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当下电子竞技运动已经成为潮流化、大众化、社会化的休闲运动,电子竞技用户爆发性的增长带来电子竞技产业人才需求量的陡增,但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现阶段缺乏大量高质量人才,完善电子竞技专业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产教融合作为当下各产业与产业链关联企业快速发展与变革而提出的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竞技产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带来了新的思路,对解决产业人才供求矛盾,提升产业整体人才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子竞技;人才培养模式
本 文 引 用 格 式: 王 亮 . 产 教 融 合 背 景 下 高 职 院 校 电 子 竞 技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J]. 教 育 现 代化 ,2021,8(40):39-42.
research on the E-Sports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WANG Liang
(Jiangsu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Commerce,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The E-sports has become a kind of recreational activity with the character of fashion, popular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and the explosive growth spurt of E-sports users requires a mass of talent in this field. It is critical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E-sport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its great scale and extensive fields, lack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s a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a quick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o enterprises and associated industrial chains, brings a new idea for the 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talent with high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olve differences between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alent in the industry.
Key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electronic sport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一 引言
2016 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 13 个增补专业,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电竞专业”)位列其中,从此电竞专业成为正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教育部批准电竞专业以来,国内高职院校申报电竞专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因专业较新, 电竞专业的建设思路与方向缺乏相应的参考与成功案例。近年来产教融合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新发展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各个学科专业上均获得了成功,为各大高职院校所推崇。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选择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合格的电竞专业人才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传统单一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方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需求。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等都是典型的产教融合案例模式,这些案例模式中均明确了产教融合就是要充分发掘企业一线需求,推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课程内容改革,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的主要思想,为后续其他国家教育部门实施产教融合的推进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1]。
2014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政策确立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主旨精神。
2019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其中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办学理念方面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同时要求职业院校每 5 年修订 1次专业目录,每年调整 1 次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方面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要求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实训教学场地建设方面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培养方面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进行实训,实际性提升教师岗位技能。推动企业高技能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明确了产教融合就是要充分发掘企业一线需求,推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课程内容改革,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
三 高职院校电竞专业开设及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016 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自 2016 年以来,先后有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南广学院等 10 多家高校已开设电子竞技(类)相关专业(方向),2017 年陆续开始招生,电子竞技专业在高等教育的帷幕由此拉开。
(一) 高职院校电竞专业开设现状
电子竞技是以电子设备为主要运动器械,电子信息技术为活动载体,按照统一的竞赛标准,进行公平公正对抗的一项智力体育运动项目。2003 年 11 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第 99 个体育竞赛项目,2008 年改批为第 78 号体育竞赛项目。电竞专业主要培养有扎实的电子竞技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能胜任电子竞技相关企业或体育部门的策划、运维、媒体、解说、赛事(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2]。电子竞技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专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的需求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式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指明方向。我国劳动人口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电子竞技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代表, 带动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字娱乐、数据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随着电子竞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政府管理部门也颁布了相关政策。2019 年 4 月人社部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 13 个新职业, 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列为成为正式职业。2019 年 6 月 , 人社部印发的《新职业 - 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86% 的电子竞技员从业者,其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 1-3 倍。BOSS 直聘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19 年上半年,电竞行业主要岗位的平均招聘月薪达到 9032 元,比全行业整体平均招聘薪资高出 12.5%。各项数据都为高职院校开设电竞专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2)电竞产业岗位人才的需求
2019 年 6 月 28 日 , 人社部发布《新职业 - 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表示目前只有不到 15% 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预测未来五年电子竞技人才需求量近 200 万人。中国商情报 2020 年 8 月发布了 2020 年中国电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2016 年中国电竞游戏市场销售额超过 500 亿元,用户规模达 3.05 亿人,截止 2019 年底,得益于移动电竞游戏产业的发展,销售额达到 969.6 亿元,用户规模达到 4.59 亿人,全民电竞的时代全面到来。由于从事电子竞技产业中各行业的人员组成复杂,大部分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技能培训与专业教育,因此电竞产业中普遍存在从业者素质、能力以及学历不高的现状。然而电竞产业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当下的急切需求则是必须提高产业中各行业就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培养并引入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3)电竞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产业需要健康发展,必然要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电竞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如果一味“野蛮生长”,违背规范化发展主旨,未来必定被社会抛弃。合理疏导、引导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 需要整个社会进行长期研究。因此职业院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不仅是为了培养相关的人才,同时也在研究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只有研究与教育结合, 才能使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走向健康化、长久化、规范化。
