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4 14:2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网络教学存在教师角色淡化和教学管理弱化的弊端,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从而保证了网络教学的效果。本文借鉴杠杆原理,对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解读,探讨了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应用过程,并以战略管理课程网络教学为案例,验证了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和不足。

关键词:任务驱动;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战略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张莉艳,付晨曦 .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167-171.

Research on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Under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ZHang Liyan , FU Chenx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Shanxi)

Abstract: Network teaching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weaken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l effectively makes up for these disadvantages, thus ensuring the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Drawing on  lever principl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way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Further, taking the online teaching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as  a  case, this paper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paths of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task-driven; 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mode; strategic management

一引言

相比线下教学而言,网络教学不仅拓宽了教学时空,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和畅游的“ 知识海”, 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态教学环境。但其最大问题在于教师角色的淡化和教学管理的弱化,使得教学效果更多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富有趣味性、能够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境为基础 [1],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 是一种能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法 [2]。这种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驱动学习者将知识与现实世界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网络教学环境让任务驱动教学法拥有了新的使命和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很好地弥补了网络教学的不足,两者相得益彰,孕育出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从 2002 年开始,任务驱动教学法凭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现在教育学领域中,随后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其运用于教改实践中。郭绍清(2006)[3]、杨洪雪 [4] 和宁伟等 [5] 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的设计要点和任务的实施过程。刘建强 [6] 提出了“明确任务——分析任务——创设情境——关注细节——多元评价”的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对于该教学法现有研究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以教学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次,任务具有具体的指向目标;再次,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学者们在肯定其诸多优势的同时也指出其弊端,由于学生自学能力差导致其教学效果未达预期。朱浩等 [7] 对比线下授课和网络授课两种教学方法认为,网络授课具有便利、灵活和可多次回看等优势,但由于学生自觉性差、缺乏互助和教师引导等因素导致网络授课教学效果较差。董炜疆等 [8] 通过对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指出网络教学存在课堂互动不充分、教学不同步、实践性课程无法操作三个缺点。

近几年,部分教学工作者也开始关注网络授课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教改实践, 黄洪雷等 [9] 梳理了该模式的含义、特点和优势,并对其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探析。许镭 [10] 和潘霄雅 [11] 等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发现通过网络平台和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结合,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嵌入网络教学情境中,对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机理进行重新诠释和解读,并以战略管理课程为案例,验证了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和不足,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和理论价值。

三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及作用机理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皮亚杰(J.Piaget)提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来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与环境进行交互 [12]。传统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形成了新的定位和稳定的教学结构 [13]。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知识传授路径的两端,而建构主义中学生从自己身处的环境中主动吸收知识,教师对这一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是抽象、乏味的教学内容,而变为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对象;媒体也不是方便教学的工具,而是创建情境、小组协作和交互的推手。

\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转变为任务和待解决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惯例认知,由压力和兴趣带动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完成任务,再结合教师指导、师生交互等环节,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很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进而实现“知识理解——应用”的跨越。

3.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主张学生自主设计操作的思路和方式以及任务的内容和呈现样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通过“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动态变化, 最终实现知识创新。教师的引导、启发和评价以及学生之间多元化思想的碰撞融合,促使学生进行深度的探究思考和主动的知识构建。

4.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任务的完成常常依赖于小组组长对于组员和任务的统筹和协调,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小组演示也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书面和语言沟通能力。

(二)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机理
为探究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机理,借鉴杠杆原理表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图 1 所示。以过程把控作为支点,以教学目标为撬动方向,以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设置为引擎,充分运用双思维(系统思维和动态思维)、双驱动(价值驱动和成就驱动),使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撬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进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1.任务支点——教师的过程把控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从前端执行者转变为后端组织者,所承担的角色更加重要。教师的过程把控包含课前的任务设计、课上的任务引导与组织讨论、课后的检查评价,教师需要随时与学生进行信息交互,根据反馈对任务进度进行调整,以期教学过程最大化地与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相适应。过程把控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有意识提供一条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暗示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激发其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预测、体验、修正、发现和创造,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
2.任务导向——实现教学目标,重系统思维, 追求价值驱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整个教学系统的大脑,为任务设置指引方向,同时给予过程设计证据和反馈,验证过程设计是否成功,过程设计应当如何优化。因此,要求任务目标设计注重系统思维, 带着“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程序看待教学内容,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清目标的变化规律,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 1+1>2 的作用 [14]。

