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某高校大一到大三年级 711 名学生,运用大学生国际化视野量表对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整体水平在年级上呈现大一<大二<大三的趋势;在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知识维度水平上,年级层面,大一要低于大二和大三,且要低于平均水平,性别层面,男生的水平要高于女生;在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态度和思维方式水平上,从大一至大三年级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最后,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现况调查
本文引用格式:刘倩怡,江永华,倪银莹,等 .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现况调查——基于一所本科高校的实证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20,7(100):143-147.
Surve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Internationalization Vis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a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LIU Qianyi1, JIANG Yonghua2, NI Yinying3, LI Shuting3, GAO Xinyang3
〔 1.School of Medicin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School of Liberal Arts, Jiangsu University (Language and Cultural Center), Zhenjiang Jiangsu; 3.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group sampling was used to extract 711 students from the first to third grade of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investigated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in grade showed this trend: freshman < sophomore < junior; for the level of knowledge dim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freshman is lower than that of sophomores and juniors, and lower than average. In gender level, boys' lev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for the level of attitude and thinking dim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from the first year to the third grade show a gradual upward tren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status survey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国际视野是指“放眼全球,胸怀全球,立足本国,走向世界。[1]”,所谓“放眼全球”即广泛了解世界历史与文化礼仪以及国际时事,具备丰富的国际知识储备,从而能够“胸怀全球”,站在全球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尊重和包容多民族文化,同时又具有立足本国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能够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融入国际潮流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指出:“当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人员流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一所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将成为决定其在 21 世纪的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2]”教育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大学生国际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中坚力量,而当代大学生正是国际化人才诞生的主要阵地。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的现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为高校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提供参考。
二 资料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某高校在校本科生,所抽取高校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抽样方法为分层整群抽样,将在校大学生先按年级分层, 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再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构成本次调查样本。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 720 份,收回问卷 715 份,有效问卷 711 份, 收回率为 99.30%,有效率为 99.44%。
(二) 问卷设计
调查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评价。根据梁凯音、 别 敦 荣、Lourdes Tanhueco-Nepomuceno、Hüseyin Gül、胡东成、孙中有、姚福生等的文献分析 [1,3-8],结合对学生的访谈调查,并通过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结合统计分析,自制大学生国际化视野评价量表, 包含知识维度(4 个指标)、思维方式和态度(6 个指标)2 个维度共 10 个指标。详见表 1。对以上 10 个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评定为 1~5 分,最终以学生在这两个维度的总得分来衡量其国际化视野水平的高低,总分越高说明国际化视野水平越高。
(三) 统计学处理
采用 Epidata 双人多遍录入数据,对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p>0.05 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1.结构效度
对所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 为 0.916, 且 Bartlett 球 形 度 检 验 结 果 显 著(c2=5441.806,df=45,P=0.000)。 因 此 适 合 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分析,运用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 1 的因素共有两个,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碎石图,选取 2 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5.082%。详见表 2。
分析结果与预先假设理论一致,最后将大学生国际化视野量表的 10 个项目分为两个层面:知识维度层面、态度和思维方式层面。各个项目的因素载荷见表 3。
2.内容效度
对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相关情况如表4 所示,两个因素间的相关系数为 0.673,为中等程度相关,表明两因素之间既方向一致,有存在差异,不可相互替代;两个因素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8 和 0.945,呈高度相关,表明各因素与总体概念一致,且 10 个项目得分与总得分的相关系数在 0.685 ~ 0.809 之间(P<0.001),呈中高度相关,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
3.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916,知识维度、态度和思维方式两个层面的 α 系数分别为0.852,0.901,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二) 样本基本情况
问卷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在性别上,男 生 306 人(43.0%), 女 生 405 人(57.0%);在年级上,大一 215 人(30.2%),大二 238 人(33.5%),大三 258 人(36.3%);在专业上,理工类 246 人(34.6%),医学类 132 人(18.6%),经管类 184 人(25.9%),文、法、教育、艺术类149 人(21.0%)。
(三)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总得分情况分析
大 学 生 国 际 化 视 野 总 得 分 的 平 均 分 为34.68±7.782。分别基于年级、性别和专业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总得分进行差异性比较发现:在年级层面,三个年级间的得分两两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得分高于大一(P=0.009),大三得分高于大二(P=0.000),大二得分高于大一(P=0.016),大一得分最低(32.80±8.542),大三得分最高(36.36±7.578),且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得分均要低于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平均水平;而国际化视野的总得分在性别和专业层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 5。
(四) 大学生知识维度层面得分情况分析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知识维度的平均分为12.42±3.435。通过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知识维度层面的差异性比较发现:在年级层面,大三得分高于大一(P=0.02),大二得分高于大 一(P=0.014),而大二和大三的得分情况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一的得分(11.80±3.557) 低于大学生知识维度得分的平均水平,大二大三均要高于平均水平;在性别层面,男生得分(12.93±3.582)高于女生(12.03±3.271);在专业层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 6。
(五) 大学生态度和思维方式层面得分情况分析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知识维度的平均分为22.26±5.044。通过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态度和思维方式层面的差异性比较发现:在年级上,三个年级两两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得分低于大二(P=0.041),大一得分低于大三(P=0.000),大三得分高于大二(P=0.000), 其中,大三得分最高(23.58±4.760),大一最低
(21.01±5.545),且大一和大二的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而在性别和专业层面的得分情况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 7。
四 讨论
(一)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整体水平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整体水平呈阶梯式上升: 大一<大二<大三,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国际化视野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可见,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大一和大二的国际化视野水平偏低,而大三国际化视野水平较高。这可能与大一和大二年级初入大学,对个人的人生规划尚未明确,缺乏自我国际化视野培养的意识, 尚未认识到国际化视野培养的重要性有关。国际化视野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就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与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宣传教育,使其尽早意识到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在性别和专业分布上,国际化视野的整体水平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分布均衡。
