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创新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2 13:54: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图书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机会,同时也给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不断创新与优化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今后培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

本文引用格式:何如.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20,7(93):192-194.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HE Ru

(Fujian Polytechnic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AbstrAct:Libra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some  certain  effect  on  educa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Information age brings opportunities for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great challenges to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 optimiz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to lay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training of talent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Digitalization

       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影响着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水平与学术研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化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

一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中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资源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即是将传统图书馆中的纸质资料转化为数字化,将数字作为信息资料的主要载体。通过计算机程序软件快速检索和查阅,获得相应的资料内容,缩短了以往在图书馆搜寻查找的时间。

2.信息资源网络化。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传递共享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高职高专师生可以借助电脑及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登录客户端即可查询信息资源, 实现高效借阅。并且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利用网络共享了解不同地区和单位的文献信息数据库,从而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3.信息管理资源自动化。传统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管理,依靠人工进行定期整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数字化资源建设,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即能够掌握图书借阅情况,并实现到期自动归还, 有效管理图书资源,实现图书资源查询、借阅的高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4.服务对象广泛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能够针对高职高专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数字图书资源,并基于互联网,实现师生全覆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与外部网络对接,能够覆盖相应行业从业人员,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即便是学生在外实训或进入工作岗位,仍能查询和借阅图书资源, 不断提升职业素质。

(二)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能够有效满足师生的需求,同时能够提高查找资料的效率,在师生查找有关文献资源时,仅通过关键词就可以获得所需的相关文献。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渠道,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同时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查阅资料的空间限制,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的资源[1]。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建设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与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图书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其次,传统的图书馆也逐渐转变成数字化图书馆,不仅推动了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水平。

二 加强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果没有对知识进行及时更新,那么将会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不仅应该提高知识的储备量,而且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导致人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将资料进行有效的共享。绝大多数情况下,高职高专的图书馆含有大量的图书资料,但仍然运用传统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这样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在工作中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并且学生查找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难,而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与传统的图书馆建设相比,数字图书馆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加强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重要基础。为有效实现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则应当注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发挥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功能。

(二) 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

       对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并且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运用大量的时间查阅文献资料是不现实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学生学习的内容随着与相关文献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关联性并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在进行文献采购时,没有结合专业背景与发展趋势进行采购,从而导致了图书馆没有发挥相应的价值。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将纸质图书转换成电子版,不仅方便携带,同时也节省了图书馆的空间和建设成本。电子版图书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很好的资源共享,并且也节省了购书的成本,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便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交流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较为便利的信息交互功能,进一步缩短学生的学习交流距离,更快捷便利地查询到所需的学习资料和知识信息。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营造虚拟的学习环境,转变职业教育学习模式,打破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降低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推动主动学习模式的良好转化。同时高职高专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学习小组,实现在线交流和相互学习,及时对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 目前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图书馆明显增加了书刊的数量,并且种类也增加了不少,同时阅读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不少。因此在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重视图书馆数字资源化的建设。随着书刊与文献采购价格的提高,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投入,文献数字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图书馆校园网与微信公众号没有及时建立与更新。对于一些纸质的文献没有运用数字化加工上传到资源平台上,文献资源没有充分共享, 数字化服务不够到位,并且数字化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单一,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及时对数字化资源建设进行创新。另外一方面,对于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人才比较缺乏,在信息化平台构建及运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当前很多工作人员为其他岗位调整、学生兼职等,其普遍缺乏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观念,从而就会造成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不足,影响图书馆工作质量和价值发挥。

\

四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创新策略

(一) 对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重视,建立相应的数字化专题平台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认识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对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相关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掌握培养人才的方向,并且有效利用多方面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设数字化专题平台。另外,应该根据建设情况对数字建设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设置的文献资源栏目应该具有多样性。

(二) 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加工、采集、整理等工作

       由于高职高专的图书馆具备大量的文献,在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彰显出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资源平台进行建设,例如:CNKI、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电子商务数据库等。对原有的文献进行加工与整理,可以转化成图片或视频,进而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数字化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纸质文献进行扫描与整理,同时对于文献中的图片应该科学合理的处理,必要时可以转换成其他的资源形式[2]。另外,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对待文献资源的搜集、加工、处理、保存等工作。在搜集文献资源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有关文献,并且对文献应该认真检查与筛选,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大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除此之外, 应该对这些文献进行合理的分类、储存,使数字化图书馆资源更加丰富,进而满足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三) 合理利用数字化服务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合理运用数字化、服务化,进而能够提高建设服务系统平台的效率。数字化搜索也能够满足教师与学生更多的需求,为查阅资源文献提供了便利性。在数字化建设的环节中,应该不断更新技术,对资源下载、校外访问等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这样文献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共享[3]。另外,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建设微信阅读公众号,充分发挥数字化服务的优势,进而使师生能够更加方便地阅读所需要的文献资源。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师生的需求,在微信公众平台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音频点播、视频播放等。同时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拓展链接,比如,周边的便民服务、周边交通指南,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也为微信公众平台增加大量精准的用户,进而提高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加有层次感[4]。

       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图书馆建设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进而提高数字化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图书馆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该转变用人理念,通过不同的渠道招聘人才,这样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才能够持续性的发展。

(四) 重视资源合理的共享,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

       高职高专院校想要提升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应该意识到资源贡献的重要性[5]。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共享,那么会严重阻碍图书馆的发展,并且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首先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数字化建设。其次,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合理地开发信息资源,最后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五) 转变对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数字化技术有效推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首先图书馆的负责人应该转变管理理念,认识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于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其次,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向其他优秀院校的图书馆进行学习。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高水平的人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能对本校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 进而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创新提供后备人才。

(六) 注重网络安全管理

       对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来说,其应当提高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资源被窃取、恶意篡改等,维护整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安全。所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采取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强化互联网防火墙技术的运用,并对核心资源进行加密,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校内身份认证进行借阅和阅读。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信息平台的操作流程和规范,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导致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出现泄漏和损坏。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意识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应该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数字化资源建设不断优化与创新,满足学生与教师的需求,进而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培养人才的质量。除此之外,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为高职高专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凌.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培训,2019(11):51-52.
[2] 柳弦.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究[ 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2019(01):255-256.
[3]李咏嘉.论数字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数字化进程中的图书馆》[J].新闻爱好者,2017(02):103.
[4]韩雪冬,闫富刚.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之对策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24(01):96-98.
[5]朱桂英.开放模式下高职高专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9):37-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