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出口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05 10:53: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尽管中国的教育出口逐年增长,但由于某些原因仍然存在贸易逆差。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影响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的国际可持续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在教育服务市场上国际可持续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出口;钻石模型;可持续竞争力;地方高校

      本文引用格式:杨颖斐 .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出口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1):117-120.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Exporting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Yingfei

(Ningbo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ingbo Zhejiang)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ervice trade also affe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ch country in the world. Although China's Educational exports hav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re are still trade deficits due to some reaso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s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exports of these institutions, based on Porter's national diamond model. And Finally, It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ducational service market.

        Key words: education exports; national diamond model;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一引言

       在政治、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也日趋国际化,各国之间的教育资源交换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各国的教育市场逐渐面向全球开放。教育出口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为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GirdziJauskaite  et  al.,2019);还能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1]。同时, 教育出口还能反作用于教育本身,促进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提升,提高教育的国际可持续竞争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教育出口远远落后于正常水平。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进口国,其教育出口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学校序列中,地方高校的比例已然超过 90%,显然,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已不容置疑,其教育出口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对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对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出口、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 地方高校的基本界定

       从学校的隶属关系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中央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和民办高 校这三大类别。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国发 [1999]26 号),地方高校可大体分为国家 “211 工程”重点大学、地方重点院校、地方普通院校、地方新型院校和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2]。相对于部委属高校,地方高校具有为地方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依赖于地方经费办学等特点。

      综合以上所述,本论文中的地方高校指的是以地方性财政拨款或其他地方经费投入为主要办学资金来源,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

(二) 教育出口的界定

      1995 年开始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了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 人流动,其中,服务贸易 12 种分类中的第 5 类 -- 教育服务贸易又可分为教育出口与教育进口。“ 教育出口” 一般指“ 把一个成员国接受外国留学生、到海外去独立或者合作办学等获得某种经济利益的‘教育输出 ' 行为”。目前, 中国的教育出口形式以为国际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主,相对而言,其境外办学、跨境远程教育等教育输出等比重较少,且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相应统计数据支撑,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上述第一类教育出口形式为研究对象,即以为国际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教育出口为研究对象。

(三) 教育出口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一般被理解为一种竞争性的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或强势能力。当今世界上在对竞争力研究中具有比较权威的论点来自于 Michael E  Porter,他认为,“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服务贸易中则意味着教育出口竞争力可定义为: 贸易主体以 GATS 所规定的贸易形式在各种环境中从事教育出口活动的能力,既包含学校(教育机构) 内生的竞争力,也涵盖受外在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竞争力。

二 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一) 中国高校教育出口的历史


       教育出口贸易起源于跨国(境)的各级各类学术交流、跨国教育和国际教育援助。建国初期,我国接收了来自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 5 个国家的 33 名学生,这标志着我国教育出口的开启。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及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发展,1950-1966 年期间,我国接收了来自前苏联、越南等 68 个周边及其他亚非拉国家的 7239 名学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高等教育系统完全停摆,因此,高等教育出口工作全线终断, 直至 1973 年初才得以恢复。至此为止,我国的教育出口仍是主要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政策,并集中在部属高校,且谈不上成规模、成体系的教育出口贸易。但是,这种早期的经验为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出口发展提供了前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不断加强。据统计, 1973-1989 年,我国共接受来自 129 个国家的 15978名奖学金生和 20000 多名自费生,从某种意义上讲, 由此,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出口拉开了序幕。

       1990 年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为教育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家施行招收国际学生权力的下放,使各地方高校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出口的主体,我国教育出口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在 1990-1999 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出口总数是 1950-1989 年的 6.1 倍。地方高校开始在高等教育出口中占一席之地。

       新世纪以来,教育出口逐渐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新形式,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在出口形式上已不局限于最初的国际学生招募,还扩展到了海外办学、提供跨境远程教育输出等。

