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课程教学满意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是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学习满意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过该课程的 2019 年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利用 SPaSS19.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受益”及“教师授课能力”4 个公共因子是影响学生对该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因子分析;塔里木大学
本文引用格式: 马丽霞,黄顺举,王博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5):192-19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Ma Lixia, Huang Shunju, Wang B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rim university,aral Xinjiang)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n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ours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ct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ourism management, on account of that the course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Based on the survey date of students of Tarim University 2019 , this paper analyzed 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cours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with help of software tool SPSS19.0. We fou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at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satisfaction include special disciplines of tourism management, the teaching style on elicitation for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 the benefits, and the capac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factor analysis;Tarim University
一 引言
提高高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作为新疆战略性支柱产业,亟需高质量专门人才。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 2004 年招生以来,为新疆、兵团,特别是为南疆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注重质量及专业化,面对新的市场挑战,如何增强课程学习满意度,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综合性人才培养质量,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主要为改进授课方法,提升授课质量,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满意度调查选取学习了该课程的所有在校生,即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9 届、20 届全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共 47 人,其中汉族 41 人,少数民族 6 人;男 19 人,女 28 人。
(二)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无记名式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于2019 年 6 月 20— 25 日发放纸质问卷 47 份, 回收 47 份,调查人员当场收取,问卷有效率 100%。问卷共 24 题,分 3 部分:个人信息、课程评价维度(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师水平、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其他)、对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建议。
问卷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的满意度共设置了 20 题,分别从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师水平、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其他 6 个维度测量 [1-3]。满意度指标共设置 5 个选项、2 种方式,根据选项“非常满意 / 非常符合”“比较满意 / 比较符合”“一般满意 / 一般符合”“不太满意/ 不太符合”“非常不满意 / 非常不符合”分别值“5”“4”“3”“2”“1”, 借助 SPSS19.0 分析数据。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量表描述统计
如表 1 所示,量表数据均值在 3.68 ~ 4.38之间接近 4,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总体是比较满意的。其中,能力提升指标均值 3.68 最低,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该课程之后自身能力水平提升并不满足,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标准;教师水平指标均值为 4.38,较高。
在专业选择上,74% 的人依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4% 的人依据父母意愿或他人建议选择专业,依据就业机会及专业热门度选择均为 2%,说明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度较高。
结课方式选择上,想通过实践结课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 51%,选择论文结课占 36.3%,想过考试结课仅占 12.7%,说明同学们对该课程实践操作部分期望极高。
老师授课方式上,有 68% 的学生认为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有 25.5% 的学生认为老师理论讲解透彻但与实践脱节,3% 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基于同学在结课方式选择上对实践的偏好,说明专业课老师需要在授课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条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80% 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不足,55.3% 的学生认为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需求,36.2% 的学生认为上课教师数量不足,27.65% 认为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学习需求;23% 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需要课程组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的研究进一步结合实践需求。可见实践教学条件是亟待改进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 量表信度及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 SPSS19.0 对数据进行分 析,以Cronbach's alpha 系数检验问卷信度, 为 0.87。从表 2 看,量表删除其中任意一项后 Cronbach's alpha 值 除 一 项 略 增 大 外, 其 他 所 有 项 的Cronbach's alpha 值都会降低,表明本次调查数据有较高信度,内部一致性良好,数据有一定稳定性, 适合进行实证研究 [4-6]。
对数据进行 KMO 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从表3 可见,KMO 值为 0.642>0.5;Bartlett 球形检验显著性值 P < 0.001,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各因子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做因子分析。
(三)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的因子反映原资料中大部分信息的方法 [7]。本研究首先针对 16 个关于课程满意度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提取公共因子, 由提取因子和旋转因子得出结论,确定可解释方差的因子数,最后由载荷大量信息的公因子解释。
