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推动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从学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教育,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合理选取高等数学知识点,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改革措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数学其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政元素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娟 .“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65-68.
The Reform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Wang Xiaojuan(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Xin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rumqi Xinjiang)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promote the same direction between higher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course education” concep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schools and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puts forward the revised syllabus, in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excava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elements,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higher mathematics knowledge, design into the ideological elements of teaching content, explore the “student-centered” posi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for the other mathematics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elements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高等教育的整个环节。高等数学作为高校中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首先接触的一门课程, 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高等数学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数学教学要重点改革的方面。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国内高校教师展开了诸多研究。张爱清等 [2-3] 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目标的制定、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周广成等 [4-5] 从问题驱动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方面讨论了多种教学方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增强了教学效果。郭慧君 [6] 根据“互联网 +” 的发展,探索基于“互联网 +”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来介绍“互联网 +”在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实践。陈英等 [7]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方面介绍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更加符合专业教学对高等数学教学的需要。闫保英 [8] 从数学文化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方面阐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王倩等 [9] 从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广富等 [10]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从工程专业认证和工程专业教育两个角度入手,构建基于工程认证体系的高等数学分类教学改革。侯晓磊等 [11] 从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入手,将思想政治元素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
上述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将高等数学知识与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的研究还有待提高,高等数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完美融合还有待提高, 数学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待加强。
为此开展“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需要和课程思政知识有机结合,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以高等数学知识点为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之美、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融入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精神。
二 现状分析
根据调研,当前区内外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大部分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要表现在:
(1)教学方法传统。高等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黑板或者多媒体讲授函数、极限、数列、微分、积分、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的定义、原理、证明、计算等,教学方法传统,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求较高,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高等数学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大。随着数学知识点难度的逐步加深,部分学生放弃对数学的学习,部分学生勉强能听懂,但离理解和学会还有很大的距离,导致高等数学不及格率较高。
(3)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数学知识的证明、推导、计算等,教学过程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逻辑的推理,忽视思政元素的融入,德育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4)学生基础一般。应用本科院校学生基础一般,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但是学习喜欢动手实践,学习认真,喜欢结合实际应用案例的课程。高等数学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基于上述分析,改革现有高等数学教学势在必行。围绕着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要求,从高等数学课程的顶层设计出发,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从数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专业,根据简单、够用的原则,将课程教学需要和课程思政相结合, 通过修改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信息,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课程资源,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改革措施
(一) 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教育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是高等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包含课程的性质、学时、教学目标、课程总体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重点难点等,是高等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修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邀请思政教师与数学教师共同参与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充分开展高等数学教师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文献查阅法、经验交流法等多种方法,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开展教研室集体讨论活动,从不同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结合,将高等数学的知识、概念、定义、数学思维与思政元素、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审美素质等结合起来,在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修订过程中,增加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做到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从政治素质、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发展性素质等思政教育元素方面思考,结合数学历史、数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数学家的奋斗历史、数学典故、数学之美、数学应用等挖掘高等数学思政教育元素。挖掘部分元素如表 1 所示。
(三) 合理选取高等数学知识点
高等数学知识点分为函数、极限、微分、积分等。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合理选取高等数学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合理选择高等数学知识点后,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化的教学内容,做到数学知识与思政知识完美融合。
(四) 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包含了数学史、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蕴含了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可以与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合,高等数学知识很多应用于生活实践,也便于与思政元素融合,部分融合的内容如图 1 所示。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留下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有着大量的数学著作和数学思想,将数学发展史与我国的数学发展史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数学知识蕴含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史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古有杨辉、刘徽,今有华罗庚、陈省身等,将数学家的故事与我国数学家的故事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贵的诗词典故,将数学典故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思想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质。我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之美,赵州桥、黄金分割等,将数学之美与我国传统艺术之类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和审美素质。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将数学应用与我国的探月计划、天眼、北斗、深海探测、大国重器结合起来, 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爱国精神。
(五)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我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在积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引入我国诗词中蕴含的积分思想,采用视频点播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了我国传统文化。
在数学应用方面,可以充分引入中国古代艺术、建筑之美,引入大国重器等思政元素的纪录片来展开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微分与积分方面,微分体现“化整为零”的思想,而积分体现“积零为整”的思想,这些知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完全吻合,在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教学过程中,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局部与整体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六) 探索考核评价
当前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平时考核加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形式单一,考试不及格率高,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索多元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例,比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程思政参与质量、作业、发言次数、小组讨论都可以作为考核依据,在期末成绩评定中,可以设置课程思政成绩、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期末成绩等多种评价方法,调整多种评价的占比,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七) 课程资源库建设
课程建设留下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高等数学教师群策群力,不断收集各类文献、视频、课件、素材、思政元素等资源,并进行讨论与整合,留下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可以整合数学知识和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慕课、微课教学设计,进行磨课,进行教学比赛,不断改进, 不断积累,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库。
四 改革的保障
“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顺利进行需要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地位,积极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尤其强调“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创新,这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平台。教学改革课题组要有清晰的教学改革目标,项目组由学院领导支持和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主导,多位有较强责任心和具备较好的教学方法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共同参与,共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要做到言传身教。教师要热爱高等数学教学,对自己严格要求,培养严谨教学的个人品质,上课前积极查阅文献,收集教学资料,设计教学过程,嵌入课程思政,注重数学知识与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宽自己的知识面,热爱科学,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不断加强个人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修养的提高。
五 结 论
“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将高等数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联系起来,在训练逻辑思维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具有示范作用,课程改革将会带动数学其他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改革过程中将留下大量数学思政元素,也将为数学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7-10-18) [2017-10-27]. http://jhsjk. people.cn/article/29613458.
[2]张爱清 , 汪敏 , 王岑 , 等 . 基于 OBE 理念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J]. 科教文汇 ( 中旬刊 ), 2020(01): 51-52.
[3]成晟 .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改革探索 [J]. 黑龙江科学 , 2020,11(01): 74-75.
[4]周广成 .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J]. 中外企业家 , 2020(02): 185.
[5]张瑞 .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8(48): 133-134.
[6]郭慧君 . 基于“互联网 +”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 2019,6(59): 47-48.
[7]陈英 .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J]. 北极光 , 2019(12): 185-186.
[8]闫保英 . 融入数学文化致力于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9,36(11): 30-34.
[9]王倩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19(01): 83-86.
[10]王广富 , 王凤灵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之初探——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 2019,6(95): 34-35.
[11]侯晓磊 . 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 [J]. 国际公关 , 2019(12): 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