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发展中英双语教育对中国高校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23 09:37: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们逐渐认识到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双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此,专家学者们纷纷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发展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对于高校而言,开设中英双语教育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相应,也是让国内高校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通过历年学者对中英双语教育的研究综述来作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中英双语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未来发展道路。对中英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的影响简要分析,从学术角度、经济角度和文化角度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英双语教育的影响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开展中英双语教育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育;学术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张雨涵,张洁 . 发展中英双语教育对中国高校的影响 [J]. 教育现代化,2020,7(100): 95-98.

What Are the Influences of Developing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ZHANG Yuhan, ZHANG Jie*

(Schoo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anchester Greater Manchester UK)

        Abstract: To catc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ust for many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bilingual educ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to new heights and has gradually formed an educ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  bilingual education not only broadens students' horizons and increase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graduates, but also improves the research ability and teaching lev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However, bilingual education is also a double-edged sword, and its negative effects cannot be ignored. Blindly introducing western teaching methods or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western culture is a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as well as to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Chinese teachers. The question that how to  construct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rve Chine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tter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must be clarified. Sinc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s the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s  also a  necessary step  to develop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world.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 academic influence; economic influence; cultural influence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跨文化行为的广泛扩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开始重视双语教育 [1-2]。汉英双语教育则是指将英语作为各学科的中等教学语言的教育方法 [2]。全球化趋势的不同因素对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对双语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此同时,知识社会的兴起继续创新教育政策,贸易自由化消除了经济壁垒,增加了教育服务和产品的进出口 [3]。然而,全球化对中国双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学者发现应试培训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4]。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外教带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口语的应用,这意味着中国双语教育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了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和促进全球化,研究发展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的影响是有意义的 [5]。作为回应,经过大量文献检索,本文从学术,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中国大学实施双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独特的描述。在本文的最后,作者介绍了以前文献的优缺点和研究空白。然而,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不同于中国大陆将普通话作为第一教学语言,香港的大学普遍将英语或粤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 [6]。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在本文中,中国大学一词将指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机构。

一 中英双语教育分析

       双语教育的研究与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政治情况等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开展研究,所产生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例如 Sigu an 提出的《双语教育概论》以及 Prys Jones 的《双语制度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等。在我国,双语教育最早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地高校开设双语教育的目的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为新时代培养高质量双语人才,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国际化的建设步伐。从开始的青岛、上海等试点区域,到这些地区实验效果显著,使得双语教育迅速蔓延,发展到我国的各个角落。从最开始的学前教育,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为此,我国教育学者针对双语教育发展做出总结,认为双语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双语学科教学发展到广义狭义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双语教育改革过程。

\

二 中英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中国教育部在 2001 年提出了一项鼓励双语教育的政策,要求 5% 到 10% 的英语教科书用于三年制本科教育。而在 2001 年之前,政府并不重视双语教育,导致双语材料严重短缺,双语教师素质低下,阻碍了其早期发展 [7]。后来,在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汉英双语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基于这一背景,研究者选择 2001 年以后出版的文献,调查在政策支持下,对中国重视双语教育的影响。为了扩大可靠的文献来源,研究人员还使用了滚雪球搜索的方法。根据以往的文献,中国大学发展汉英双语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影响、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

(一) 学术影响

       学术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教师的学术影响和学生的学术影响。先前的学者证明,双语教育似乎不再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而是训练他们成为精通外语和母语的学术精英 [8]。同样, 在对双语教育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双语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视野,并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中英语术语的理解。但是,在一些软学科中,例如商业和市场营销,学生被发现很难使用双语来理解相关术语 [9]。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解释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双语可能会妨碍他们对该主题的理解。国际著名双语教育学家科林 • 贝克发表《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书中将跨学科态度作为基点,内容涵盖大量有关双语教育的话题,并且专门对加拿大浸没型双语教育的课堂实践进行探讨分析。

       双语教育政策对教师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影响。许多中国大学派出国外的老师来提高他们的英语研究技能,并使他们熟悉双语课程 [2]。双语教育政策为教师提供了培训机会,使他们可以使用英语作为中介语言来教授其他课程。但是,与Feng 不同,其他学者认为,教师出国研学的项目总存在不公平 [10]。国内学者袁长青和仲伟合所编著的《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 在以往我国双语教学发展的基础上对其政策支持、历史沿革、教学内涵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对于我国高校开设双语教育有着指导意义。学者严明站在外语教育层面对国内高校开设双语教育进行研究,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探讨。

       简而言之,中国大学中的汉英双语教育的发展对师生的学术能力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双语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拓展知识面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英语教学技能 [11]。然而,关于这一主题的许多已发表的研究的普遍性是有问题的。一些学者强调,双语教育对文科学生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对理工科学生的影响 [12]。因此,对于许多较早的研究来说, 样本局限一直是严重的限制。未来应针对特定专业进行更多研究以填补空白。

(二) 经济影响

       大量研究试图说明双语教育是国际化的必然前提,有利于全球化社会双语人才的培养 [2-9]。中英双语教育有助于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双语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不仅促进我国进入国际经济市场,而且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12]。相反,一些学者认为双语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开支,政府有教师培训,教师聘用,教学设施和学习材料的高要求 [1]。当双语教育的影响力上升到国家层面,它确实推动国家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双语教育通常被视为为有影响力的中上阶层学生提供语言资源的一种方式 [13],因为中国大学的双语课程的费用确实很高 [1-5]。例如,雇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购买进口的教科书是巨大的支出。因此,对于收入水平最低的家庭,双语教育的成本给父母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这也挑战了教育普及的大趋势。

