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4 14:35: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深入挖掘混合式教学与士官学员特点,采用课前自学 + 讨论 - 课中研讨 + 精讲 - 课后巩固 + 提升的课程组织形式,并辅以贯穿全程的课程思政与过程考核,“因地制宜”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以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为例,进一步介绍具体的实施思路和实践做法。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反馈与调查问卷结果,此次混合式教学开展效果良好。

关键词:士官学员;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思政

本文引用格式:杨晓霞 , 丁国臣 , 任秀芳 , 等 .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180-183.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Blending Learning in Petty Officer Vocational andTechnical EducationYang Xiaoxia, DIng guochen, REn Xiufang, ZHang Fang(Qingdao Campus, navy aviation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ing learning and petty officer students, the student-centered blending learning has been developed appropriately, which include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before class, study and intensive teaching  in class, review and improvement after class. The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cess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in the whole process. Taking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ideas and practices are introduced ulteriorly.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teaching has a good effect.

Keywords: petty officer students; blending learning; student-centered;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便捷了生活,也大大拓宽了学习渠道。课堂从校园、教室延伸到随时、随地,知识来源从教师、课本扩展到世界各地名师、云端各类优质资源 [1]。怎样有效地运用现有技术条件和丰富资源,优化课堂效率,提升育人成效?集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高效指导优势于一身的混合式教学受到普遍关注 [2-3]。尤其是在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开学时间一再推迟,线上自学+云端课堂的“特殊”混合式教学更是成为“延返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目前,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研究和推广,但在士官教育中的应用还较少。本文重点针对士官学员,以专业基础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为例, 探究混合式教学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创新做法及实践效果。

二 现状分析

士官学员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如生源层次多、差别大,且相当比例的学员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有所欠缺,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士官学员为集体生活,训练与其他活动密集,自主学习时间相对其他院校学生较少。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主要着眼于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注重技术的实践应用,而非学术研究。

在现行的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多采用“单向传输式”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学员处于被动的地位, 缺乏有效激励,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现在更注重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压缩,很多内容难以展开或深入。而且此类课程一般为大班次授课,课程进度需综合考虑大部分学员的学习情况,很难顾及到某位学员,不可避免的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基础较差的学员理解困难, 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而基础较好的学员却常有“意犹未尽”之憾。

混合式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元,线上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学员可以暂停、回顾任何一个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深化理解。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但需要看到的是,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必然受到学员专业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士官学员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时,不能“一味照搬”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根据学校特色和学员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良和创新, 使之适合于该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
三 思考与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职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器件、基本电路,具备基本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培育初步分析与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据以往学员普遍反映,该课程属于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因此,在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 尤其需要学员能跟上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打好根基,稳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优势。结合教学对象层次特点和课程教学需求,本文采用课前自学 + 讨论 - 课中研讨 + 精讲 - 课后巩固 + 提升的课程组织形式,从提高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的角度出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 课前形成导学方案,任务驱动

梳理课程知识点,整合学习资源,形成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方法直观的课前导学方案,为学员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学习指导,逐步提高其自学能力。在导学方案中,需明确课程学习内容、目标、任务、要求、自学流程和实施方法。让学员对于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指导下完成课前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并对自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 建立自身知识框架。设计导学方案时需了解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难度适中,并根据学员差异,进行分层导学。

\

 
I 类任务难度较低,主要涵盖基本的概念、定理、分析和计算方法,保证绝大部分学员在进行认真的自学后可以完成;II 类任务难度中等,可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完成,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调动学习积极性,保持学习热情。此外, 还可设置少量难度较大的 III 类题目,使学有余力的学员可以挑战更高的内容层次,深化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学员可以有目标、有方法、有兴趣地完成课前自学环节,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同时,经过自学和思考、总结,学员对于学习内容、授课目标、疑难点等心做到中有数, 带着“目的”和“问题”去上课,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 多种手段助力自学,授之以“渔”
第一,为节约学员的学习时间,提升效率,在课前搜集优质的线上资源,本课程选择国防科技大学杜湘渝老师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筛选相应内容;通过对分易平台发布导学方案,给予详细的学习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除了在线课程之外,还为学员提供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视频、文章等,激发其对于某个知识点、甚至课程本身的兴趣,满足不同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第二,针对学员基础差别大的问题,通过组建“帮学小组”,实现协作共赢。士官学员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通过科学分组,建立小组竞争机制,推动组内“先进”带动“后进”,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鼓励学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学习。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资料,可通过对分易讨论区进行分享。由教员将优质资料置顶或设为精华帖供大家参考学习,并给予提供者相应的肯定和奖励。既可培养学员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又能集思广益、丰富课程资源,有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第一,立足于学员的自身特点以及现实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从岗位任职需求和学员发展需要出发, 进行目标分解,了解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培养的能力和提升的素养,结合学员认知水平,根据课程计划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