(二) 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的现状与问题

       1.高等教育进出口不平衡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出口工作起步较晚且存在较多客观壁垒,中国的教育出口仍然远低于教育进口, 留学赤字问题依然严峻,且一直呈现逆差扩大趋势(从 2005 年的 37.2 万人增至 2018 年的 110.5 万人)。“留学赤字”问题不仅源于学生出国留学和进入国内学习学生的数量逆差,还源于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远大于留学回国人员,致使我国教育出口的逆差 呈现扩大趋势。

       2.教育出口发展增速放缓

       自 1990 年以来,我国来华留学发展迅猛,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留学获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人数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然而,根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显示,自 2008 年起,来华留学人员增长率有所放缓,在 10%-11% 之间徘徊,尤其是 2018 年该增长率更是骤降至 0.6% 左右。

       3.教育出口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地方高校低于部属高校

       截止 2019 年底,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每所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均值为 490.30 人,远低于美国、英国等传统的留学生接收大国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新兴的留学生接收国。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地方高校的留学生人数与占比均显著低于部属高校。按照来华留学生是否在不同性质高校(部属高校或地方高校)接受学历教育对其加以区分,2016 年,国内部属高校学历留学生的平均水平为 699.16 人、地方高校仅为 85.79 人;部属高校非学历留学生平均数为 771.95 人、地方高校为 91.24 人。换言之,地方高校无论在学历留学生或者非学历留学生的培养中均远低于部属高校。

       4.教育层次仍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按照教育层次划分,可把来华留学生分成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留学生:学历留学生主要是来华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本专科和硕博研究生教育) 的来华留学生;非学历留学生则是以短期文化、语言等交流培训为主的来华留学生。从 1990 年以来,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均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但截止 2019 年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学历生留学生占比仍然处于低位(46.47%),非学历留学生,尤其是短期语言类学习的来华留学生所占比重仍处于较高水准。除此之外,与欧美国家相比较而言,来我国接受硕博研究生教育的来华留学生比例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 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数据显示,2016 年瑞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仅“博士生中留学生占比”分别 为 55%、43%、40%、34% 和 35%,OECD 当 年度的平均水平为 26%,而当年度来华接受硕博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占比仅为 7.37%,2018 年来华接受硕博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大幅增长至 17.3%,仍无法达到三年前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 [3-5]。这说明了目前中国教育出口的学历结构虽然在逐步优化,但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国内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科和专业的国际化水平,调整学历层次和结构。

三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


       为了定量化分析影响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时,我们选取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为因变量,以波特模型中的六大因素为基础选取一定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分析,呈现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其中自变量如下:

(1)生产条件方面:选取地方高校生均投入经费及生师比这二个指标来衡量,其预期回归系数为正。

(2)需求条件方面:选取体现内需的“高等院校入学率”和人均 GDP 来衡量,两者的预期回归系数均为正。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方面:通过服务贸易的综合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城镇人口率得以体现,两者的预期回归系数皆为正数。

(4)战略与竞争者方面:选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比重和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数量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预期回归系数均为正。

(5)政府要素方面:选取高等教育占 GDP 比重来衡量,预期回归系数为正。

(6)机遇方面:以虚拟变量来体现。其中 1998 年来华留学生收费新政施行、2001 年中国加入WTO,2003 年受到非典影响、2008 年世界经济波动、2009 年的甲型 H1N1 疫情,这几年的虚拟变量为 1, 其他年份设为 0。

(二) 实证检验与分析

       假设本次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i=β01X1i2X2i3X3i4X4i5X5i6 X6i7X7i8X8i9X9i10X10i

        (i=1,2,. 20)

      数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处。

       通过 SPSS 软件对 1997-2016 年间( 二十年) 的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法),利用逐步法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后,我们发现,“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数量”、“城镇人口率”、“人均 GDP” 这 3个自变量的显著性都小于 0.05,即因变量“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受到以上 3 个自变量的影响, 最终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Yi=2.869 X 4 i +5272.456 X 6 i +257.108 X 8i-259456.107 (i=1,2,......20)

