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交通管理与控制》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6 14:53: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互联网 +”思想在社会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也造成了深刻地影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传统线下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针对传统的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框架, 并列举了其在课程教学的三个重难点章节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交通管理与控制;混合式学习;线上线下

本文引用格式: 唐立,朱晓海,王一峰 .《交通管理与控制》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0):162-165.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Blended Learning Mode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Control

TANG Li, ZHU Xiaohai , WANG Yifeng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dea of “Internet +”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ll  fields of society. It has also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l. Blended learn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offline teaching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cusing on the education mode of the traditional core cours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major,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framework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ased on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It also presents typical practice in thre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hapter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lended learning; online-offline

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到使用多媒体资源再到近年来基于“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 [1]。在此背景下, 混合式学习模式随之普及,该模式整合了不同类型学习方法的优点,综合使用多种学习理论与技术完成教学活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强调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行完成教学任务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两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向学生教授科学的交通管理措施与控制技术,以达到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提高交通通行效率的目的。其中,交通管理部分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而交通控制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存在较多的公式推导,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入《交通管理与控制》的课程教学,有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城市交通工程师和管理者的身份,从而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

二 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学习”这一术语近年来被教育界频繁的使用,但尚未对其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定义 [2]。Driscoll 对于混合式学习有几种不同角度的理解,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式是基于网络技术,通过结合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果;使用各种模式进行线上教育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将教育技术与教育工作结合使教育与工作达到和谐。同时,他认为混合式学习的特别之处在于, 其对不同角色的人有着不同的实用意义,这说明混合学习具有尚未开发的潜力 [3]。Graham 认为大多数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过于宽泛,因为很难找到一个不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传播媒介的学习系统。因此,他对混合学习的定义为,一种面对面的教授方式与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教学模式的结合 [4]。何克抗指出,混合式学习只有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学习方式二者的优点,才能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5]。

简单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指线下的教授手段与在线学习方式的结合 [6]。因此本文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将不同形式下的教学媒体、模式、环境和内容进行高效的融合,使传统的线下教学与基于网络的线上学习互补,并在优化教育资源整合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最大水平精进教学质量的方法。

三 《交通管理与控制》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混合式学习相关理论的认识,并借鉴黄荣怀提出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 [7],本文进行了《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并绘制框架图如图 1 所示。按照此框架,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工作大体分为前端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 [8]。

\
 
(一) 前端分析

系统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其中,学习目标的分析是为最后的教学评价提供主要指标,为检测学习成果提供了标准;学习内容的分析则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提,通过对教学知识点的分析,得到课程内容的主次之分,以此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前端分析使师生都能更加充分地了解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信息,也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部分主要包括线上的课前教学准备工作、线下面对面的课程学习以及线上的课后反馈三个部分,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1)课前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出课程学习的基本信息,并与整合后的教学资源一同通过线上的方式发放给学生,让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将自主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同学们的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计划,以达到更加高效的课程学习目的。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主要是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包括课程相关视频资源以及课程 PPT,通过图文动画等形式展示课程知识点。对于部分工程实践应用课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考察理解教学任务,达到对职业责任感的共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给予教师实时的信息反馈,让教师能够合理地调整教学节奏,做到有的放矢。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习题练习等方式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难理解的问题,在课上与老师积极沟通,通过直面沟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课后反馈

教师通过发布课后作业,考察每个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内容。教师对于测试和交流的结果进行批阅,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情况, 并通过二次教学和分享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三) 教学评价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考查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情况,以指引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为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案。

四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课程中的实践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的专业性较强,课程中的大多数内容都对应了目前某一项具体的交通管理措施或者技术,这些措施和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下均有着不同的应用,不适当地使用不仅不能够解决交通问题,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因此,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具备在不同场景下综合使用各种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措施与技术的能力。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直观的理解内容,实现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本文选取了课程中三个重要的难点问题,介绍了如何具体将多种混合式学习的手段贯穿到课程教学中,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 围绕交叉口渠化开展的学习模式设计——课堂讨论与课外实践的混合

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易发生交通拥堵的区域之一,其运行状况影响着该路段甚至是整个路网的功能。因此,合理的交叉口管理手段不仅能够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还能够提升城市交通的安全性。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主要是通过设置标志标线与导流岛相结合的方式,分离同行驶方向的车辆或人群, 从而达到分隔或者控制相冲突的车辆,被称为城市道路管理最具性价比的措施。

教师通过课程前端分析,对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在课前将交叉口渠化的相关资料课件发送给学生, 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实地考查学校附近某处交叉口的渠化情况。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交叉口现有的运行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师生返回到课堂中,教师介绍与交叉口渠化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针对该交叉口现有问题可实施的渠化方案;进而,对学生分组,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对所考察的交叉口的详细评价与渠化方案设计; 最后, 教师通过评阅设计方案来检验并反馈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 围绕拥堵收费开展的学习模式设计——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的混合

城市交通拥堵会引起安全、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在面临不同原因形成的拥堵时难以达到一致的效果。交通拥堵收费是指在交通拥堵的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通过价格杠杆的机制调节道路流量的一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近年来,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试行以交通拥堵收费为核心策略的交通需求管理, 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常发性拥堵问题。

教师通过前端分析梳理出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基本经济学原理、现存的政策和手段以及实施了该政策前后的城市交通状况对比,通过视频资源、文档文件等方式线上发放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课前对于拥堵收费有基本认识。在课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拥堵收费的含义和目的;然后,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通过设计几个有关交通拥堵如何实施、如何评估、社会公平性等问题,要求学生站在城市交通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并发表意见;进而,结合世界典型城市的应用案例, 阐述拥堵收费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最后,再通过线上发布有关拥堵收费的学术讲座和演讲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后回顾不同的代表方对拥堵收费的认识, 从而加深对拥堵收费等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围绕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开展的学习模式设计——老师讲授与学生动手的混合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造成车辆拥挤、车流间断的关键节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合理配置是优化交叉口通行效率的关键环节。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的基础思想是通过对车辆的延误进行估计, 对信号配时参数进行计算,最后得到优化后的周期时长,是已有的单点信号控制中较常使用的一种配时方式,该知识点是交通控制部分的重难点内容。

教师通过前端分析,使学生理解韦伯斯特配时法在交叉口信号配时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介绍信号周期、相位、阶段等参数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出信号配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流程;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学教材上的例题,熟悉结题步骤并布置一道比教材的题型更灵活的例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过程中,随时询问解题的进度,并让学生自述认为难点的地方;最后,邀请 1~2 名成功解题的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并结合例题分析使用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一学习重难点的理解。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有助于教师梳理课程教学流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基于对《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特点与培养需求的分析,提出《交通管理与控制》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混合式学习模式为指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使学生对于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管理措施与控制技术有更直观和系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孙佳佳 , 高立伟 , 马博文 , 等 .“互联网 +”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J]. 计算机时代 ,2020(09):120-122.
[2]Grozdanic Rose. Putting the‘E’in blended learning[J]. RTO Management, 2011, 1(3):34-36.
[3]Driscoll M. Blended learning: Let’s get beyond the hype[J]. E, 2002, 3(3).
[4]Graham C R. Blended learning systems: Definition,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M].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2006.
[5]何克抗 . 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09):37-48+79.
[6]Cartner Helen. Blended Learning and the Academic Word Lists[J]. New Zealand Studi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009, 15(2):30-40.
[7]黄荣怀, 马丁, 郑兰琴, 等.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1):9-14.
[8]刘蕾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D].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