以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确定因子个数,本研究提取 4 个公共因子,从表 4 看, 解释了总变量62.508% 的信息,包含大多数评价指标,指标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因子旋转后, 没有影响 16 个指标的共同度,改变了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使因子更方便解释 [8]。说明将 16 个指标以 4 个公共因子解释,是可行的。
为确定 4 个公因子由哪些指标构成,对因子载荷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由表 5 旋转成分矩阵可知,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相符、课程上课时间安排、所学内容实用程度 3 个指标在公因子 1 上有较高载荷,根据实际含义,成份 1 定义为专业课程因子;课后作业难度、授课与实践结合程度、课后作业量 3 个指标在公因子 2 上有较高载荷,根据实际含义,成份 2 定义为教师授课方式因子;班级学习氛围、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于自身知识技能水平提升 2 个指标在公因子 3 上有较高载荷,根据实际含义,成份 3 定义为学生受益因子;教师对作业讲解、教师教学方式 2 个指标在公因子 4 上有较高载荷,根据实际含义,成份 4 定义为教师授课能力因子。
通过以上因子分析可知,专业课程、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受益和教师授课能力 4 个公因子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载荷看,专业课程因子旋转后贡献率为18.79%,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教师授课方式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为 17.115%。学生受益因子及教师授课能力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分别为 15.598% 和11.004%, 相对前两个因子, 影响程度较小。旋转后的 4 个公因子累计解释了原来 16 个因子62.51% 的含义,能够作为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依据。
四 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课程总体满意程度较高。各项量表数据均值趋近于 4,表明比较满意。其中学生对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符合性、本课程老师知识技能水平、课程老师布置作业及作业讲解 3 个指标满意度较高; 对通过学习本课程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每周课时量安排、教材覆盖知识范围、教学方式 4 个指标满意度相对较低,这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课程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包括: 实践教学不足,教学设备不能满足需求,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因子分析表明:可通过“专业课程”因子“教师授课方式”因子“学生受益”因子及“教师授课能力”因子 4 个公因子来解释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中专业课程因子是影响该课程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授课方式因子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学生受益因子和教师授课能力因子相对于前两个因子影响课程满意度的程度较小。
(二) 建议
(1)密切校企联系,加强专业实力。表 1 描述统计显示,能力提升指标 3.68 分,教学方式指标 3.72 分,在总体量表得分中最低,且在给出建议的同学中,认为应加强实践的同学占 90%。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又是该专业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出发,应采取具体完成该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9],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专业应与学校签约的实习基地进行深度合作,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寒暑假调研活动等紧密结合,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检验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
(2)完善教学设备,落实课程改革。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专业课程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为18.79%,是影响本课程满意度最大的因素。同时量表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周课时量指标、教材知识指标得分均为 3.72,在量表指标中得分偏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参与性较强的课程,应有充足的教学设施条件保障。
(3)加强师资力量,丰富授课方式。量表描述统计显示,有 36.8% 的同学认为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教师授课能力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为 11.004%,是影响本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师数量少,所带课程多, 容易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单一。此外,教师的授课水平以及专业素养,都是影响课程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专业教师应潜心研究专业知识和授课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授课内容应多举一些本地资源开发案例和专业时事案例,增加教学内容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五 结语
课程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和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中,“专业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受益”及“教师授课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课程教学中需针对以上因素改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国峰,毛园园 .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满意度研究 [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33(1):76-81.
[2]邱文教,赵光,雷威,等 . 高校学生对慕课认知情况与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8):87-91.
[3]杜佳明 .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D]. 东北财经大学,2018.
[4]孔露,徐晓燕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前教育学”学生课堂教学满意度提升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5):129-132.
[5]贺杰 . 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 [J]. 教育导刊,2018(10):71-76.
[6]陈明,桑小双 . 高校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认知及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5):57-64.
[7]黄清平,安显楼 .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专业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三明学院为例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39(9):154-156.
[8]邢磊, 邓明茜, 高捷 . 教学行为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某“985 工程”高校本科课程为例 [J]. 复旦教育论坛 ,2017,15(2):66-71.
[9]苏丹丹,曾云 . 关于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9,6(57):10-1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