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技工院校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实践表明,“非连续性文本”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策划、论证、探究和创新等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能有效内化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文章简要阐述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分析了技工院校思政课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主要策略,即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相互渗透,充分做好非连续性文本整合,强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活动结合,开展非连续性文本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出题答题延伸非连续性文本的功能价值,做好与专业融通创新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范畴, 使得文本与专业知识融通起来,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和深化。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非连续性文本;涵义;现状;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张学生,彭佳瑛 . 非连续性文本在技工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 [J]. 教育现代化,2020, 7(96):119-122.
Application of Discontinuous Text in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echnical Colleges
ZHANG Xuesheng*,PENG Jiaying
〔Taizhou Technical College (Preparatory), Taizhou, Zhejiang〕
Abstract: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technical colleges, the percentage of discontinuous texts in teaching materials is increasing consistently. Practice shows that“discontinuous text” has its special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ies of analysis, expression, planning, argumentation,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ternalize the moral cogni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accomplishment of them. This paper briefly illustrates the meaning of discontinuous tex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ing in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y discontinuous text in technic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 discontinuous tex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including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ontinuous text with discontinuous text,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discontinuous text teaching with classroom activities, developing classroom practice activities of discontinuous text,extending the function value of discontinuous text by means of making out problems and solving them, and doing well in connecting with major and innovating discontinuous text, It integrates the test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which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s in learning,but als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 words: technic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discontinuous texts;meaning;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ies
“非连续性文本”是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连续性文本而言,如表格、图表、地图等 [1]。这类文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度大。实践表明, 在技工院校思政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述、语言组织和表达、策划和论证、探究和创新等能力有着独特优势,能有效内化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学生道德能力。
一非连续性文本含义
非连续性文本指的是技工院校思政教材中除句子和段落构成的连续性文本(即通常说的正文) 外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图表、图解文字、说明书、地图、清单、目录、注释、建议、开场白、串联词、链接等。
随着技工院校思政课程改革不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比例越来越大。技工院校思政三门主干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工匠精神非连续性文本数量较多, 个别章节所占比例甚至与连续性文本相当。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多元、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富有内涵表征等特点, 为技工院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角度的素材和教育契机。因此,技工院校思政教师如能对它们进行合理整合和利用,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与技工院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交融、共振。
二 技工院校思政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
(一) 学生方面
1.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意义认识不清
受应试教育及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影响,许多学生潜意识地认为教材中的图、表、案例等非连续性文本作用不大,在阅读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正文部分即连续性文本能仔细阅读, 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等就不太重视,一带而过。
2.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方法把握不准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习方法缺乏,致使他们对非连续性文本中相关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输出,因不明具体操作方法, 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模糊性、零碎性和非逻辑性 [2]。由于感知环节出了问题,非连续性文本特有的鉴赏、联想、聚焦、概括、情境等功能也就相应的碎片化甚至缺损。例如,学生在阅读图文案例时, 注意力只是集中于图片,而不会结合文字、主题进行科学分析,做不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致使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二) 教师方面
1.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价值定位模糊
技工院校思政课程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紧扣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内外结合, 蕴含是非观和价值取向,充分凸显了思想道德知识的魅力。但许多技工院校思政教师缺乏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不能从学科高度去处理教材,对非连续性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缺乏准确认识,定位模糊。
2.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技巧选择不当
技工院校思政课程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丰富,内涵深刻,科学的教学技巧对教师处理非连续性文本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许多技工院校思政教师教学技巧缺乏或选择不当,在面对非连续性文本时往往浅尝辄止甚至束手无策 [3]。如许多教师在教学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中的图表时,往往只念参考答案,忽视图表的解读规律。
3.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效果检测缺失
技工院校思政课程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多样,功能各异。有的侧重于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有的注重考察学生动手探究能力,还有的凸显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但许多思政教师在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时不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观测和评价, 致使非连续性文本强大而独特功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以图表为例,其考察能力范畴就涉及了解、分析、探究、研究等。但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往往仅以学生正确答案作为检测依据,认为学生能正确得出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他已经掌握该图表文本隐含的内涵,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无形中被忽略。
三 技工院校思政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
(一) 精细备课,吃透文本