       同样,双语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像是我国学者张玉鹏发表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以及刘旺玉等人编制的《我国现行双语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中,都提及到双语教育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大学生普遍接受双语教育并且对英中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这意味着由于没有语言障碍,他们可以在西方国家找到合适的工作 [13]。高素质的双语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留在学校任教,并为大学的双语教育贡献自己的能力。许多领域都缺乏双语人才,因此双语教育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然而,一些学者指出,学生学习了半熟练的英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失去了母语的能力,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他们的母语他们的认知思维能力,甚至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 [2]。

       翁燕桁发表《美国双语教育之评价》一文, 提出效仿国外发达国家,开设双语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建设,还会对我国高校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16]。提升高校品牌形象,丰富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到校交流,促进中外合作教育计划以增加教育收入。然而,由于高额的支出,双语教育的发展也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对于个人而言, 双语可以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但其高成本特性不可忽视。

(三) 文化影响

       双语教育不仅应该被视为传播语言的有效方式,而且应该被视为丰富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 [8]。多项研究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双语教育的文化影响越来越明显[1-2]。根据先前的研究, 双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难题,并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并培养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互动和协作的能力。此外,汉英双语教育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且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16]。例如,中国学生过去对团队合作意识不高,因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在接受双语教育之后,他们将学习西方思维方法并重视协作 [17]。
但是,大学是文化传播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亚洲大学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自己语言的地位, 甚至引起了文化冲突 [18]。Feng 支持这种观点,他写道,汉英双语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确实可以简化国际交流,但同时威胁到母语的文化 [19]。此外, 由于双语教育在中国仍然没有法律地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其公民的语言技能以适应国际互动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20]。同样, 一些学者认为,许多大学生和教师只关注影响外语阅读和交流的文化因素和内容,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在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21]。因此,外语教学的文化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15]。

\

       综上所述,双语教育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拓宽了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22]。然而, 正如 Hu 所主张的那样,双语教育在中国只是高消费的产物, 其实际的文化效果还远非理想 [23]。而且,以前的研究仅仅集中在双语教育的理想效果上,而忽略了双语教育发展带来的文化冲击, 因此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4]。

三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开设汉英双语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术,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更具体地说,双语教育政策对学术能力,教育资源和投资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往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双语教育对中国政府,大学和学生的影响,大量文献相互呼应和相互批评。然而,大多数文献集中在双语教育的理想效果,忽略了其发展日益明显的弊端。因此,仍有待观察双语教育是否能逃脱成本高,标签和能产生有效的结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双语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经验总结,充实理论基础, 从而更好的实现双语教育相关理论的探索研究,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双语教育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基于我国国情,寻找适合国内高校实现国际化的双语教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Hu,G. The craze for English-medium education in China: Driving forces and looming consequences[J].English Today,2009,25(4):47-54.
[2]Feng,A.W.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 practices,policies,and concepts[M].Clevedon ; Multilingal Matters, 2007.
[3]蒋凯.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 研究的主题、进展与框架重构 [J].大学教育科学,2013(2):14-29.
[4]王小雨.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英语教育[J]. 现代交际,2016(08):183.
[5]He,A.E. 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 review of popular discourse o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2011,31(1):91-105
[6]Lin A M Y ,Man E Y F . Research 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M]// Bilingual Education. 2009.
[7]Feng A.W. Bilingualism for the minor or for the major:an evaluative analysis of parallel conception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lingualism,2005,8(6):529-551.
[8]Baker, C.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3rd ed.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1.
[9]Gao,X.S. & Wei,R. Controversie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19,22(3):267-273.
[10]Li,Zijian et 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towards quality and equity[M].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2016.
[11]周嘉晔 . 双语对比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策略 [J]. 教育现代化,2020(25):173-181.
[12]Li,M. The effectiveness of a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social science maj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18,21(8):897-912.
[13]D e M e j í a , A . - M . P o w e r , p r e s t i g e a n d bilingualis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elite bilingual education[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2002.
[14]Coulby,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J].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6,17(3):245-257.
[15]李柏,张胜,龙湘平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初探 [J]. 教育现代化,2019,6(43):120-121+128.
[16]郑英乔 . 高校中英双语教育研究 [D]. 辽宁师范大学,2008.
[17]夏晓红 . 论理工科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J]. 教育研究前沿 : 中英文版,2017,007(001):71-73.
[18]徐梦洁,夏敏,霍颖 . 高校新生双语教学实践研究——以经济地理学为例 [J]. 陕西教育(高教 ),2009(10):206.
[19]付建军,孙玉伟,董俊斌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 课双语教学研究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2014, 27(012):132-133.
[20]Stroud C . Towards a policy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2002.
[21]Tang Z ,Li Q ,Cheng F , et 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a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Bilingual Education[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Ubiquitous Computing & Education. IEEE,2009.
[22]Mills B K . Intercultural and academic transitions: A study of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and western universities[J]. Dissertations & Theses - Gradworks,2013.
[23]Zhiwei X,Cheng S . On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2009,2(4).
[24]Ma J.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Code-switching in the Bilingual Classroom of Accounting English[J]. Journal of Education & Practice,2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