此外,在教学目标包含的知识传授、能力塑造和价值培养三个层次中,教师更应注重价值驱动。首先,作为一个系统,知识传授(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和能力塑造(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服务于价值培养(学科思维方法和价值观)[15];其次, 教师构建的浅表层教学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向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回归。

3.任务引擎——设置任务,重动态思维,追求成就驱动
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任务的类型、任务完成的形式以及学生在课前需要储备的知识。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一种思维自组织体 [16],由教师通过任务向学生搭建概念支架,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完成知识架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阶段划分, 按照逻辑层次和时间延续梳理出教学目标,进而影响任务的动态变化,逐步引导学生链接知识点,完成自主建构。另外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良性循环的动力不是来源于“任务”,而是来源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17]。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由“任务外驱”向“自我内驱”转变,着重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成就动机。

四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一) 设计教学目标
在设计任务之前,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可以得到什么,即目标问题。设立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一方面,以从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个维度设立目标为原则,以三者之间的联系为指导,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情境确定目标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异质的师生双方借助交互满足各自的需求、完成各自的目标,往往会动态带动生成实际目标体系,这与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应敏锐捕捉
距并采取措施,实现构想与现实的弥合。。

(二) 任务设计

1.教学对象分析

了解教学对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搜集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兴趣点和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同时,课前教师应当进行充分的备课,更新知识点、调整教案以及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

2.任务设置

首先,设计的任务应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不同级别难度的任务供学生探究,既满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又可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创新设置多种形式来完成任务,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再次,依据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设置子任务,渐进式引导学生探究。关注前、后任务之间的系统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和应用形成一个渐进而深刻的螺旋过程。最后,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向边缘知识辐射。任务设计在尽可能地涵盖本节或本章教学内容后, 要向其边缘知识辐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 情境创设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与设计的任务相关联的,根据所设计的任务,设计和安排一定的问题情境,由疑问和兴趣驱动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搜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与资源,通过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去“消化”新知识,实现新的知识建构。在实际操作中,问题的设计应当符合课程特色,顺应学生心理,凸显学习重点,反映知识发掘的过程、适用的条件和实践意义 [18],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擅于利用生动的图文、视频,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再配合有趣的、争鸣的、探究的问题,有效激发学习热情。此外,平时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增强情感联系,降低学生的任务抵触心理。

(四) 过程调控
首先,组织课前学习,做好课前准备。在正式上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慕课视频和完成每章的测试题和阅读材料实现新知识的获取,根据慕课 aPP 输出的数据报表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分析任务的完成需要做什么,处理什么问题,注意什么情况,提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和讲解。第二,调控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

在网络授课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如采取有奖问答、红包签到等方式保证学生到课, 组织小组演示、小组讨论、小型辩论等提高学生学习粘性。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梳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引导学生发挥思辨思维并利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第三,小组展示,强化知识获取,检验学习效果。课上由小组成员汇报展示任务成果,并由教师给予评价,指明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

(五) 教学评价与反思
网络教学环境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时收集、分析学习数据,输出个性化报表呈现教学全周期,真正实现了对教学效果的数据掌控。因此, 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和更具开放性,可以基于“淡化期末,强化平时”的原则,针对性地设计评价方案, 包括任务完成记录表、任务结果考核表以及学生能力形成表。此外,更需要重视强化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依据随机抽问、网络小测验、大数据背景的学习过程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记录教学亮点和不足, 经过理性的思考撰写再教设计。同时,将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纳入反思框架, 思考两者存在的差距并究其原因,对以后的教学形成启发性影响。也可以与课程组的其他老师在任务设计和过程调控方面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五 网络教学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效果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主要开设在高校的商科学院,借鉴人才培养“三位一体” 新架构,从知识、能力和价值三方面制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其中最高阶的价值培养定位于培养大格局、大视野、勇于担当、有使命感的企业家精神。但由于其内容抽象,距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实践能力较弱,从而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价值引领。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过程中,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引入《战略管理》网络授课课程中,形成了课前问题引导式自主学习——课中视频学习、任务完成、组织讨论——课后完成任务、答疑解惑—— 下次课总结评价的教学过程。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检验。共回收问卷 359份。根据问卷完整性的原则,最终有效的问卷是 355 份。现结合问卷结果对应用模式的关键过程(包括任务设置和过程调控)以及教学效果予以分析。

