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自 2018 年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将本科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凸显, 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各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建设高水本科教育的实施方案,如何加强考试管理,强化过程性考核是每个高等院校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过程性考核实施的目标、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要求、成绩的评定、质量保障,政策支持和保障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起到相互借鉴和交流的作用。
关键词:高水平本科教育;考试管理;过程性考核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周 . 高水平本科教育背景下过程性考核的实践初探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7):116-11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Leve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I Jianzhou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Abstract: Since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2018,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en raised to a new level.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confere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ormulated a series of implementation plan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high water. How to strengthen the test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process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each college The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methods, specific requiremen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quality assurance, policy supporting and assurance of process assessment are elaborated in the hope of mutual reference and exchange.
Key words: high leve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xamin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assessment
一引言
2018 年 6 月 21 日, 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指出: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 [1],凸显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8 年 10 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2]。过程性考核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文件当中,可见加强过程性考核是每个高校务必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程性考核不是单次考试的简单叠加,而是指对学生在整体的教学过程进行有点有面的考核评价,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认识课堂的教学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进一步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检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内容应用的提高。
在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关注的还是终结性考试,虽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是由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中考试构成。不可否认,这种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效果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来说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能够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 [4],希望通过过程性考核能够扭转这种局面,引导学生、教师回归常识、回归本分。
二 实施过程性考核的目标
1.过程性评价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2.通过过程性评价,实现对教学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以促进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并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设计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通过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三 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1.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听课效果、自学能力、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信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
2.评价方式主要包括:阶段性考核、随堂测评、技能操作考核、实验考核、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见习考核等,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做到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进行,起到能够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 过程性考核的具体要求
1.考核方案的设计上应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并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可采取与学科特点、课程类型、课程性质、教学条件相适应的考核方式,严格管理,严格评分标准,确保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中的公平、公正。
2.在考核方式中,对于阶段性考核进行量化,可根据课程进度设置不同阶段的考试内容,考试次数可根据课程学分量化相应次数,如:课程总学分在 2 学分之内的阶段性考核按照 1 次 / 学分进行,总学分在2~5 学分的课程至少组织 3 次阶段性考核,总学分在5 学分之上的至少组织 4 次的阶段性考核。通过客观的量化要求,有利于过程性考核政策的有效落实。
3.考试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是传统的纸质考试也可以是借助网络考试平台或者线上教学工具组织线上考试,题型方面不做限制,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
4.除阶段性考核之外的随堂测评、技能操作考核、实验考核、课后、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小组测评、见习考核等考核方式,在考核次数和形式上不再做具体要求,可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教学需求等自行选择,但要求课程教学涉及实验、技能操作等务必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
5.过程性考核的各类型各阶段考试试题需要精心设计,尤其是过程性考核中的试题和终结性考试的试题,要严格控制重复率,考核知识点允许有一定范围的重复,但是不能使用完全相同的试题。
6.过程性考核并不是或不能等同形成评价,也不能完全将两者分裂开来,而是要将两者结合,建立以形成性评价理念为指引的过程性结合终结性评价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每次过程性考核后,将考核结果通过合适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以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获得教学信息以改进教学。
五 信息技术手段在过程性考核中应用
国务院在 2019 年 2 月 23 日颁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十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 [5]。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在考核手段上也应转变观念,从纸质考试向网络考试转变。网络考试是一种新型考试模式,具有考试公平性、科学性、节约型等优点 [6], 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各类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
(一) 进行阶段性测试
利用网络考试系统进行阶段性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章节测试,可以有效的将教学信息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并纠正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回顾性复习。
(二) 进行随堂测试
通过各类教学平台和网络系统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进行测试,及时掌握课堂学习效果。
(三) 布置平时作业
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布置习题作业进行自我检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增加多层次、多任务的网络考试,合理选择考试显示选项,以考促学,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8]。
六 成绩认定
1.加大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 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的占比不低于 40%,具体占比可以由各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决定。要求各教研室提前设计好过程性考核的具体方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将具体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和课程考核的总评成绩组成于开课初告知学生,有利于学生做好课程学习规划。
2.强化过程性考核,实行终结性考核资格认定制度。过程性考核成绩合格,方有资格参加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评价的总成绩按 100 分记,成绩不合格(低于 60 分),任课教师可取消其终结性考试资格。
3.过程性考核的成绩保留。如果学生取得了终结性考试资格,即过程性考核成绩合格,只是因为终结性考核成绩未合格不能获得所修课程的学分, 过程性考核成绩可给予保留,终结性考核成绩可通过申请跟班重修考试获得。
七 质量保障
1.各类课程在开课之前做好过程性考核设计, 要求在开课初将过程性考核方案和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组成告知学生。方案需由课程所在学院确认并交教务处进行备案。
2.过程性考核的各类成绩,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反馈给学生,达到形成性考核的目的。另,通过成绩反馈也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3.考试过程严格按照考试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度要求执行,严格考试纪律,杜绝一切考试舞弊行为。
4.课程所在学院负责对过程性考核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定期组织本学院各教研室进行集体研讨学习,保障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持续性。
5.学生的每一项成绩都要做好详细记录,需详细标明每次考试的具体考试项目名称和得分,并做好相关考试材料的存档工作,教务处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
八 政策支持和保障
1.强化过程性考核,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平时对知识的理 解、应用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为了使过程性考核能够顺利推进,可以将过程性考核的工作量按照一定的系数计算课酬进行补助,有利于过程性考核的保质保量完成。
2.教研室为承担课程教学的基础实体组织单位, 需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性质等,进行集体讨论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合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并负责组织和实施。
总之,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给本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考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认真剖析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不断更新理念,深化考试方式改革,充分体现过程性考核的价值所在, 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制订科学的考核指标, 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正真使课程考核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素质养成的有效手段 [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 议 召 开 [EB/OL].[2018-06-22].http://www.moe.gov.cn/jyb_ 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EB/OL].[2018-10-08]].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3]陈晓红,达古拉,王书妍,等 . 过程性考核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2):319-320.
[4]刘东皇,朱林,刘宁 . 高校《西方经济学》过程性考核方案探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195-196.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 案(2018-2022 年 )[EB/OL].[2019-02-23].http://www.gov. 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8.htm.
[6]安英,徐博,王艳春 . 网络考试系统在医学机能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现代化 ,2019(48):137-139
[7]黄金兰, 刘照荣,陈文兵,等 . 我校药理学网络在线考试实践及调查研究 - 以护理专业为例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1):40-41.
[8]何丽珠,陈沙鸥,李山东,等 .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实证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7(28):136-138.
[9]何丽珠,陈沙鸥,李山东,等 . 加强过程性评价 实行多元化考核模式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301):55-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