(二)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知识维度水平
在知识维度层面,大一得分要低于大二和大三,且要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国际化视野的知识维度层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可能与其年龄和阅历息息相关。大一较大二和大三年级,接受的国际化知识教育更少,参加的相关国际化项目和学校相关国际活动较少,接触的国际化信息也更少,因此,其在国际化知识维度层面较大一和大三存在明显不足。在性别上,男生的国际化知识维度水平要略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较女生对于国际化信息更加感兴趣,也可能因为男生较女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压力,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问题,男生对个人的国际化培养更加重视,可能会更多地接触国际化信息。
(三)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水平
在态度和思维方式水平上,从大一到大三年级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大一和大二的水平要显著低于大三年级,且要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低年级国际化态度和思维方式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重理论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有机结合,重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通过更加直接、更加先进、大学生更易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引领大学生培养国际化态度和建设思维方式。
五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一) 学校政策层面
1.完善国际交流政策,让学生“走出去”
在当今国际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让学生走向国际已成为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国际能力最直接的有效措施,例如,世界知名国际高校杜克大学,仅在本科生中,参与出国学习的就高达 47%[9]。外出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化的教学方式与信息,拓宽学生的国际知识维度;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国际体验,帮助学生养成在国际环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学校应当丰富国际交流项目的种类,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国际交流趋势,一方面为高年级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国际交流项目,一方面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宣传教育,增加低年级国际交流项目比例,并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留学项目的奖学金资助比例等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国际项目的积极性,把学校带向更强的“国际融合”。
2.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融入全球化教育的大
环境互联网络使当今世界紧密相连,为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创造条件。国际高校拥有大量解决跨学科问题的专家和独特的装备,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培养领袖人才的主力军 [10],而当今许多国际高校均已实现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如麻省理工学院推行的开放式课程计划,截至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有近 2000 门本校授课课程以网络的形式实现全球共享,“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全球各国的教育者和学生都能从我们教师的学术活动中受益,同时也加入到一个全球范围的学习性群体中,大家一起开放、自由地进行教学知识分享与学术思想交流,并从中获益”[11],麻省理工学院前任校长 Susan Hockfield 如是说。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网上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国际高校的教学资源, 将其纳入学校相应年级和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 并依据不同年级的特点,从大一年级开始便让学生广泛接触国际化信息,贯穿学生整个大学阶段, 另通过学分认证、等级考核以及颁发证书进行资格认证等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从而不断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国际化环境中成长,深受国际化氛围的熏陶,充分学习国际先进知识理念,从而逐步成长、积累和提升自我国际化水平,丰富个人知识体系, 养成国际化的思维方式。
(二) 教师层面
1.创新教学方式,将国际化信息带进课堂
“教育观念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12],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科教师教学要求,倡导其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相关国际最新信息引进课堂教学 [13],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便养成站在国际化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国际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倡导教师积极借鉴国际高校教学经验改进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运用讨论式、引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低年级开始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我学习能力,使这些习惯与能力逐步渗透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发散性、创新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师资水平
一所学校的师资水平是影响其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因素。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学校应不断提升与加强其国际化师资水平,并高度重视和提升低年级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应积极聘请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学习科研经历的高水平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带进课堂,让学生沐浴在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然地树立国际化意识, 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视野水平;另一方面积极选派本校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参与国际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 [14],例如,仅在 1978— 1984 年之间,华中科技大学就有 300 多名教师被派遣到国外进修、学习、深造。这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国际接轨,使其在与国外教师的接触和国际教学理念的碰撞中对比、反思、发现自我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又能够提升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双语教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熏陶和教育下进一步向国际化接轨,加强国际化意识,提升国际化水平,使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梁凯音. 关于拓宽国际视野与构建国民意识问题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4):110-113.
[2]吴言荪 . 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思考 [J]. 重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0,6(01):73-76.
[3]别敦荣,齐恬雨 . 国外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动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16(07):7-13.
[4]Lourdes Tanhueco-Nepomuceno.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EAN Region:Is the HEI in the state of Becoming internationalized or Being internationalized[P].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Technology,Education,Arts,Culture and Humanity -“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s for Humanity Education in Digital Era”(STEACH 2018),2019.
[5]Hüseyin Gül,Songül Sallan Gül,Kaya E,et al. Main trends in the world of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autonomy[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none):1878-1884.
[6]胡东成 . 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A]. 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4:5.
[7]孙有中 .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J]. 中国外语 , 2016(3):1.
[8]姚福生,王磊,张志伟,等 . 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 [J]. 学术论坛,2008(01):182-186+199.
[9]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等 .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2):75- 102.
[10]别敦荣,李晓婷 . 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2):52-60.
[11]President’s Message.[EB/OL].(2010-12-05).https:// ocwmit edu/OcwWeb/web/about/president/ .
[12]裴文英 . 高校发展视野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J]. 江苏高教,2007(06):79-80.
[13]侯建华,韩文娟,王小峰,等 . 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J]. 教育现代化,2019,6(28): 29-30.
[14]“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周远清,瞿振元,等 .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 [J]. 中国高教研究,2017(04):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