首先,任务数量和难度适中,有效激发了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共发布了录课视频、微信群讨论、教学平台讨论、混沌大学的案例讲座视频、课后小组作业、章节检测题六种任务,其中录课讲解、微信群讨论、混沌大学的案例讲座视频赢得了大部分同学的喜欢,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教师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 80% 以上的同学认为教师设置的任务数量和难度适中,能够正常完成。仅有 2.82% 的同学认为很难完成,经过交叉分析发现, 其中大部分同学具有被动学习的学习特征, 课后老师针对此部分同学进行了专门指导。

其次,优化过程调控,强化知识吸纳。教师通过课前引导,课中讨论,课后指导,很好地调动了战略管理的课堂氛围,64.79% 的同学认为在课堂上自由活跃,感到了探究的快乐,75% 以上的同学能做到有问题时积极与同学讨论,同时课前引导很好地帮助了 90% 以上的同学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布的讨论有助于激发 85% 以上的同学对问题进行深入和延展思考。再次,教学效果达预期,学生满意度高。

一是圆满完成三个层次培养目标。69.86% 的同学认为基本掌握战略管理课程理论基础体系,在将战略分析框架熟练应用于实践层次,35.77% 的同学表示比较熟练,44.79% 的同学表示一般熟练,超过 95% 的同学表示提高了其战略思考能力。

二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良好,并且在遇到有挑战的问题时,会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老师。交叉分析显示,这样的教学模式帮助 60% 左右学习态度消极的同学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并解决难题。另外,一般分组任务容易造成学生搭便车的问题,但是此次网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认可小组任务,并表示小组成员都配合良好,更利于知识掌握。更是有同学表示“这是唯一一门我比较有动力自学的课程,老师分配的任务恰到好处”。三是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占比更是达到了 70%-80%。

通过问卷分析,教师在任务设置和过程调控方面逐步掌握了应用模式的几个关键点,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圆满达成了教学目标。在问卷中学生也表明相比传统课堂来说,同学们更愿意接受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这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可实践性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小春 , 陈志辉 .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大学教育 ,2018(04):115-118.
[2]吴军其 , 刘萌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25(09):58-64.
[3]郭绍青.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 中国电化教育,2006(07):57- 59.
[4]杨洪雪 .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 [J]. 教学与管理 ,2006(30):129-130.
[5]宁伟 , 于永春 , 杜明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6(1):102-105.
[6]刘建强 . 任务驱动 : 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策略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1):81-85.
[7]朱浩 , 张星光 , 曹宁,等 . 网络课程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31(11):30-32.
[8]董炜疆 , 宫惠琳 , 刘文彬,等 . 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34(02):125-128.
[9]黄洪雷 , 韦璐 . 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上旬刊 ),2019(06):63-64.
[10]许镭 .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J]. 知识文库 ,2020(05):104-105.
[11]潘霄雅 . 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92-94.
[12]Jonassen D. Objectivism vs constructivism[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1,39(3):5-14.
[13]何克抗 .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97(05):74-81.
[14]李保 强 . 教 学 目 标 体 系 建 构 的 理 论 反 思 [J]. 教 育 研究 ,2007(11):53-57.
[15]喻平 .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J]. 课程 . 教材 . 教法 ,2017,37(01):48-53.
[16]盛艳 , 张伟平 . 从系统方法的视角看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20):38-40.
[17]钟柏昌 . 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 [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8]姬昂 .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成人教育发展再探索 [J]. 继续教育研究 ,2017(04):58-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