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06 14:35: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在当前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可以借助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环境当中。文章以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主要讲解了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形式应用的措施,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的计算机水平。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分层式任务驱动

        本文引用格式:杨晓伟.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93):104-107.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erarchical Task Driven Hybrid Teaching Mode

             ----With Exampl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YANG Xiao-wei

(Zheji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ician College, Yiwu, Zhejiang)

         AbstrAct:Wit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eaching of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an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n in-depth analysis of learning with hierarchical task driven hybrid teaching mode, mobiliz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devote themselves into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exampl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paper explains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hierarchical task driven hybrid teaching, to improve overall computer level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Keywords:Hybrid teaching mode; Hierarchical task driven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就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促使信息技术能够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为培养出更多专业化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现代化教学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 将该种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文章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在实际教育环节当中,就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确保资源得到共享的同时,共同构建学习型的社会,达到公平教育的目标。就在教育事业呈现信息化发展趋势当中,像混合式分层教学等全新的模式不断涌现,这些现代化教学形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落后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也激发了教师教学形式改革的动力,促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人们满意的教育工作当中。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必修科目,相比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教师采取过去落后的教学形式[1], 会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因为课程当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容,基于有限的教学时间下,教师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如果教师未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评价,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深刻把握,而且也是自身教学质量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总之,过去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无法保证学生保持较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是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含义。面对该种现状,在接下来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就必须借助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全程围绕学生为核心,为学生构建良好教学环境,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构建

(一) 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内涵


        对于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来说,其中分层式教学模式这一构成部分,主要就是在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能力等进行深入的调查,以此为核心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在自身教学过程中,确保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为全班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另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针对性的场景,抛出与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采用分层式任务驱动开展教学的必要性

       具有较高实践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操作水平提高为目标。由此可以借助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全班同学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单独设计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当中,更好地将任务加以解决,确保全班同学的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正因为具有一定的实践特征,教师应用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形式极为关键。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采用分层式任务驱动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地革新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所应用的混合式的教学形式,就是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的优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运用可以发现,首先,因为涵盖线上与线下的形式,更能确保两者实现互补。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特征为核心,确保对所有学生加以有效地指导。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教师能够全面对学生整个学习工作实施监督与管理。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层式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

(一) 全面了解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上不管是学习基础还是能力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了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相比较于其他学科,他们并不一定擅长;而部分学生虽然综合水平较高,但是却掌握了极少的计算机知识。面对该种现状,为了能够促使所有学生整体实力不断提高,针对有着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秉持分层化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有着良好学习基础的学生划分为A组,这部分的学生,不仅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强;相对于学习基础一般,但不会最差的学生划分为B;而C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不敏感,相对而言,学习基础较差。针对A组的同  学,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除了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3],还可以有效地扩展课外具有难度的知识;B组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对自身讲解内 容进行深刻的记忆;最后C组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将基础入门的知识进行详细解答即可。

(二) 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所应用落后的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影响了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部分的学生失去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环境当中,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确保课程教学得以丰富,保证基础良好的学生更进一步,而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信心。比如,在教师围绕Excel表格的数据处理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本章节的内容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能够灵活地运用Excel,其中的A组同学,教师可以依据现状适当的增加困难程度;引导B组的学生能够借助公式进行计算;最后的C组学生,只需要阐述Excel表格的含义等即可。因为分层化的教学形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在较高的教学效率下,促使教师教学质量显著提升[4]。

(三) 教师教学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用分层化任务驱动教学形式,能够保证教学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进而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从学生学习情况下出发,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可以设置针对性的任务问题,围绕教师所提出的任务,吸引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针对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高难度以及延伸性的任务问题;而B组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发展中的问题;C组的学生只需要提出一些基础性的任务即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教师应该以B组学生为轴线,适当地放低标准,对于A组学生希望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提高性的练习,努力做到让C等生吃透了、B等生吃饱了、A等生吃好了。比如, 在教师进行“演示文稿的编辑”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 因为C组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较差,那么教师可以重点引导该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5],促使学生能够学会新建演示文稿的同时,还能够学会幻灯片的版式、背景,幻灯片的复制、移动、删除等基础性知识;针对B组学生的教学工作,在C组学生学习要求下,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实践性的任务进行练习。像在第一页幻灯片上围绕学校“艺术节”设计宣传海报,要求版面布局合理、美观,文字简练、有号召力等,这些都是B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最后针对有着较强学习基础以及水平的A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B组同学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学习,以此为基础, 对母版设计、改变幻灯片背景使每种幻灯片的背景都不同等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够进一步熟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促进学生能够灵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由此一来,通过教师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教师模式的弊端,而且也能够全面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是,还能够保证教师的整个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以及实用性,为自身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课后评价

       通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而制定好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全面融合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后,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为了能够准确评价出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事后的评价不容忽视。主要涵盖过程以及终结评价两方面的评价工作,其中的过程评价,主要就是围绕学生参与情况以及网上、课上交流情况、完成教师安排任务等予以评价。借助网络平台的作用,自动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随时把控好学生学习动向以及疑难问题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辅助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6]。

四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的成效分析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形式,通过整合了分层式任务驱动形式的教学工作,能够促使教师基于学生差异化的学习能力下出发, 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展开针对性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还能够结合教师事先设置好的任务,全面评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正因为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形式的运用,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环境当中,而且还能够保证教师高效率进行教育的基础上,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应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面向对全班同学,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掌握情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统一教学工作可能满足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对于一些较差基础的学生来说,必然是一件吃力的事情,这也是之前教师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的根本原因。而教师采取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层次划分,对每个学习基础的同学设置针对性的任务,相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够对教材基本知识进行掌握;一些学习中等的同学,因为教师设置的灵活的教学任务,在保证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运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形式,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领取到合理的学习任务,再加上教师针对性的测试,从学生疑问点进行简析,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长久来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三) 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通过教师制定的合理教学计划,学生先对简单的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深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与掌握,避免过去学生遇到疑问时退缩现象出现,基于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下,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是满足学生成功要求的必经之路, 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在后期任务完成中, 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合理应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形式,能够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在教师全程辅助下进行学习,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二来在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是教师教学工作具备较高效率与质量的关键[7]。

\
                        
五 结 语

       简而言之,所谓的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有着不同学习基础以及能力的学生,划分层次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评价形式等,确保所有学生在教学当中,能够有所收获的同时,为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针对该种模式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希望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惠敏.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从服务专业角度实施改革[J].福建电脑,2017,33(09):176-177.
[2]陈艺梅.分层教学法在中职Flash教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讨[J].福建电脑,2013,29(07):196-197+210.
[3]彭智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15-17.
[4]林素钦..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5]刘斌.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81-84.
[6]庄科君,贺宝勋.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8(03):55-58.
[7] ] 杨小霞.浅谈Flash动画制作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J].教育现代化,2017,4(20):131-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