同样的文本,用它教给学生什么,可以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区别 [4],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让文本承载不同的教学内涵。这就得靠教师精细化备课,深刻挖掘非连续性文本的精髓和内涵。为此,技工院校思政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去准备教学,真正把非连续性文本看懂、看透、看活,刨根问底,溯其所以然 [5]。
例如在教学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内容时,许多教师往往会利用教材中案例链接“吴司机的最后一次驾驶”来阐述爱岗敬业。实际上这则非连续性文本不仅仅说明了职业者要热爱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说明职业者要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二) 内外结合,创新文本
1.在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入非连续性文本
技工院校思政课程理论概念较多,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而概念却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 知识体系构建的“节点”。而在思政概念教学中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诸如图、表格等形式切入,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步走” 发展战略内容时,教材整整用一版面文字加以说明,很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概念内涵。教师可以引入如下示意图开展教学:
2.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入连续性文本
随着技工院校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非连续性文本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但目前许多技工院校思政教师在利用或分析非连续性文本时往往将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撕裂开来,为文本而文本。实际上,非连续性文的“根”是扎在连续性文本之中,教师利用或分析非连续性文本一定要回到教材连续性文本之中去。
例如工匠精神第一讲“工匠价值”内容中有一幅都江堰插图。有些教师在教学这幅插图的时候往往从工程角度去分析介绍,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实际上在介绍完插图内容时可马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工匠刻苦钻研技艺、不断革新,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之旅不断前行,学生对工匠价值的认知才能更深刻体会。
3.谋篇布局,整合非连续性文本
技工院校思政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分布跨度比较大,表面上显得“无序”,但细细一琢磨里面是大有文章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谋篇布局,将各种看似无关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充分整合,形成文本合力。
例如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职业道德”教学内容中有三则非连续性文本:一个活动体验、一则资料卡片、一则案例链接表格。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利用案例链接。其实这三则文本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教师如果能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能使学生对职业道德养成重要性有很深刻认识。
(三) 学以致用,深化文本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技工院校思政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思想道德素养养成殿堂,并且带着道德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思政课堂,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身心特点和专业类别,结合非连续性文本具体要求,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发挥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切实有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1.实践至上,强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活动的结合
技工院校思政三门主干课程都有“活动与探究”栏目,但许多教师觉得其价值不大或嫌麻烦不愿开展。实际上开展非连续性文本实践,能使得学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切实指导生活 [6]。因此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如能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内容中有一个非连续性文本——调查家乡企业。教材设置这个非连续性文本意图很明显,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企业的深层次认识,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价值认同感。如果教师能真正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对什么是企业、如何提高企业效益、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等重难点内容肯定会获得不一样理解和感悟,同时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感悟到劳动的价值,认识到企业质量及创新的重要性。
2.放手体验,打造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实践活动
思政课属性决定了作为一堂好课最主要的是能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使学生灵魂深处能真正被打动。科学巧妙的课堂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心智构建,深化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
例如工匠精神“创新创业”内容教学时,虽然教材中设置了较多非连续性文本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明白创业者必备素质和能力。但案例毕竟是案例,学生的理解其实是空洞的。实际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展开市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业项目,撰写创业规划书,课堂上进行创业大比拼,学生反应极其热烈。其中一个项目在市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可见,开展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目前职业院校实践平台少、参与学生少的现状,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7]。
3.出题答题,延伸非连续性文本的功能价值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脱离适度练习难“给力”。
教师如果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时能积极引导、指导学生针对非连续性文本出题、答题,并授之以技能, 能有效内化、延伸非连续性文本的功能和价值 [8]。
例如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教学“对外开放” 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开展出题活动。有的学生以表格形式出题,有些用柱状图, 有些用图片,有些甚至以话剧形式。学生在出题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深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9]。
4.融通专业,创新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范畴
思政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但各专业的专业属性差别巨大,这就要求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时要充分考虑各专业的专业属性,让非连续性文本带有鲜明的“专业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12]。
例如在烹饪专业教学“治安管理违法行为” 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随意把玩专业刀具, 甚至偷偷将专业刀具带在身边的现象,组织学生辨析管制刀具与专业刀具的联系。
四 结束语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非连续性文本以其容量大、功能强、趣味性浓、便于引用等特点, 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走进技工院校思政课堂。作为技工院校思政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习得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钥匙, 提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切实增强思政课程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何静姝 . 高职生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及解决途径刍议 [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2):143-144.
[2]印正海 . 非连续性文本双向阅读教学探索 [J]. 浙江教育科学,2013(5):34-36.
[3]王灿 . 自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研究 [J].继续教育研究,2020(4):96-99.
[4]刘金生,霍克林,魏定敏 . 课堂教学素养 [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
[5]李世娥,裴中军 . 如何使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J].新课程学习(上),2014(9):55-57.
[6]宋乐. 能力本位教育视阈下我国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71-75.
[7]汪珊,邓玉喜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探析 [J]. 教育现代化,2019(96):55-57.
[8]臧松刚 . 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个合理的定位 [J]. 教学与管理,2014(32):26-28.
[9]程逊 . 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 [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7):45-47.
[10]冯雪姣 . 如何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6-57.
[11]易璐 .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J].中外企业家,2020(17):186-187.
[12]傅晶晶,李庆 . 课程思政浸润法学专业课程教育的思考 [J].教育现代化,2020(10):69-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