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31 09:57: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等院校法学院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基础。但目前而言,我国许多高校的法学教育往往喜欢把侧重点置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及其相关技能的提升,却没有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对待,因此其教学质量往往不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也符合了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董雨涵.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20,7(98):171-173,177.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aw Education

DONG Yu-han

(Law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ABSTRACT:Law Scho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oundation of high-quality legal talents cultivation. But at present, legal education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tends to focus on inculcation of knowledge and improvement of related skills of students, does not treat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task, so teaching quality is not high. Therefore, only by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students continuously can we improv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effectively, meet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Legal education;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法治思维及其方式的重要意义,并分别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关要求,这也给我国的大学法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虽然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能够越来越重视法学教育,但是其重视程度还比较低,而且我国许多高校的法学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导致教学结果差强人意,所以在法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其相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1]。本文先阐述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其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其在高校中的教育现状以及相关解决对策,望能有效推动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 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阐述

       法律职业道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从事法律行业的个体的道德品性。具体而言,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是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以及社会性的,它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守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及伦理规范,这也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法律这一职业的崇高尊严及地位。而后者则是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和选择性的,它是法律职业者个人的品质境界、道德观念、品性及情操等充分体现[2]。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利器,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其对法律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另外,法律行业属于精英行业,所以每一个法律职业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比较大的,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其所对应的较高的道德风险。对于道德约束而言,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处理,那么道德约束自然就失去了其意义,其只能最终沦落成为一道具有随意性和任意性的精神枷锁。另一方面,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道有力屏障,同时也是道德建设能够得到保障的重要手段。但是法律作为一个道德的底线,其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绝对不可以去做的,而其他可以去做的行为只能通过其他准则去进行限制,例如公司的员工行为准则、各行业领域的职业准则等等。由此可见,法律职业个体由于其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其职业道德准则是由法律去进行规定的,例如有检察官法、律师法以及法官法等。因此,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应该用最高的道德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在以后自身的就业过程中也能够做到真正实现法律正义。

       总的来说,法律相关职业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性的社会活动,职业者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进行该活动的必要要求,同时职业者也要能够严格坚守法律至上的理念,能够主动去探索真理和维护正义。当前,许多国家都已经会以一种制定道德行为准则的方式去将法律的职业道德进行体现,比如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美国的《律师职业责任法典》等等,这也说明了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断凸显出来。

\

二 大学法学教育中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 有效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手段


       我国出名的法学专家孙晓楼先生曾经在他的书中指出法律人才一定要具备社会常识、法律道德及法律学问,才可以有效地对法律进行运用、改善,最终对其进行执行。一个比较优秀的法律人才一定要具备较高的法律道德水平,如果其不能够具备法律道德,那么他的法律学得越精,其就越会去玩弄法律,从而做一些触犯法律以及自身道德底线的事情。另一方面,从事法律行业的人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职业功能,也使得法律职业道德能够逐渐发展成为与法律知识、技能及其思维方式一样重要的一种维护法律职业的有力条件。总之, 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者必然要经过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的培养,因此,大学法学教育中在对法律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必须要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置于与法律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其体现出来[3]。

(二) 高校是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较为复杂以及漫长的过程,其作为一种养成式的教育,必须进行一种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的法学教育才能为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以及条件。而且,就大学阶段而言,大学生的心理、智力等都已经逐渐成熟化,此时对于大学生的心智的可塑空间也十分大,这也给相关高校对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条件。由此可见,高校是进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阵地。另外,包括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在内的西方国家,都是非常注重高校对法学学生进行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因此会将法律道德教育的有关课程的开展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列入自身的法律教育教学规划中。在美国的学术界中普遍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的重要培养阶段,因此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必须与大学阶段的法学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在我国,高校也是进行法律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的渠道,就高校教育而言,其具有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而且,塑造和维护社会道德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高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社会职责。因此, 高校应该能够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自身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以有效弥补我国综合性法律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法制化进程。当然,作为学生而言, 也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注重自身法律职业道德的提高,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得自己能够逐渐成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4]。

