融智云考平台试题数多,同一范围内的测试可组建多套试题,学生随机抽取,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②习题推送:融智云考平台涵盖了药理学所有篇章和内容,包括大纲不要求的和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可以向学生推送习题,学生根据其学习能力进行选做。
教师通过知到 APP 每周向学生发布公告,明确本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需要完成的预习作业。教师通过预习作业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明确讲课重点和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二) 课中
(1)授课内容的选择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对于学生都掌握的非重点知识,课上不再详细讲授。针对学生理解不透彻, 或理解有误,或掌握不扎实以及难点知识,教师上课详细讲授。
(2)讨论课的开展
选取难度较低的章节,由学生通过“学习指导” 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其中重难点内容教师制作了微课,可在“播课单元”里进行观看。学生按小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制作 PPT,并在课上向其他学生进行讲授;其他同学和教师向讲授学生提问,也可就有争议内容展开讨论。针对需要区分对比的内容,涉及到合理用药或联合用药的内容,教师可预约智慧教室,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并发表总结。
(3)“雨课堂”里学药理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其目的在于提升师生课堂教学体验,加深师生间的互动。“雨课堂”的使用使得学生因记录笔记而忽略教师授课的现象大大减少,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见不懂的知识,可点击“收藏”或“不懂”,教师可实时查看,根据需要调整授课内容,并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课中,教师可发布任务、测试题、PPT 等,学生接收任务,且对于不理解的页面内容可进行疑问反馈;教师可实时查阅学生答题情况,并接受学生反馈,对较多学生不懂的内容或错误较多的题详细讲解。教师还可进行课后答疑,并通过“雨课堂” 的数据采集功能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则可通过推送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以及资源收集等 [5]。
(三) 课后
课下教师有选择性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可通过学习指导、播课单元、案例分析及不合理用药分析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并利用“知识拓展”了解前沿知识。教师结合前沿知识,在“讨论区”发布问题,学生查阅文献后发表意见。教师通过智慧树和融智云考推送单元练习题,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做。教师通过融智云考安排月考和期中测试,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并安排集体答疑和个别答疑。
(四) 课外
职业成就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课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药学服务、科普宣讲、开展科研工作,如 SRP、挑战杯、互联网 + 创新创业大赛等,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还实现了以学促研、以研促学、服务民众的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 建立规范的课程考核体系
药理学相关课程涉及内容多且繁杂,为了避免一卷定乾坤及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形,应建立规范、综合的考核体系。采用将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到勤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成绩、单元自测成绩、“雨课堂”回答问题成绩、讨论区发表评论次数以及作业成绩。期中及期末考试严格实行流水阅卷制度,以确保考试成绩的公正、客观及可信。定期更新充实试题库,除考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外,把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作为一个考察内容。为此课程组在更新试题库的过程中新增了病例讨论、不合理用药分析、案例分析等题型,以期能达到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今后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五 教学效果分析
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授课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通过问卷调查,87% 的教师和 83% 的学生愿意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82% 的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促进了教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的思考,84% 的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师备课和授课的针对性提高了,88% 的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87% 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方便了碎片化时间学习,85% 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78% 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基于医药学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 自药理学课程群建设以来,团队教师还将临床病例、不合理用药分析、案例研讨已及前沿知识合理地穿插在授课内容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实现该学科“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的学科目的。
通过对比开展混合式教学前后,临床医学和药学 2014、2015、2016、2017 级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表 1)。其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80 分以上学生占比增加。说明学生在线学习、课程考试,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成绩都有所提升。
六 教学反思
通过网络化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总结, 发现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过程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网络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6]。
在线课程的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在线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揣摩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兴趣、学习心思等,微课视频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对于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技巧的提高、教学手段的丰富化方面都要与时俱进,要积极研究教学规律和教学心理学,转变教学角色,从教师向导师角色转变,实现教学的模式的变革 [7]。
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一线教师既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模式创新的培育者;既要“寻门而入”,又要“破门而出”。只有大家协同一致、共同努力,新的教育模式才能茁壮成长,才能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的需要,促进并保证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8]。
参考文献
[1]岳梅 , 张叶江 . 移动互联网在医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5):71-73.
[2]冯晓英, 王瑞雪, 吴怡君.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246(3):13-24.
[3]王海舰 , 周清华 . 互联网 + 混合式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6(66):101-104.
[4]岳梅,张叶江 . 5G+ 智慧医疗背景下的医学课程教学思考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28): 72-75.
[5]迮益宽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 [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 3:45-48.
[6]顾海洋 , 孙艳辉 . 移动教学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2):56-58.
[7]何锐明 . 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教学下的《国际货运代理》分析 [J]. 中外企业家 ,2020(13):143-144.
[8]刘建 , 丁九阳 , 孔毅 , 等. 基于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新模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J]. 解剖学杂志 ,2020,43(02):153-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