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03 11:11: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大学科技论文写作类课程的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通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n+1+1”的学习考核模式。该模式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重视写作训练过程考查和科技论文质量的考查,是一个全方位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化方案,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素养和学术诚信意识,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论文写作;课程考核;考试改革;写作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 董彬 , 徐小任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4):78-81.

Examin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n Document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Papers writing course

DOnG Bin, XU Xiaoren

(College of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Abstract: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writ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scientific papers writing course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aking the major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s an example,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the “N+1+1” learning assessment model has been explored. This model wa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The model attached equal importance to process assessment and result assessment,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examination of writing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papers.  The writing quality and academic integrity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graduation thesis writing.

        Key words: thesis writing; course examination; examination reform; writing ability

一 引 言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 [1],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事业的发展及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临沂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的能力、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树立学术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2],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检查 [3,4]。作为应用性课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常规的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考查等,考核题型主要有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这种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很容易让有作弊倾向的学生有可乘之机 [4],而且学生没有亲身实践从论文选题直至发表的全过程,导致到写毕业论文时还是一头雾水,学生的写作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训练和有效提升,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急需探索一种新的非标准化考试模式 [5,6]。

       因此,针对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 探出“n+1+1”的考核模式,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重视写作训练过程考查和科技论文质量的考查,构建模块训练(“n”)+ 开题答辩(“1”)+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1”)全方位考核模式,开发学生写作的潜力,调动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规范写作 [7]、诚信写作 [8]、创新写作, 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9]。通过开题报告、写作训练、投稿和发表等形式倒逼学生进行规范写作、诚信写作、创新写作。

\
                           
二 课程考核方案

(一) 考核目标


       课程考核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考核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科技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课程考核目标突出能力点考核。由于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且以应用性为主。我们把能力点作为教学单位和考核单位,一切围绕写作能力的提升展开。

(1)知识目标:通过理论学习,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文献信息检索与信息处理知识与方法技巧, 掌握科技论文的特点、结构组成、写作步骤和每一部分的写作规范等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写作训练,考核学生是否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文献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是否具备分析选题和独立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否具备应对投稿后的各种状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训练,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学术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

(二) 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力求多元化,提出“n+1+1”模式, 即模块训练(“n”)+ 开题答辩(“1”)+ 科技论文发表(“1”)新型学习考核模式。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和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项目(表 1)。

\
                               
(1)“n”是以模块训练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过程考核。

       主要包括模块训练、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将写作过程进行分解为多个步骤,对难度比较大的论文选题开题、论文提纲、摘要、引言、分析讨论、结论等单独训练,单独考核,按步骤进行考核赋分。可以在课堂内进行,部分模块也可以在课程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上进行。通过分模块训练,主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效果。通过发言展开课堂讨论,并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课程平台云班课布置讨论和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将作业上传至云班课,老师完成作业批阅。在课程论坛中发布关于作业的点评意见和讨论意见。引导学生阅读高水平学术论文, 学习并模仿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的逻辑关系处理、方法技巧。

(2)第 1 个“1”是模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

       模拟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要求各小组在全面了解论文选题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定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形成完整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 PPT。通过各小组模拟毕业论文的开题答辩,可以帮助学生对科技论文的工作任务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对文献资料检索与分析、仪器设备、所需材料、研究方法、步骤、预期结果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种考核项目有助于我们全面考核学生在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可行性分析、研究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方案、进度安排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对学生树立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了要求,对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踏实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3]。

(3)第 2 个“1”是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

       在前期分布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全文写作。完整的论文写作主要是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写作技能应用于论文写作实践。要求以 5-6 人为小组撰写学术论文,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重复率在 20% 以下。论文的主要考核标准是能否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录用),同时还参照论文的评分标准,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按论文质量给予考核。同时,我们还联合学院制定了学生论文写作的激励机制,指导老师和学院在版面费上给予支持。所发表学术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章节并可申请免于答辩等。

