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首先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火种计划实施方案,然后研究并提出了以 7 个里程碑为特点的“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最后分析了教学体系的特色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 鲁恩铭 , 陈将 , 刘雅芸 .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9):134-137.
Study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double Assistance” Excellent Project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LU Enming 1, CHEN Jiang 2, LIU Yayun 2(1.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nic, Changsha Hunan;2.Hubei Meihe Yis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Hubei)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esigns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double assistance” fire plan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hen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ouble assistance” excellent project teaching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seven milestone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Keywords: double assistance; excellent project; teaching system
一 引言
卓越项目教学体系是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为载体,项目过程的交付成果为课程资源,卓越项目管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项目管理而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火种计划机制在学生队伍中选拔出教学助理、就业助理。教学助理协助教师开展卓越项目化管理和教学,监督和管理班级卓越项目完成情况,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就业助理开展就业调查研究工作,协助老师完成顶岗实习安置工作,帮助学生快速全方位了解大学生就业所需掌握的各种必备知识。
国外的教学助理制度研究较早,但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并未形成。 在国外,教学助理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哈佛大学 [1] , 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献划分了美国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的四个发展阶段 [2],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提出了系列建议。
国内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机制尚未形成,该方面的研究也尚未发现。在国内, 早在 1983 年,王策三 [3] 先生就提出“以教师主导, 以学生主体”的模式,主张在该教育模式下应该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放在同一步调,文献 [4] 探索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文献 [5] 对就业助理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献 [6] 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中引入卓越项目管理体系的优势 。文献 [7] 提出卓越项目管理体系移植程序员、项目经理、质量保证员和项目总监等角色。
二 教学体系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火种计划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选拔方案、工作方案和提升方案如表 1 所示:
(二) 卓越项目教学体系
卓越项目教学体系将项目过程分解为 7 个阶段 / 里程碑,卓越项目的教学体系如表 2 所示:
1.卓越项目的立项
(1)技术测评
安排 2 课时,在项目立项前进行摸底考核和技术的测评,按摸底考核成绩进行分组,每组 4 人, 每组推荐一名组长,并确定小组参考项目。立项前还没有学习本学期的课程,提前为开通 moot 预习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出卷子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生预习自学的内容。
(2)项目立项
安排 2 课时,项目立项的内容主要是明确软件所包含的功能模块、指明软件研发成员及时间安排、评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和回避方式、设计软件的效果图。根据《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中计划的功能模块进行原型设计。可以使用记事本、photoshop 和其它截图工具来进行原型设计。主要为学生讲解项目立项是什么,需要做什么,课程结束后,在立项评审课之前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或者晚自习的时间做好本小组的《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 为后面的项目立项评审课做准备。
(3)项目立项评审
安排 2 课时,开发者对《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进行讲解,对原型设计进行展示。然后经理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包括小组项目选择是否合理、项目功能边界制定是否合理、原型是否覆盖所有功能。最后由项目经理提交《项目立项评审报告》。班级讲师充当项目经理角色,项目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自己组的《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在小组展示完成之后,讲师进行点评,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课后小组继续修改《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完成后讲师提交《项目立项评审报告》存档。
2.卓越项目的计划
安排 4 课时,项目经理督促小组长召开项目小组会议,讨论并填写计划表。计划表包含项目开发计划表、项目分组计划表、项目编码计划表、项目测试计划表。项目开发计划表中包括 6 个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执行人等;项目分组计划表中一般不超过 4 人,其中 1 人进行后台管理,1 人进行前台展示、1 人负责用户管理(包括用户增删改查和权限),1 人负责 UI 设计(整体界面);项目编码计划表中包括具体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使用技术点的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计划所需课时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执行人等。小组召开会议时,一般项目经理也在场,因为没有经历过的情况下学生定制任务会十分离谱,项目周期定制短到俩星期,长到一年,都算不合格。对于任务分配, 以及模块的划分,时间的分配都不太合理,需要讲师的指导纠正,在给出建议后再进行修改。
项目开发计划评审报告包括缺陷识别表和评审结论与意见表。缺陷识别表中包含已识别的缺陷和建议缺陷解决方案两部分内容。评审结论与意见表中包含评审结论、意见和评审人签字三个部分的内容。根据讲师的粗略意见修改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阐述自己组方案的合理性,讲师给出第二轮意见,最后提交评审表和意见表。