        Y 为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 X1为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 X2为生师比;X3为高等院校毛入学率; X4 为人均 GDP(单位:亿元);X5为服务贸易的综合贸易竞争力指数;X6 为城镇人口率;X7 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比重;X8为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数量; X9为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占GDP 比重;X10 为虚拟变量。

        从实证检验的结果来看:

        第一、需求条件方面。人均 GDP 这一因素对于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影响显著。从回归结果看,X4 的系数为 2.869,表示其他变量不发生变化时,人均GDP 每变动 1%,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将同向变动2.869%,这说明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与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直接正相关。

        第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方面。“城镇人口率” 对中国地方高校教育出口数影响显著,且成正向变动趋势。即城镇人口率越高,地方高校的教育出口数越高。其内在原理是城镇化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得以改善,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进而驱动地方高校的教育出口的增长。

       第三、战略与竞争者方面。“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数量”对于教育出口额影响显著。从回归结果看, X8 的系数为 257.108,即招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加 1 单位,教育出口额会相应正向增加 257.08 单位。这明显体现出了来华留学生的市场并未饱和,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之间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招生院校的增多反而增加了教育出口的数量。

\
                                      
四 提升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出口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 完善内需结构,提升外需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高校扩招进程的展开,高校毛入学率增长迅速,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供需不平衡、就业门槛不断攀升等内在原因,越来越多的学生趋向于“985”“211”等中央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相对而言备受冷落,导致内需结构失衡。政府应该对地方高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改变社会大众理念,拓宽就业渠道,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地方高校,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除了一个高校所提供的教育产品质量外,来华留学生还会重点关注该国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就业环境,尤其是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相关制度。从发达国家的国际学生发展历程来看,大多都具有舒适的生活、学习、就业环境和完善的留学生制度, 因此,我国也应该尽快完善这方面的制度。首先, 完善医疗、住房等基础保障制度,使国际学生可以更快、更舒适的融入当地生活;其次,扩大政府奖学金的受众群体,拓展奖学金种类及募集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再次,进一步放宽优秀来华留学生实习、就业的政策限制 [6]。一方面有助于减轻优秀来华留学生的经济负担,一方面还有助于培养更多爱华、友华、亲华的优秀人才;最后,地方高校应该找准定位,重视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系统, 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二) 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教育服务体系

       从长远看,城市综合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城镇化的积极效应,政府应该制订相应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战略,加大加快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步伐。

       从近处看,完善国际学生的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学历互认体制、简化招生程序、缩短签证时间、推进教育中介机构的良性发展等迫在眉睫, 其对进一步扩大地方高校教育出口的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7]。

(三) 调整教育出口战略结构的相应对策

       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大力提高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数,允许更多的地方高校参与到招收来华留学生工作中来;避免更多的政策倾斜于中央部属高校,应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扶持更多的地方高校参与竞争。

       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监督机制。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较为成功的国际学生教育体系背后都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在支撑。有鉴于此,我们国家应该逐步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 建立一套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国际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确保其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M].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王峰 , 何宜晓 . 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与相关定位 [J]. 改革 ,2014(07):116-125.
[3]GirdziJauskaite, E., Radzeviciene, A., Jakubavicius, A..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KPIs on the university competitiveness: FARE method[J].Insights into Regional Development,2019,1(2):171-180.
[4]Havierniková, K., Kordoš, M.. Selected risks perceived by SMEs related to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in case of engagement into cluster cooperation[J].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2019,6(4): 1680-1693.
[5]Haviernikova, K., Klucka, J..The risks in the case of cluster cooperation and ways of their prevention: as seen by SMEs entrepreneurs[J]. AD ALTA -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2019,9(1):114-119.
[6]冯承强 , 何秀 . 来华留学市场发展态势的国际比较与转型推进路径 [J]. 教育现代化 ,2019,6(04):22-24+31.
[7]郭莉 . 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7,4(41):275-2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