(三) 考核主体

       采用教师考核、学生小组互评、小组自评相结合的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直接参与考核评价,有利于让学生在考核中学习,在学习中考核。在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不断评判自己, 完善自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多元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模块训练、开题答辩、课堂讨论可利用这种多元考核模式;论文投稿与发表利用任课教师和评阅老师考核的方式,教师考核、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成绩比例大约在 7:2:1 左右。

(四) 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 = 模块训练 *30%+ 开题答辩*20%+ 论文投稿与发表 *50%

(1)模块训练占总成绩的 30%。由多个项目考核构成,分别为:模块训练占总成绩 20%、作业占总成绩 5%、课堂表现占总成绩 5%。

(2)开题答辩占总成绩的 20%。

(3)论文投稿与发表占总成绩的 50%。

三 “N+1+1”考核模式的优点

      课程考核模式既能考核学生对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写作实践的能力。

(一) 突出能力点考核

      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以实践性为主。我们了舍弃单纯的知识点考核,把能力点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和考核单位,一切考核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行。

(二)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本项目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结果考核更真实可信。过程考核能增加考核次数,避免期末一次性考核,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更好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最终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三)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为避免教师评价的标准单一、视角单一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与局限,本项目采用兼顾学生评价的考核方式。学生评价通过让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来实现,采纳学生的评价意见后,考核可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四) 模块写作考核与全文写作考核相结合

       将写作过程进行分解为多个步骤,按步骤进行考核赋分。对难度比较大的论文选题开题、论文提纲、论文摘要、论文引言单独训练,单独考核, 有利于规范写作,提高学习效率。

四 项目实施效果

       近几年该课程改革尝试结果表明,有公开发表论文经历的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更为格式规范, 思路更为清晰,对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的认识更为明确。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而且各方面收获很大,超过预期。学生无论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还是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进步。

(一) 理论知识掌握扎实

       通过模块专项训练、课堂研讨、出勤情况、作业等过程性考核,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科技论文的结构组成、写作规范、写作步骤等知识,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二) 写作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模块分步骤训练和多元化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明显提高,基本上能做到“查全查准”。在这种考核方式的引导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各种的实践活动中,例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书面练习、小组答辩、论文展示等,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文献检索、论文选题开题、提纲撰写、论文反复修改、投稿、再修改、与编辑部沟通至论文发表等实践环节,学生的学习方向由单纯地重视知识学习转化为重视能力提升,能力培养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三)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多样化的考核目标、“n+1+1”考核项目和多元化考核主体、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这一立体考核体系的实施,针对不同的能力点,多个能力点共同构成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体系。围绕多个能力点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步骤、方法和写作规范,可以更加自如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进而具备符合教学和科研要求的写作能力,为适应以后毕业论文和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同时,学生专业技能、学术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升。

五 结 语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已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元化学习考核方面进行了 4 年的尝试和探索。已对课程内容按照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层级递进的思路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在考核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由原来的重知识理论、重结果转变为重能力素质、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模式。“n+1+1”的新考核模式从 2015 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开始试点,到目前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科技论文质量和实践创新能力较前几届学生有明显提升,在挑战杯、社会实践、实习、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但教学改革没有终点,实践创新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赵彦芳 . 从课程论文到学位论文——提升论文写作素养,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7,21(3):80-81.
[2]董彬,刘艳,徐小任,等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地理学“n+ 1+ 1”综合考试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2:174-175.
[3]孙志佳,王庆生 . 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及对策: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 [J]. 教育现代化,2016(1):104-106.
[4]张璇 . 从大学生考试作弊探究高校诚信教育 [J]. 教育现代化,2017,4(1):108-109.
[5]陈智,梁娟,谢兵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算法设计与分析》非标准化考试 [J]. 教育现代化,2016(28):70-72.
[6]张国强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J]. 教育现代化,2018,5(09):102-103.
[7]杨月元 . 浅谈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问题 [J]. 教育现代化,2018,5(49):240-241.
[8]陈文祥 . 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渐进式培养模式研究 [J]. 中国大学教学,2015,10:60-64.
[9]董彬 . 地理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 [J]. 教育现代化,2016,6(2):73-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