(4)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变革、专业发展的需求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是首要任务,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是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与转型的趋势。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变革,职业院校应与时俱进,调研并选择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及时更新专业设置,提高自身实力,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纵观整个电竞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电竞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绿色产业, 职业院校开设电竞专业正是牢牢紧跟时代脚步,抓住市场需求,自我革新、发展的必然现象。
(二) 高职院校电子竞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当下电竞专业起步不久,在办学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技能鉴定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需求旺盛,办学定位不清晰
电竞产业相关企业在人才需求上主要以一线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需要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竞专业的相关职业技能。企业在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虽然学校在人才的德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上有着相对完善与成熟的课程体系,但对于电竞企业所需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则并不明确。同时电竞产业自身存在产业链长,产业链上下游涉及行业广泛的特点, 造成当前高校电竞专业普遍存在产业链切入不准, 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岗位模糊的问题 [3]。
(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常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三类,其中专业课又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训课。虽然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但在能力培养上与岗位、行业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内容相脱节。2019 年 5 月腾讯电竞携手超竞教育、《电子竞技》杂志发布的《2019 年度中国电竞人才发展报告》中指出 55.16% 的学生在进入电竞专业学习后与预期有偏差。因此对学生的就业对口以及就业薪资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应用型专业师资不足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不了解。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做出很多努力,鼓励老师利用暑期或者阶段性时间下企业跟岗研修,但因时间短暂、商业机密等原因造成教师无法在企业中深入研修,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4)实训效果“不佳”,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不到位
人才培养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从电竞企业角度出发,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尚不完善,对于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在与高校深度合作上的主动性不足。从学校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占比过高,实践、实训课程占比较少,现阶段电竞专业实训条件较为缺乏, 学生实训效果受到实训室条件影响,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一般。
(5)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亟待完善
电子竞技产业链主要由游戏、赛事、媒体等多个行业构成。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企业,包含游戏设计、开发、运行、推广等岗位,产业链中游涵盖赛事运营商、赛事赞助商、电竞俱乐部、赛事内容制作等电竞相关企业,主要岗位有赛事策划、赛事运行、赛事推广、品牌推广、俱乐部管理、电竞职业选手等岗位,产业链下游由电竞媒体企业组成,主要岗位有电竞赛事解说、电竞媒体制作、电竞内容直播、电竞周边设计等岗位。电竞产业链涵盖范围广,涉及岗位类型众多,因此职业技能鉴定尚未完善,2019 年 4 月人社部发布通知 , 正式确认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列为成为正式职业。2020 年 1 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布《电子竞技运营师》《游戏代练师》《电子竞技培训讲师》三项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标准尚未发布, 在正式标准发布后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和题库,届时将允许开展相关培训,颁发职业技能证书。
四 产教融合背景推动下电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带动了产业的创新。电竞产业作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第三产业,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人口增长, 人才集聚与创新的能力提高。产教融合作为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有效模式, 通过对电竞产业链各岗位差异化划分以及针对性技能需求,为电竞产业培养、储备和输送高质量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4]。
(一) 产教融合精准切入电竞产业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竞产业已经初步实现成熟化运营并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精准培养产业链中相应岗位的人才需要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议,制定对应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蓝图”,电竞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制定过程中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因此先由电竞企业根据产业链岗位需求提出适合的岗位以及岗位能力要求,明确“电竞专业人才画像”,再由学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进行梳理,提炼出核心岗位能力,建立以核心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 [5]。
(二) 校企协同,建设“多元模块化”电竞专业课程体系
以电竞产业相关岗位基础能力出发,确立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分析电竞企业各用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其所对应的专业能力,根据不同岗位能力需求对专业核心与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确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接企业岗位,建设适用于多种岗位的“多元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 依托电竞企业资源,培养行业特色师资队伍
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依托于专业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助推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建立教师脱岗下企业实践机制,从政策层面鼓励和保障专业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时间,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实行引进“引企入教”改革, 聘请企业教师进入校园课堂传授岗位技能与经验, 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电子竞技产业存在投入高、更新快的特点,现阶段高校电子竞技相关的实验、实训条件相对缺乏,而依托企业资源完成顶岗实训,建立企业一线实践教学基地,让教师带领学生面对企业的真实项目,这样不仅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紧张,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为高校教师、企业教师水平的提升,打造特色师资队伍带来了可行性。
(四) 打造校、企、生“三元一体”特色“实训金课”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输送应用型人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则离不开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实训课程恰恰是教学课程体系中技能训练的关键载体。产教融合机制下, 围绕电竞企业岗位,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电竞专业实训基地,依托专业实训环境打造适用于学生的特色系列实训课程。学生在合作企业专家和校内老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业务实操训练,在课程内容建设中不仅注重电竞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将电竞产业领域中的相关行业知识加入到理论课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阶段、递进、交替的岗位实践,解决日常教学与岗位实践脱节、技能生疏、实习安排困难等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电竞专业的产教融合,进一步巩固校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五) 对接产业龙头,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与“1+X” 证书制度
坚持职业资格证与“1+X”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融入国家“1+X”证书制度。依据国家证书标准,按照产业发展形式,对接产业龙头企业,明确企业岗位需求,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将证书考核内容与日常教学进行融合,确立教学标准并实现课证融通。通过“双证书” 证书的制定,将部分证书考核知识点纳入到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中,达到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的融合。现阶段已有部分电竞企业成功申报了电竞岗位技能相关的“1+X”证书项目,相信很快“1+X” 证书制度将在各大高职院校的电竞专业中推广普及。
五 总结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运动在电竞产业积极推动的形势下,经过短短五年时间的发展,产业和用户规模方面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面对行业人才短缺,人才素质需要整体提升的问题。产教融模式下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但电竞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切入电竞产业链,明确岗位技能需求,完善培养环节,提高培养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万艳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6):132-133.
[2]周灵 , 梅昕 . 电竞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9(18):39+138.
[3]唐中海 . 高职院校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7):261.
[4]杨家耀 . 电子竞技行业从业人员培养的研究 [D]. 武汉体育学院 ,2018.
[5]孙博闻 .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链的组成及优化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9(04):232-2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