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分析了“专题研究”型方法在实践性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内涵,通过专题设计、专题引入、研究学习和专题汇报四个步骤实施,并分析其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适用性,并从教学保障、专题设置、学生主动性学习激发、专题研究型课堂组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以期对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专题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宋娟娟 , 刘峥 , 韩杨 .“专题研究”型方法在实践性课程中的应用——以中国对外贸易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5):145-148.
Application of the “Thematic Research” Approach to Practical Course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SONG Juanjuan, LIU Zheng, HAN Yang(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
Abstract: Taking Chinese Foreign Trade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matic research” approach in practical cours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course, we put forward the “Thematic Research” method,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is method we have four steps: the theme design, lead in, research learning and project report. We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course from the safeguards of teaching, topic setting, learning initiative stimulatio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five aspects, in order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teaching method explore of practical courses.
Keywords: China’s foreign trade; teaching method; curriculum design; research
一 引言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许多专业会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基本情况、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及主要管理制度等内容,这类课程密切联系实践,因此仅讲授书本内容比较空洞, 并且由于贸易活动不断变化,教材内容陈旧无法跟上贸易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急需对目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本文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探讨“主题研究”型方法在该类实践性课程当中的应用,以期对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有益的改进措施。
二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
(一)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特点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既需要理论学习,也需要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实践, 该课程包含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内容,因此需要学生学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具备一定知识积累,此外该课程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及实践活动进行分析。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通过梳理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发展历史、现状,了解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各阶段发展特点, 并运用所学国际贸易理论及规则分析国际贸易实践活动 [1],况且,当前对外贸易形势不断发生变化, 如何能够对当前正在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进行分析,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的最重要的能力。
再次,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发展过程错综复杂,按照传统的教材来讲授内容,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浮于表面、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国际经济贸易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在分析有关贸易政策时,既能密切联系实际又能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 [2],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很难同时具备上述条件。
(二) 目前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由于贸易实践不断发生变化,而教材内容无法及时更新,如果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就会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了解仅局限于教材,无法对最新发生的贸易动态进行分析和应对。
其次从教学内容的编排来看,如果在讲授“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时 , 仍然遵循传统的授课习惯 , 按照教材设计的章节进行讲授 ,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 ,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急需创新教学模式, 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该课程,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并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对贸易实践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三 “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
(一)“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内涵
“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是以章节内容为基础, 结合最新贸易实践设计研究专题,并通过问题、案例等形式引入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选择高水平论文与学生共读,开展研究型学习,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自主选题并进行专题报告 [3]。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脱离教材,又紧密联系实际,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又能引发学生专业思考,学习前沿研究成果, 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和主动表达。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教学与科研互促的良好循环。
(二) 专题研究型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适用性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建设,研究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轻松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机能,培养学生分析对外贸易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获得适应经济贸易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专业知识,即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中国对外贸易的各项管制制度。
要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就需通过 “专题研究”的形式应用对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该方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和形 式 ,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从掌握基本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理论,到正确地运用 理论和知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问题有一个过程,通 过“专题研究”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缩短这 一过程。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可拓展学生的思维 ,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研究教学的学术性和 专业性明显增强。对授课教师来说,可以把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当中,激发教 师不断攻克新的研究领域,与学生共同进步。
该方法既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不够深入的问题,也将理论与贸易实践结合,将教学与研究结合, 不仅让学生通过贸易相关主题更好地理解教材理论体系,也让学生了解研究前沿,为后续研究性学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三)“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该方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专题设计。专题设计是专题研究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衔接理论教学体系与科研研究前沿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设置合适的专题。例如,在第三章介绍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时,提到出口导向战略,在介绍了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主要贸易政策、发展阶段之后,引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分析案例专题, 总结归纳其发展特点和要素,传统课堂教学一般就到此为止,但是专题研究型教学,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设置的专题,引导学生查阅最新高水平期刊文献,搜索相关主题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因此专题设置的科学性就要求教师紧扣教学主题,并不断更新专业信息,时刻关注中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成为教学与科研的纽带,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步,引入专题。针对该专题,首先由教师从教材内容逐步过渡,通过问题、案例等形式引入相关主题,并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丰富专题内容,让学生通过对专题的观看、分析、讨论, 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相关专题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引发学生对专题的思考。
第三步,研究型学习。在学生掌握相关专题知识后,由教师根据该专题选择质量较高的论文(近五年 CSSCI 期刊),与学生共读和讨论,共读的方法主要以摘要、主要观点和结论为主,研究方法部分受课堂时间限制, 可以让同学们下课后就感兴趣的内容详细研究。该方法将最新研究成果与一线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既了解了基本的理论,也学习了最新、最前沿的学者观点,避免了授课教师水平对某类问题的观点的局限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主题选择不同观点的文章,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4]。
第四步,专题汇报。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教学进度,在学习相关专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做相关专题的专题汇报,由学生自己提出选题,也可以在师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确定选题,然后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课程论文,并对毕业论文选题打下基础。
四 中国对外贸易“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法建设路径
(一) 教学保障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方案,本课程每章授课前,根据该章节专题,查阅文献资料, 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将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资料, 包括专著和文章,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每章内容有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同时,在网络课堂上也为学生提供电子书、电子期刊和网站链接服务。包括参考论著:如国际贸易国内外经典论著;期刊论文:综合社会科学类、经济学类等;网络资源:国内外大学国贸系网站、国际经济和贸易、国际贸易在线学习网站、政府网站等。
(二) 专题设置
将专题与教材章节结合,不脱离教材主线,在每章学习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专题的设计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但又紧密联系贸易实践,教师可以将最新发生的贸易活动与相关章节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最新贸易行业发展 [5]。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曲如晓主编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四版),根据该教材章节,设置了对应的专题并选取相关文献开展“专题研究”教学。表 1 为中国对外贸易章节所对应的各章节专题示例以及所选取的部分文献,专题设计会根据国际贸易实践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选择的文献也会不断查新替换。
(三) 学生主动性学习激发
专题研究型学习方法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首先,通过专题的设置丰富理论内容,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并根据老师所设置得专题将教材内容与最新贸易发展实践相结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针对教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利用图书馆和相关网络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准备好在课堂上汇报,通过对任务的思考、资料的查阅、交流及汇报使学生对该专题内容认识更深入、同时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四) 专题研究型课堂组织设计
首先,教师要在熟练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理论—— 专题——研究性学习”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易到难、从学习到运用。从内容的导入到上课情境的设置、案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等教师应胸有成竹。然后根据教学过程设计,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专题研究任务,介绍研究方法以及汇报的方式。
其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环节, 学生一定要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1]。
(五) 学习效果评价
“专题研究”型教学是开放式教学,它不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还向课前和课后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继续指导学生的学习,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指明继续探究的方向。对学生来说,课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文献综述和课程论文是其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这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文献,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考核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包括出勤、上课听讲、完成作业或论文、专题报告、期末考试等几部分。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或闭卷等多种形式, 内容包括概念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应用案例分析、问题剖析等。
五 总结
总之,“专题研究”型教学,符合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和缺乏启发性问题,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对学生来说促进了他们养成查阅文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贸易实践相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对教师而言,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吸引学生,同时也将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助循环,因此可将“专题研究”型方法应用于类似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丽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15(01):46-49.
[2]王绍熙 . 提高“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J]. 国际贸易问题 ,1986(02):3-7.
[3]方薇 . 主题研究型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3(15):8-9.
[4]胡兴宏 . 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0,1,(145):6-8.
[5]李辉. 专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7-168.
[6]陈雪 , 何小春 , 于广东 . 高校思政课“主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3):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