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使中医特色治疗走进大众的视野,中医以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和专业知识底蕴再次为大众所熟知。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更需要站在时代浪潮上结合当前计算机知识来扩展中医的应用。作为中医院校的计算机老师,项目组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以解决实际中医问题为导向,重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使用大量中医相关案例材料进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编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专业学习,而且让学生明白有更好更快捷的办法来处理本专业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思维;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 王林景,许玉龙 .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112-11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CM Thinking Training
WAnG Linjing, XU Yulong(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nce again well-known to the public with its profound cultural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because of the outbreak of new coronavir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tudents of TCM hospitals just learn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is major is not enough, they also need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uter knowledge. As a computer teacher in a TCM school, the project team adopts online and offline methods to solve practical TCM problems, restructure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s, and use a large number of TCM-related case materials to conduct programming learning for non-computer major students. Not only does it make students more aware of their professional studies, but also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 that there are better and faster way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is major.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hink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curriculum reform
一 引 言
此次疫情中,国家特批快批一些中药治疗方剂到防治中。通过专访国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张伯礼院士,我们获悉北京和武汉最先治愈出院的不少患者都是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办法 [1]。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以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 + 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说明我们需要大力发展中医的信息化 [2]。国务院于 2016 年 2 月22 日印发并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重点任务中第十四条 - 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建议以多学科方式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创新工作;第十五条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建议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中医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医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有效支撑。
二 中医思维、计算机思维联合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第四项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成长途径,通过学科专科建设等办法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2]。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强力渗透已经越来越多,在传统中医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软件用于如挂号,门诊、住院等工作中,很多老中医需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辅助自己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更不用说在重要的科研活动中,利用计算机知识进行专业问题的解决。数字化医院在不断推进,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都会引入到各大医疗单位。
高职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计算机实践操作时学生在校期间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4]。在高校中,老师与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更承担着科研、服务社会等责任。在我们科研、工作、学习中计算机均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简单的软件,但在涉及相对高级一点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时,学生普遍不具备计算机思维与中医思维的双重能力来快速解决问题。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需要我们综合性知识的灌输,但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相对应的知识结构。每一个专业技能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沉淀、对应知识的浸润才能发挥出专业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交叉融合越来越多,仅仅靠计算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仅仅依靠中医来解决所有问题 [5]。我们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共同解决目前的难题。考虑到我们最终是以培养中医人才为主,所以计算机相关知识是作为辅助信息来帮助老师和学生的。我们主要通过改革计算机相关课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计算机如何更快速地解决中医相关问题,改革主要目的仍是为了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思维 [5]。
三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改革方案,项目组进行了前期调研。我们邀请了中医专业的 5 位教师,西医专业 2 位教师,以及本科生 285 名,研究生 198 名。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知识结构,我们前期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来获取中医相关专业在进行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中所需要支撑的计算机知识,力求能够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基础上慢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相关知识来解决本专业难题。本调研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目前中医相关专业特点,了解目前计算机在中医相关专业教授过程中的难点,以便更好地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6]。
(一) 前期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基本上摸清了目前中医相关专业的情况。为了响应教育部号召高校减课时的要求,中医相关专业已经在竭力减少学生课时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来进行自我管理和学习。中医相关专业不仅减少了自己专业课程的学时,更是减少了其他相关专业的课时,比如本校的计算机相关公共课程本就只有 2 门,计算机文化基础与计算机程序设计, 经过改革后,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均被修改为选修课程,其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被压缩到 36 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被压缩学时到 18 学时。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思想,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来扩展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思维。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要问题是学时过少,使得教师没有足够时间系统性深入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学生也无法意识到计算机程序设计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二) 方案讨论
在我们的方案改革中,前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结构,该课程的改革在其他论文中体现。作为全校公共课的计算机程序课程,面对的主要对象是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的研究生、本科生。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专业素养培训少,目前仅有 18 个学时,首要问题就是需要选择一个能在短时间内让中医相关专业的学生快速接受的编程语言,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专业教师的讨论,我们最终选择了 python 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语言,该语言简单易懂,能够快速上手,受到众多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喜爱,成为最近几年流行的编程语言。图 1 显示了在 2020 年 4 月份 python 语言强势登到编程语言排行榜第三名。且网络上有大量 python 自学资源,非常方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如何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实践中 , 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网络知识体系的把握 ,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重点考虑事项 [7],经过项目组仔细商讨,与中医相关专业教师的交流沟通,我们认为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全部掌握一门编程所有知识点是不切实际的,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用 python 编程语言解决问题。基于此,我们整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都以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作为结合, 表 2 展示了我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使用 pyhton 编程语言的详细内容。
四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践
(一) 方案实施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首先进行了专业筛选,选择标准侧重需要数据分析,尤其是在实验室工作中数据处理比较多的专业。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为选修课程,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知和兴趣, 我们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项目改革宣讲,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编程如何对该专业进行有效支撑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对学生以后工作、科研等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选中专业下学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选课率。经过前期大量的宣传和准备工作,项目组在最终选取了 5 个中医相关专业:针灸推拿、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制药工程,最终这些专业中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选课率都比较高。
针对这 5 个专业,我们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每周举行一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讨论会,针对本周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时调整教学实施步骤。
在课程具体实施中,一般每次课前都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书,任务书中讲解案例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相关知识点储备、知识点的简单使用案例。每次课前十分钟拿出简单案例给学生进行小测试,主要形式采用微信答题,现场编程等各种方式。课中给学生分步讲解案例,如何将知识融入问题的求解中。
课后采用线上活动扩展方式来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虑到学生学业较重,我们以引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自主编写的中奖小游戏、推箱子等大众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结合中医相关专业实验室内的工作,每二周走进一次实验室,给实验室学生介绍怎么处理数据,跟他们一起讨论怎么通过编程来辅助自己的实验室工作。开展二次线上或者线下小竞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二) 方案实施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经过走访实验室教师,中医相关专业的老师们对学生目前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很满意,学生处理日常办公工作以及数据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烘托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对上课所采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感兴趣,对采用的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也很认可。经过学生的口口相传以及中医相关专业教师的推荐,在 19 年下学期的课程中,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选课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 总 结
经过一年的前期调研、方案制定、实施,我们发现学生对融合中医内容的计算机知识理解和接受程度普遍较之前纯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与中医相关教师针对新的问题通过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中医专业教师对实验室内学生在处理日常数据,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非常满意,而学生也认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快速。通过修改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方案也可以实施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思维培养中,希望本方案能为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捷办法。
参考文献
[1]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可全程发挥作用—— 专访国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张伯礼院士
[2]图解: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
[3]田桂香 , 武敬亮 , 刘晓影 , 等 . 医学院校“三全五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0,37(02):125-127.
[4]李艳 , 宋敏,杜蕾 . 高职护理专业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4):113-114.
[5]翟宏颖 , 石月萍 . 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7(06):5-7.
[6]田春雨 , 吴范武 , 李继安 , 等 .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中医药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0):27-28.
[7]李娜 . 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16,3(13):113-114.
[8]冯世斌 . 计算思维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6,3(38):4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