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校沟通的技巧与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31 10:49: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点,辅导员更是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随着时代的发展, 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化的冲击,教育成为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家庭因素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生发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开展家校沟通,了解并多方获取家庭方面的配合支持,也成为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修课。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家校沟通

      本文引用格式:郑玮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校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9):125-128.

Skills And Strategies Of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ZHENG We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ke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k, and counselors should be at forefro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mpact of complexity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open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activity. Family factors play a pivotal role as starting point of 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of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understanding and obtaining multilateral support from family has become compulsory course for counselor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or;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一 引言

       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受复杂社会关系中思想、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自我独立个性、心理意识的支配。他们的思想活跃,关注新思想、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因此, 外在的合理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1]。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异地求学,远离家乡,受地域、时空的制约,家校沟通有着诸多不便,而要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 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家校沟通,更多获取家庭方面的配合支持,也成为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家校沟通的直面性, 在高等教育阶段很难实现,很多高校学子异地求学, 有着许多的兴奋感、独立感,学习压力骤然减轻, 会倍感自由畅快,而很多家长和辅导员的联系,往往停留在新生报到之时,之后鲜有沟通和联系,只有当孩子学习、生活、个人感情等出现问题之后, 才会匆忙和辅导员沟通,以求亡羊补牢。因此,要想有效开展家校沟通,必须建立一个完备的常态沟通机制 [2]。

(一) 早期准备,建立新生资料库

       高校学生报到之后,辅导员会面临很多事务性工作,但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学生资料库。一般情况下,在新生入学家长会上,从家长处搜集获得信息较为准确、真实。辅导员在闲暇之余,要通过资料库熟知每名学生的家庭信息,如籍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学生的求学生涯等,为思政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聚焦家校沟通的一致性,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二) 拓宽途径,建立沟通纽带

       家校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针对一个学生家庭进行一对一沟通,多用于解决个别学生问题; 二是针对多个学生家庭进行一对 N 沟通,多用于解决学生间纠纷。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的普及和发展,微信、QQ 等更具时效性、开放性的工具被引入到家校沟通, 但从本质上说,单纯的文字交流,家长和辅导员彼此感受不到对方语气、表情的变化,可能会因为措辞、思维方式等差异,在主观臆测后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导致不愉快事件发生。因此,电话沟通、邀请家长来校、家访等一些传统的家校沟通途径一定不能丢。对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建议直面交流,对一些无条件的家庭,电话沟通远胜于虚拟网络交流,尤其对于一些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直面交流沟通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根源,同时,会让家长感到亲近,学生感到亲切,交流起来更流畅便捷。实践证明,直面问题,换位思考,家校沟通的针对性更强,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

三 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何种形式的沟通,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提前备好课。从本质上说,家校沟通具有双向性特点, 一方面家长能借此了解辅导员的能力、态度、责任心, 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能从中剖析窥视到学生产生问题的家庭因素。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家长信其道,必须要让家长亲其师,而其前提是,辅导员和家长沟通前,要了解事情真相,掌握事情的动态,充分备好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 行为准备:提前备好课

       在行为准备方面,一方面要穿着得体、落落大方, 交流中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对学生足够的关注,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成绩、学生工作、同学关系等都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二) 心理准备:包容差异

        在心理方面,辅导员要认可、包容、理解家长之间的差异。由于眼界、学识、性格、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家长们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面对个别沟通困难的家长,要时刻告诫自己放平心态, 以平和的态度积极沟通,最大限度地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一时沟通不了的,一是不能放弃,以免影响恶劣化,事态扩大化;二是不要急于求成,冷处理、绕圈子、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都是一些灵丹妙药;三是不能一了百了,要倾力关注事情的后续发展,以免反复和另起波澜,确保问题根除解决 [4]。

四 把握尺度,保证明确效果

       家校沟通不是禁锢学生思想,窥探学生隐私的手段,而是家校双方更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辅助工具和问题出现时的必要干预,辅导员要把握好家校沟通的尺度,确保学生人格、思想的独立性,明确家校只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决策者,家校沟通也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家、校两者间的对接。因此,在家校沟通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思考和注意的是,如何沟通,跟谁沟通,怎么沟通。

(一) 提前告知原则

       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冲动,在进行某些必要的家校沟通前要提前告知学生本人,以免引起学生反感、抵触,要让学生明白,和家长沟通不是为了告黑状,只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告知学生自己的工作要求,通过弱化自身地位来获得学生的理解、支持。提前告知,既给了学生一个缓冲, 又能为辅导员自身提供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具体情况的途径,方便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二) 做好对家长的心理开导和建议

       在沟通过程中,要提前向家长亮明态度,即沟通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协商、助力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效途径,双方目的都是解决问题, 不是让谁难堪,更不是对孩子的惩戒或蔑视。而在实践中,有极个别偏激进的家长,面对问题无法理性思考,动辄采取责骂、克扣生活费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往往激化矛盾,致使事态失控。作为辅导员要告知家长发生了什么,现在是什么后果,还要和家长一起理性看待,以免家长盲目责怪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反馈学生目前的情绪状况,是懊恼、自责,是敏感、多疑,还是无助、无奈,提醒家长注意与学生的沟通态度。例如很多家长在得知学生被骗了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着急、迷茫,一方面心疼钱被骗走,另一方面又怕孩子遭受打击出事,但由于孩子不在身边,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时,辅导员可以提出一些适当建议,如建议家长不要过分苛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宽慰,配合校方关注学生动向,帮助处理经济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帮学生走出误区困境 [5]。

