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深入调查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增加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教育对策,为从教育层面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激发医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职业认同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层抽样抽取山东省某所医学高等院校多个医学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共 841 个学生,采用自制医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57±0.57)分。医学生职业认同在年级、是否为班干部、高中生源类型、就读专业、就读专业的原因、就读专业的兴趣、学历层次和上学期的平均成绩方面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 王娜娜,唐瑞 , 周苗苗 , 等 .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5):191-196.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WANG Nana1, tANG Rui2, ZHOU Miaomiao2, ZENG Qidan2, WU Xin2, WANG Yuwei2, CHEN Chen2, ZHANG Xiaoli2, LI Xinzheng3(1.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Yantai Shandong; 2.School of nursing,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Yantai Shandong;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Yantai Shand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ind out th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to increase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from the educational level, stimulating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mo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841 freshmen, sophomores and juniors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dentity was (3.57±0.57).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class cadre, source typ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ajor,
reason for major, interest in major, educational level and average score of last semester (P<0.05). Conclusions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s in the middle level,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fluence factor
一 引言
职业认同指个体认为某种职业角色与自我具有同一性 , 是个体逐渐从成长经历中发展起来的自我在职业世界中的定位 [1]。已有研究证实职业认同与离职率存在明显相关性,袁修银 [2] 指出护士职业认同低,离职率就高。医学生课业相对较多,学业压力大,学习年限长,再加上社会负面信息如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等会动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导致医疗人员流动性大,医疗资源不足 [3-4] 。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职业定位,构建职业认同的重要时期。为此,我们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最终达到维度医疗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山东省某所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康复学、护理学、中医学、特殊教育学等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共 841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资料与医学生职业认同量表两个部分,一般资料调查表共 16 道题目,包括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在谈恋爱等;医学生职业认同量表采用张愫怡的《医科生职业认同问卷》[5] 由 25 道题目组成,分为情感认同、职业意志、能力认同、职业认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本研究在原量表中医生后添加(护士)二字。采用 Likert 5 级计分法, 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越强。6 个维度相关系数为0.853, 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原问卷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67,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 质量控制
本研究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填写前取得研究对象同意并告知填写注意事项;对调查者统一培训,利用早晚自习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每份问卷集中在 10 分钟左右独立完成,现场回收;回收后人工筛选,剔除无效问卷。
(四)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 EpiDtata 双人录入, 导入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了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 结果
(一) 医学生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841 份,回收 773 份,回收率 91.91%。剔除无效问卷 70 份,有效问卷 703 份, 有效率 91.07%,见表 1。
(二)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
医学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57±0.57),表明医学生职业认同属于中等水平;六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为职业认知,得分最低的为职业意志,见表 2。
(三) 人口学变量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是否为班干部、专业、学历层次、高中生源, 选择专业原因、对专业的兴趣、上学期平均成绩不同的医学生职业认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表 4。
(四) 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之前对自变量赋值,见表 5。
结果显示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平均水平、就读的专业、高中生源类型、就读专业的兴趣是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显著预测因素,它们共同解释医学生职业认同总变异的 20.5%,见表 6。
四 讨论
(一)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均分(3.57±0.57) 高于平均分 (3 分 ), 稍低于张丽娜 [4]、张愫怡 [5] 的研究结果,但表现出较为正向趋势, 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就业观念改变,医学专业工作压力大导致医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专业工作的打算增多, 导致职业认同稍低于前人研究。六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职业认知 , 说明医学生比较认同医学这个职业,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务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均有高度的认同, 这和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基本相符。
能力认同得分较低说明医学生认为目前自身的能力水平与临床专业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自己知识能力水平存疑。职业意志得分较低反映医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选择、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足, 将来离职的意愿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当前社会紧张的医务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有关。近年来媒体关于各种医疗纠纷、暴力伤医事件的报道接连不断,因此,不少医学生对当前职业环境充满顾虑 [6], 但这些负面消息有些是片面的消息, 所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讲座,客观的解读职业环境,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误解,适当引导,增加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期待,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
(二)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1.所学专业、生源类型和年级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临床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高于其它专业,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最低;理科生的职业认同高于文科生;大一学生的职业认同高于大二与大三。专业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临床专业学习年限长、就业门槛高,付出心血多,因此职业认同高。护理专业职业认同低是由于临床工作强度高、国内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文理差异可能是由于医学专业学习内容多为理科知识,文科生在医学相关知识的积累较少,学习不适应导致。
年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大一多是基础课程,学生对于临床现实了解不多,而大二大三学生已经逐步接触临床实践,但由于还在学习阶段,患者拒绝学生为其诊疗 , 更多地停留在观摩阶段 [7],这种临床学习氛围降低了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改变过去“重技能,轻素养”[8] 的倾向,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的知识水平层次,优化课程结构 [9],在实践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调节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实例,让学生明白医务现实,正确认识医疗这一职业 [10] ,避免学生在进入临床学习后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造成的学习不适和职业认同的降低。
2.是否为班干部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班干部的职业认同比非班干部学生的职业认同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班干部组织能力在学生时期得以锻炼,责任意识,交流协作能力等内在品质在学生时期得以提升,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较强 [11]。针对这一方面学校可以举办一些锻炼团队协作的活动,如举办校园模拟临床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责任意识、交流协作能力,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3.选择专业的原因和对专业的兴趣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自愿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大于其他原因的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越高的学生职业认同也越高。兴趣是职业认同的内在驱动力,职业志向是职业认同的根基 [12]。有研究表明毕业后就业方向的确定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 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并且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缺少自主性 [13], 因此,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加强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加入一些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平台, 让学生在早期进行未来规划,明确未来前景,增强职业兴趣,强化职业认同。
4.学习成绩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成绩越高的学生职业认同感越高。学习成绩的高低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评价,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同高,对职业期待高,职业认同也高。本研究显示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平均水平处于优秀位的人仅占 2.1%,从侧面说明了学生知识掌握不足。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学管理,提升课堂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名医校友库”并邀请优秀医学毕业生进行学习经验分享等, 加强外部资源整合,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增强医学生的职业信心与认知能力 [14]。
总之,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可提高的空间。医学生现阶段的职业认同感与其在未来在医务工作中的热情、忠诚度、自信心有很大的关联,而大学这一时期是树立职业价值观、增加职业认同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应树立提高职业认同感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林 . 基于学习性投入的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研究 [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袁修银 , 任俊翠 , 王芳 . 护理人才”四库”管理对护士职业认同和离职率的影响 [J]. 护理学报 ,2018(1):11-13.
[3]陈霜 .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政策建议 [J]. 中国总会计师,2018(10):118-119.
[4]张丽娜,马晓玲 . 医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72-74.
[5]张愫怡. 医科大学生职业认同、学业情绪的状况及关系研究 [D].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 2009.
[6]方燕君 , 周俊 , 黄敏 , 等 . 从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谈职业素养培育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5):11-12.
[7]佟玲玲 , 敖禹 , 王堃 , 等 .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23(04):757-758.
[8]蒋伟 . 工匠精神培育与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研究 [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8):1073-1076.
[9]陈永杰 , 王媛 . 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2018, 38(1):50-54.
[10]吴琦 , 黄祥津 , 黄敏,等 . 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培育路径探析 [J].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7(1):123-126.
[11]吴琦 , 周俊 , 黄祥津 , 等 . 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剖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17,15(09):1542-1545.
[12]王雄伟 . 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35(05):60-63.
[13]辛玉美, 李晓净, 张晓丽, 等. 临床实习中期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37(13):136-138.
郭倩 , 张研 . 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策略分析 [J]. 医学与社会 , 2018, 31(10):86-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