\
 
第二,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教员则需提供正确的、适时的指导, 点燃学员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主动研究、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变;学员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知识探索者”的转变;教员从“传授者”向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 [4]。

第三,满足不同学员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营造热烈、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灵活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课堂组织形式,让学员实现充分的思考与表达。鼓励学员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完成规律的总结和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四,在课后,通过练习和拓展性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再次的检验和巩固提高。教员需认真批改学员作业,公正评分并进行留言,表现好的学员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基础较弱的学员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合作学习,使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调整学习方法, 同时,也可有效拉近学员和教员的距离,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对于作业中凸显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易错点、疑难点进行梳理后及时反馈给学员,帮助学员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

(四) 渗透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还需注重其价值观的塑造,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同步提升。我校培养的士官学员,将来需在各自岗位上承担起守家卫国的重任,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更需保证其思想不“生锈”,树立坚定的爱国情怀, 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及坚韧不拔、勇敢果断等优秀品质。

《模拟电子技术》是专业基础类课程,开设面广, 对学员影响大,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在开展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需积极贯彻“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技能实践过程中进行价值观的渗透 [6]。

例如,在二极管一节的学习中, 讲述在电子器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学员形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在介绍功率放大电路的种类时,对比各功放电路的优缺点, 使学员了解到事物具有两面性,要学会辩证、理性地进行看待;在讲解 Pn 结的反向击穿特性时,联系量变引起质变,鼓励学员在做事时要坚持不懈、勇于尝试,突破瓶颈、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思政”,树立学员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培育探索与钻研的精神,又会反过来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热情, 激励学员认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教学效果上的“正反馈”。以专业知识打基础, 以思想品质筑灵魂,培育“有血有肉”、德才兼备的岗位技术人才。

(五) 采用过程性考核,以考促学
传统采用的结果性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反馈滞后 [6]。学员无法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教员也难以准确跟踪学员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调整课程进度和授课方式。另外,结果性考核造成很多学员产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考试前夕“突击”考试内容,不求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但求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

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与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尤其是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 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态度认真与否、学习方法的掌握、自学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而结果性考核方式难以对以上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不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的全过程考核方式 [7] 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注重考核的持续性,应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另外一方面,要注重考核的全面性,既要考核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考核其学习态度以及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应将考核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及时进行公示,不仅有助于保证公平,也有利于学员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通过这种全过程、多方位的考核,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全程跟踪,及时获得反馈,指导教学实践。

四 结语

本文基于士官学员特点和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混合式教学在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开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与实践。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以及考核结果的反馈可知,大部分学员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为适应,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作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当中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仍然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一) 线上课程的建设
目前,线上的课程以本科教育居多,深度和侧重点与士官教育都存在较大的不同,虽然补充制作了对应的微课,但还未成体系。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着力进行配套 MOOC 或SPOC 课程的建设, 使学员可以更高效地学习。

(二) 少部分学员存在“挂机”现象
在此次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人在心不在”,课程在播放,人早已“溜号”。对此现象,需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方式和力度,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同时更深入了解学员,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桂萍,于歆杰 . 基于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促进策略 [J]. 中国大学教学,2018(5):29-32.
[2]赵芳,卢诚 . 高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2019,8(7):96-98.
[3]张欣,马静,苏孺 , 等 . MOOC 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工科专业课中的应用 [J]. 信息化教学,2018(18):97-99.
[4]    刘献君 .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i教育研究,2012,33(8):1-6.
[5]朱广琴 .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 [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84-87.
[6]朱贵宝 . 高职教学中的过程考核机制设计:基于提升学习力视角 [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2):234-235.
[7]叶伟剑 . 混合式学习促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4):43-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