(三) 弥补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以及弊端

       当今在我国大学法学教育中,对于其职业道德方面教育是最为匮乏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法学教育中往往只侧重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并不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因此,学生个人对于法律的目标以及意义等众多问题的探索都会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引导;第二,很多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时间比较晚,因此其发展还不够成熟;第三,从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师资力量目前来看仍不能满足该教育的要求;第四,目前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都比较落后,他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法律专业知识的灌输。上述问题的存在也引发了很多的弊端,例如相关法学专业的学生在以后成为一名执法人员时,由于其自身法律意识的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致使了其在现实中的大量司法不能够独立的现象。而且其还会导致执法人员的法律职业道德的缺失、执法人员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去进行司法判断等。这些弊端都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受到严重阻碍, 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以弥补当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和弊端。

(四) 有利于培养社会法治意识

        法律职业的共同体是推动一个国家法治取得发展的强有力的力量,而其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以及法律实践都会对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一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建设受到阻碍。从古至今,人们的法治意识都未能得到一个质的提升,而且如今执法与司法当中一些腐败的不良现象也频繁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以法律至上为主的法律信仰在当今的社会公众中仍然未能被得到有效的树立。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信仰, 那其法治建设就无从而谈。所以,高等院校的法学院作为一个我国培养综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必须要深刻贯彻落实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加强社会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 进而推动我国的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我国长远发展。

三 大学法学教育中相关职业道德的教育现状

(一) 相关课程的设置具有缺陷


       从以前到现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法学教育都会比较注重对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讲解,而对学生关于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到了20世纪的初始阶段,我国才开始逐渐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去将法律道德及其伦理等相关内容引入到法学教材当中来。在律师资格考试当中,也有一些涉及到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内容,但是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在我国,对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一般都是其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以及分析能力,从而能够去解决法律的相关问题,但其在对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培养层面却没有提出一个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另外, 在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制定工作中,很多高校也没有把重心置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中,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选修课程去对待。由此可见,当前很多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足、教育过于形式化、法学专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阻碍我国法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5]。

(二) 师资的整体力量不足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法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而且许多教师都是毕业后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直接上岗,他们自身的法律理论知识虽然比较丰富, 也很擅长用自身所拥有的法律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法律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但是其自身的司法实践经验却十分匮乏。另外,法学教师之间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差异性还比较大,因此一些资深的专业法学教师仍然有待挖掘。而且,许多高校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往往都是由一些诉讼法、伦理学等教师去代课的,这些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能力并不足。最后,很多教师不能够对自身以及学生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他们只会一味地把自己置于主要的位置,如果只是让学生接受被动式的学习,那么学生的道德思想并不能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教师所进行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达不到学生道德的培养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 国家进行的司法考试不足

       国家的司法考试是法律人才能否进入法律职业领域的一道重要的门槛,也是法律人才能否充分掌握和熟悉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及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司法考试的举行仍然不足,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法律行业的要求。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律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项现代道德实践活动, 只掌握一些法律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进行书面的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可以对司法考试过分依赖。

四 如何有效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一) 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


        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其职业道德教育仍然是一种较为形式化的东西,如果得不到有效开展,那么高校要想实现培养出综合性法律人才的理想就会十分艰难。所以,相关高校必须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自身法学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并能把其当作法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去对待,而不单单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选修课程,同时这也充分符合了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 加强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我国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力量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状态,对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手段等都与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有所区别,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开展该课程。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加强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采取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的自我提升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该建设的进程和建设的力度都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三) 注重课程的合理性,并创新教学手段

        上述内容讲到,许多高校关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目前来看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因此相关高校应注重课程的合理性。许多西方的国家都具有比较久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历史,因此其相关教学经验也会较为丰富。我国许多高校在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时,一方面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西方国家的相关成功教学经验进行汲取式的借鉴,从而构建出一个系统、专业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以加强课程的合理性。另外,在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能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总结和创新,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一来课堂氛围才能够更加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够更高,这也为促进法学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的双重提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条件[6]。

\

五 结 语

       总之,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工作是具有艰巨性和长远性的,而法律职业道德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能够不断推动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建设。因此,法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必须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并能够注重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这样一来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凌云.民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18(35):42-43.
[2]阳娇娆.初探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制与社会, 2019(17):203-204.
[3]李楠.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上)——评《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134.
[4]赵呐.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19,6(93):57-58.
[5]左卫霞.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118-119.
[6]孟卿,于禄娟.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