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让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邮政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涵盖的知识面较为广泛, 更有利于挖掘课程隐藏的思政元素。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为邮政物流相关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流信息技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引用格式:胡冰 , 孙知信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及案例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1):65-68.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Case Analysis of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HU Bing, SUN Zhixin
(Modern Post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realize moral education. Le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t successors.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postal engineering,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mining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al logistics related major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e socialist values
一 引言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所以,课程中思政教育的体现,课堂教学成为主要战场,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意识,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交叉同步,形成双管齐下的功效,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1]。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邮政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条码技术、RFID 技术、空间信息技术、自动化装备等,内容较为丰富,对学生前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由于物流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广泛,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实践过程,方面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现代物流业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除此之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关注于技术层面,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大学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给予大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因为其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且知识点丰富,所以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对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并根据时事政治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实时状况给出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质量物流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基础。
二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
课程思政就是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将专业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的“通点” 以达到“润物细无声”德育效果 [2]。思政元素设计的范畴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概包括:1 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首先你要做到如何对待别人。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对待每次备课,然后才能让学生按照课堂要求完成课堂考勤、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平时作业、积极对待期末考试,不弄虚作假,从而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 脚踏实地。2 爱国。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国物流业从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下部门内传统的储运活动,到现在京东、苏宁无人化仓储中心的全自动无人运作,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京东物流的不间断运作保证了特殊情况下的物流时效,这与美国亚马逊遭遇疫情时物流严重拖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特殊时期更加体现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健壮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敬业。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3],高校教师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时刻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经典论著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一代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模范榜样。大学校园是学生远足社会前最后的避风港,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指路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前进的道路,所以其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的体现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教”是首要,兢兢业业的对待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教会”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以个人品格影响学生就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 课程思政教育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切入点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立命之本, 是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时效和竞争力的保障。《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能力;二是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以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贯穿。表 1 所示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切入点,具体内容将通过后续章节详细展开。
(一) 在物流信息技术概述部分讲述物流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在“物流”这个词语还没有出现之前,中国就一直存在有物流活动,比如古时候的镖局,只是当时没有物流的概念,更没有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管理的思想,直至 1979 年中国才出现“物流”这一词语。在物流信息技术概述部分通过讲述中国物流业的前世今生,从建国初期的筹备阶段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再到 2000 年至今的发展阶段,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及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视频展示京东、苏宁无人化的仓储和分拣运作过程,以及顺丰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采用无人机进行非接触的派件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我国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根据特殊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在网络与通信技术部分讲述 5G 技术话语权
网络与通信技术是实现智慧物流的基础,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物流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工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 5 代,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算是后来者居上。第一代移动通信 1G 时代中国是空白,从第二代移动通信 2G 到第四代移动通信 4G,中国才开始跟在别人后面追赶,直到开启 5G 时代,中国一跃而起拥有了话语权。虽然中国在 5G 商用的时间进度上不占绝对优势,但是在 5G 的竞争中,中国在一开始便进入了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梯队。2019 年 4 月底美国国防部发布的《5G 生态系统:对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报告中,把中国与韩国、日本一起并列排名为5G 领先的“第一梯队”。可是我国 5G 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的,自 5G 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美国政府对华为展开了制裁,通过联合多国企业以拒绝与华为合作的方式来阻碍中国 5G 技术的发展。即使困难重重,中国技术创新的步伐没有停下,中国不仅掌握大量的 5G 技术专利,并且已经开始新技术的研发,因为要想追赶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只有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通过 5G 话语权的争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努力,逐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变革。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不畏困难,坚持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为我国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三) 在条码识别技术部分引入移动支付的背后故事
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条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国际大市场的主要技术手段。按照码制,条码有不同的编码方法,EAN 码是目前商品上最常使用的条码, 通过 EAN 编码可以辨别产品信息,同时通过 ISBN、ISSN 编码可以区分图书和期刊的真伪,从而保护版权,防止利用出版物进行欺诈。通过此部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除此之外,条码技术还包括二维码技术,它比一维条码包含更多的信息。中国二维码之父王越通过艰难创业创立了意锐, 开创了移动二维码支付的时代,并且该技术成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2002 年王越在日本接触到二维码后,就嗅到了其背后巨大的潜力,不久之后就回国创业,并且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国家二维码标准 - 汉信码。所以,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引入王越的创业故事,增加学生的创业激情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四) 在空间信息技术部分引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
空间信息技术是实现物流运输车辆实时监控跟踪、运输路径规划等的关键技术,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 GPS 和俄罗斯 GLONASS 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 年 7 月 31 日,习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4]。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在该部分的讲述中,向学生介绍北斗一号到三号的发展历程, 以及北斗系统在研制建设过程中,攻克的种种困难,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可以告诫学生,面对困难时要有不气馁的韧性。中国北斗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原子钟和芯片,导致频率资源缺乏,此时的中国并没有花钱去都买技术, 而是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同时,可以通过对中美贸易战和中兴时间等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 深刻阐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树立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信念。
四 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感悟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目标是学生 [5],以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几点感悟:
(1)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课程思政属于隐形教育,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教育。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体现的是立德和育人的特征要求;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无形的融入到专业知识体系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体现的是树人与育才的特征要求 [6]。在实施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新时代“四有”好青年。
(2)教育者先受教育。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应“扮演”好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曾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7]。”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做到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首先教师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路人。其次自觉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统一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3)关注学生,因材施教。学生是课程思政的目标群体。当前,高校大学生都是 90 后和 00 后, 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尤其是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所以,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可以通过结合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例如:翻转课堂、研讨法、实习实践等, 潜移默化中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8]。同时,开展“ 第二课堂”,打造课上课下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与人相处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成才就业。
五 结束语
如何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找到关键的切入点,对于实现课程思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举例分析了课程中隐藏的思政元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能使老师更加深刻地理解作为人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学生路上的指引者 [9]。总之,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作为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北京 : 人民日报 ,2016-12-09.
[2]胡立栓 , 刘景云 , 亓呈明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N].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
[3]韩宪洲 . 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 -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18(2):1-6.
[4]习 近 平 宣 布 :“ 北 斗 三 号 全 球 卫 星 导 航 系 统 正 式 开通 !”[EB/OL].(2020-07-31).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20-07/31/c_1126308680.htm.
[5]周思远 . 课程思政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42(3):168-169.
[6]王德炎 , 谢今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38(12):11-15+21.
[7]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8-5-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 c_1122774230.htm.
[8]高磊 , 都继萌 , 郭冬芬 , 等 .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19,6(30):120-121.
[9]严九发 . 课程思政视域下翻转课堂在“毛概”课教学中的思索 [J]. 教育现代化 ,2019,6(49):241-244+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