3.卓越项目的需求
(1)项目需求
安排 2 课时,根据用户的一些”需要”,分析细化该“需要”、反复论证并形成完整的文档,详细描述并说明产品必须要完成的功能、行为、性能和约束等,项目开发人员填写《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2)项目需求评审
安排 2 课时,开发者对《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项目原型进行讲解,然后经理对说明书进行评审并填写《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报告》。开发者根据评审报告完善《需求规格说明书》。
4.卓越项目的设计
(1)项目设计
安排 4 课时,系统的物理设计即是项目设计, 它能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设计是需求的根源,设计工作的优劣对产品影响最大。项目经理介绍《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结构、填写内容及如何填,项目开发人员填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并提交。
(2)项目设计评审
安排 4 课时,开发者对《系统设计说明书》进行讲解。经理对《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 对《系统设计说明书评审报告》进行填写。
5.卓越项目的编码
安排 18 课时,项目经理讲解教材知识点和案例,介绍《卓越项目技术储备书》的内容结构、填写内容及如何填,程序员填写《卓越项目技术储备书》并提交,学习委员和各组长召开站立会议,QA 巡视站立会议召开情况,组长每日须提交《小组编码进度控制表》,编码任务总体完成 80% 开始进行测试, 填写并提交《项目测试报告》。项目编码周期较长1~2 个月,中间需要做好监控措施,否则项目没有进展。
每个组提交自己项目的 github 或者码云地址, 由项目经理统计汇总,每周对照计划表进行两次进度检查,一次由教学助理检查,一次由项目经理检查, 对于进度落后的组,及时找组长了解情况,如果是技术问题安排专门的项目辅导课每周不超过 4 课时, 可以由教学助理或者讲师来授课。如果是团队内部其他问题,比如人员分配,计划不合理等,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调整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人员。保证卓越项目在周期内完成。
6.卓越项目的答辩
安排 8 课时,答辩前由学生自行下载打印《项目验收报告》,并按要求填写模块完成情况和计划分值。答辩时将填写好的《项目验收报告》交评委老师, 再上台进行答辩。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填写《项目验收报告》。答辩结束,由项目经理汇总本班答辩成绩,填写《答辩评分统计表》。
项目是否通过取决于项目模块完成情况是否与项目原型一致。为防止本班讲师带有滤镜看学生,所以答辩采用全年级统一时间,交叉打乱答辩,根据班级和小组数量的不同设置数量合适的答辩室,答辩室有主评委一名, 副评委一名,在一天之内完成答辩并提交本答辩室成绩于教务老师处统计。答辩完成后张贴答辩成绩到公告栏分 ABCD 四等。D 等为不及格,由本班讲师进行辅导,修改项目,安排二次答辩。
7.卓越项目的总结
安排 8 课时,项目经理介绍《项目总结报告》的内容结构、填写内容及如何填,程序员填写《项目总结报告》并提交。项目经理检查《项目总结报告》是否完整,特别重点检查“项目总结”心得部分是否与小组实际情况相符,项目代码是否完整提交。
三 特色与创新
(一) 课程的重心更加科学合理
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完成项目成为了课程的核心且是唯一目标;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只需要掌握项目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增加了项目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授课的模式具有创新性
教学过程不再独立设置理论课、上机课、在线课、指导课等传统说教填鸭式教学模式, 统一调整为技术测评和分组课、卓越项目立项课、卓越项目计划课、卓越项目需求分析课、卓越项目系统设计课、卓越项目实践课、卓越项目技术储备课和卓越项目答辩课等共计 8 种授课模式。
(三) 项目的开展具有创新性
分层开展项目,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不同层次的项目,保证项目 100% 完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成就感。
(四) 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整合
学术主任变成了 CPM(项目总监)、讲师变成了PM(项目经理)、班主任变成了 QA(质量保证工程师)、就业老师变成了 HR(人力资源师)、学生变成了 Programmer(程序员)、优秀学生变成了教学助理和就业助理,对接了市场需求、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产教的融合。
(五)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设计思路
教学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前沿技术为创新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项目经验。从学历的通识教育、专业技术、项目开发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符合职业岗位(群)技术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四 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助”卓越项目教学体系的实施时间是在原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调整课程体系, 完成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卓越项目管理的课程穿插在每个学年的实训课程中,至少安排一次大型卓越项目课程,第一学年为基础性卓越项目课程,第二学年为综合性卓越项目课程,第三学年为岗位性卓越项目课程,每学年的卓越项目难度逐步递增,每次卓越项目的内容以该学年核心课程为主线,整合该学年其他专业知识,开展和实施卓越项目管理,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逐步建立项目工程意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项目能力,提高专业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该教学体系让学生逐步建立项目工程意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项目开发能力。以项目为导向贯穿课程,项目开发为教学主线。使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清晰整个项目的实施流程, 将企业规范化的项目管理融入到实际的教学管理中, 促进教学模式发生变革。
该教学体系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律性, 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它必将促进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黄碧华. 高等院校教学助理制度的探索[J]. 高教学刊,2016 (8): 176-177.
[2]李洁 , 徐世猛 . 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 [J]. 美国大学的实践, 2015 (7):72-77.
[3]王策三 .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3(06):70-76.
[4]邢以群 , 鲁柏祥 , 施杰 , 等 .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5):122-128.
[5]胡林珺 , 蔡迪 . 河南省某高职院校就业助理团工作初探 [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28(03):50-52.
[6]张帅 . 基于卓越项目管理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12(01):174-175+180.
[7]生力军 , 汪洋 , 陈施奇 . 卓越项目管理体系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J]. 福建电脑,2017(8):68-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