(三) 必要的迂回策略

       在学生的日常事务中,会碰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此时,辅导员要有信心耐心,采取一些迂回策略,各个击破,殊途同归。如处理多个学生间的纠纷,辅导员不要轻易表态,尽量全程还原事情真相,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家长们之间平等沟通交流,自行协商解决。若家长们意见无法达成一致,辅导员可以再私下跟家长各自沟通,充分了解双方的底线后,再主持协商。

        还有,如面临家长确实存在身体等某些客观原因无法协同配合解决学生问题,辅导员可以在对学生家庭充分了解和对学生家庭结构做出充分分析后, 迂回与学生的其他家属先进行沟通,再由其将事情原委循序渐进告知给学生家长,既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也给时间让家长慢慢消化。

五  政府部门的引导和保障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机制是一项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项目,针对在联动机制构建方面遇到的各类问题,需要明确各参与者的分工,以多方位联合机制形成合力。在这一方面,很多国外经验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应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并且建立完善的政策,以推动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过程,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作为制度运行时的有效保障。因此,国家相关的职能部门需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从当前阶段的家校联动工作模式来看,由于领导者的合作意识并不突出,使得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另外,由于一些家长的个人因素,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程度不足, 故而不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无法按要求行使自身应尽的教育权利。在后续的构建环节,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明确发展要求,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确保家长能够参与到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环节当中, 在行使权利的环节可以有足够的参考依据。这样一来,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能得到有效提高,并且为家校联动平台构建贡献力量,能够早日促进工作机制的优化和完善,进入正常轨道。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工作,保障教育资金、人员的投入, 注重专项资金分配,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方都可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合理地审视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优质服务。政府部门本身具有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且教育工作本身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脱离实践展开的教育工作本身也是难以达到的目标。现代社会的高度开放性让教育变得多层次而具体化,传统的教育格局需要被打破,需要给当代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多元化文化背景,将教育的范围不断地进行延伸。从这一层面分析,地方政府也应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家校工作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保障措施来督促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发挥教育合力,同时还能够合力地调节资源和教育资金,让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模式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当然,社区内部也可以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地对这些家长进行培训,能够让家长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让孩子接受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六 学校的组织过程

       虽然家长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同等的教育地位,但相比而言,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上更加完善,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对学生展开多方位的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弄潮儿,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除了前文提到的建设途径之外,学校还应该在机制构建方面发挥组织者的角色,并且给予思政教育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现代开放环境的多维度让竞争环境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来看,高等院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多方的重视与支持,这样一来就能推动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让各项工作获得家长方面的支持。思想工作者需要正确地认识到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分工协作模式,认真地担负着不同角色在教育环节的地位和作用。例如,领导者要监督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发挥教育优势和学校内部的环境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同时,高校可以将人力资源和物力纳入高校内部的财政预算范围之内, 利用专项资金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资金和制度层面的保障,高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紧密,联动机制的构建也会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当中,让各项工作真正地迈入正轨,让机制构建有章可循,不会因为限制性条件导致计划性受到影响。从这一层面分析, 家校联动机制应该被纳入学校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当中。要想让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内部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不仅是我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内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以辅导员的角色而言,作为高等学校管理队伍和教育队伍的重要群体,同时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整个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为了调动和保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热情,学校内部需要为辅导员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这些人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工作当中,早日开辟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七 家长层面的支持和帮助

       家长在教育环节的作用应得到高度重视,现代教育关注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因此在机制的要求之下,家长本身也应该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感念,与时俱进地与学校配合展开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注重教育过程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应该体现在行为层面,全方位落实机制运行的效果。目前的家校委员会制度就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参考,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一直以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不突出, 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家长的角色定位也因此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今后的教育实践环节,如果家长可以以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就能共同建立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围绕家校联动共同机制的目标, 与学校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关系。这样,家长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一桥梁渠道了解到孩子在学校内部的学习、生活动态和心理变化情况,让家校联动机制可以真正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家长群体内部可以选出一些家长代表,及时地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让高校采纳家长的建议, 为双方的合作建立协调机制。家长委员会建立的明确优势在于为家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很多工作在开展的环节可以得到家长和学校双方的支持,让双方的合作可以在合作中不断地推进,还可以节约现有的教育资源 , 以免物质层面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当然,家长自身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态度层面要转变自身的理念,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思想层面上进行改进,这样也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具备建设性的建议。如果家长可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够掌握主流价值观, 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及时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促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有效化。

八 结语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 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推动人才发展是当今时代内在的发展要求。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也应履行好职责。早在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深化素质教育的综合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形势之下,只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才能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因此,本文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切入点,综合提出了构建家校联动工作模式的方法方式,旨在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序配合营造新的合作环境,帮助学生寻找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目标。从侧面而言,家校工作模式也可以提升高校内部的实效性,确保高校工作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为高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当然,本文只是在客观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联动机制的具体方式,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本身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需要给予关注和支持,尽早地探索高校思政教育联动机制的构建途径,将其建成与运行,从而开创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总之,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和维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高校家校沟通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对辅导员来说,是一种智慧, 也是一门需要继续探索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文迪 .“资源取向”视角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的理念与机制探索 [J]. 心理月刊 ,2019,14(20):6-8.
[2]王自伏 . 基于“互联网 +”技术的家校高效互动例谈 [J]. 教育革新 ,2019(09):12.
[3]刘海燕 .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是做好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浅析如何做民办高职院校家校沟通工作 [J]. 知识经济 ,2018(19):163+165.
[4]孙颖 , 高敏 .“3+1”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J]. 时代金融 ,2016(24):367-368.
[5]李锋涛 , 陈毓 , 仲泓宇 , 等 .“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家校沟通策略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8,5(15):227-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