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江苏某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1:25: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细化为10个层面,通过对10个层面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发现大学生对世界历史、国际文化礼仪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存在不足,且不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思维,进一步对以上指标受社会、学校政策、教师、家庭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分析,发现其主要受社会、学校政策和教师影响,且对于国际文化礼仪的了解受学校政策的影响要大于教师的影响,而在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养成上,受教师影响要大于学校政策的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刘倩怡等.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苏某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9):145-148.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 in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Qian-yi,JIANG Yong-hua,NI Yin-ying,LI Shu-ting,GAO Xin-yang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is article will be college students'level of internationalized vision elaboration to 10 levels,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10 level,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international cultural etiquett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of understanding existence insufficiency,and do not have strong international thinking,further to the above index affected by social,school policy,teachers,family degree of difference analysis,found the main affected by social,school policy and teachers,an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tiquette knowledge influenced by school policy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and on the international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school policy.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ternational vision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ternational vision level;the affecting factors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融合逐渐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也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全面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能够胸怀全球和国际一流知识结构,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本此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经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并进行总结分析,最终结合梁凯音、胡东成、姚福生、孙中有对于国际化视野的研究[1-4],将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细化为10个方面,如表1所示,通过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10个方面的差异性分析,深入探究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
 


一 调查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某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抽样方法为分层整群抽样,共抽取江苏某高校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75份,有效问卷270份,收回率为91.67%,有效率为98.18%。其中男生128人(47.4%),女生142人(52.6%),大一87人(32.2%),大二68人(25.2%),大三93人(34.4%),大四22人(8.1%)。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和专业。第二部分将国际化视野划分为10个层面,采取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学生依据自身情况针对每个层面进行自我评分,每题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分数越高,表明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越高。第三部分从社会、学校政策、教师、家庭四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十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出发,仍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将影响程度划分为“1—5”的等级程度,1分为影响程度最小,5分为影响程度最大,从而对各指标受4个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使用克隆巴赫α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评价,得出问卷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1,且每题的信度均大于0.7,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在效度方面,KMO值为0.896,Bartlett球形检验sig.=0.000,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水平。

(三)统计学处理

通过Epidata双人双遍录入问卷,对数据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将数据导入SPSS.22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所研究的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当结果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时再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当结果呈非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时,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比较,若存在显著性差异,再进行两两比较。

二 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对样本进行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呈非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遂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十个指标得分情况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值=0.000<0.05,故按照α=0.05的水准,可认为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十个指标得分情况不全相同,即各指标的得分之间存在差异性。为进一步分析哪几个指标之间存在差异性,遂进行组间差异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

指标2、指标3、指标4两两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指标1和指标3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指标1的得分(平均秩次为948.6)要高于指标3(平均秩次为709.5);指标5、指标6、指标7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指标9和指标10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指标7和指标9、指标7和指标10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指标7(平均秩次为1929.00)的得分要大于指标9(平均秩次为1649.00)、指标10(平均秩次为1624.00);指标8(平均秩次为1345.00)与其余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要低于指标9、10的得分而高于指标1的得分。

因此,可大致将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得分为5个水平。大学生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对国际文化与礼仪的了解以及站在全球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偏低,且在十个指标中呈现得分最低的趋势,呈低水平。大学生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对待国际友人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态度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的民族情怀方面做得比较好,得分情况在十个指标中呈现最高的趋势,呈高水平。大学生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了解方面呈现中等水平;而在开放接受世界文明先进成果,充分认识自身权利和义务,具备融入国际化潮流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方面的得分呈现中高等水平,在对世界历史的了解上呈现中低等水平。

(二)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比较

由上述研究发现,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水平内部构成要素中的指标2、指标3和指标4得分均偏低,为更具针对性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水平,遂对指标2、指标3和指标4的影响因素间的差异性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均呈P值<0.05,即指标2、指标3和指标4受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均不完全相同,后又进行组间的成对比较探究具体哪两个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于指标2:受学校政策和教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5),而其它各影响因素对指标2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5),且受社会影响最大(平均秩次为101027.17),受学校政策和教师的影响稍次之,受家庭影响最小(平均秩次为69015.31)。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主要取决于社会、学校政策和教师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改进政策措施,教师应加快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大学生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

对于指标3:四个影响因素对指标3的影响程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5)。影响程度比较如下:社会影响>学校政策影响>老师影响>家庭影响。可见,大学生对国际文化礼仪的了解受学校影响较大,且受学校政策的影响要大于受教师的影响,因此,在推进学校政策进步和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学校政策在促进大学生对国际文化礼仪了解方面的改革。

\

 
对于指标4:受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P值<0.05)。比较如下:社会影响>老师影响>学校政策影响>家庭影响。且四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很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养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且受教师的影响要大于学校政策的影响,这说明,教师对于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养成。

三 对大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的建议

(一)了解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势

1.学校政策方面

(1)实现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多元化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全球各所大学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5]高校应努力实现国际化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平衡,增加国际知识与国际文化等国际教育选修课程的比例,并通过学分认证、证书认定等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国际知识与国际动态,紧跟国际潮流,为融入国际化的大环境打下坚实、广泛的知识基础。如美国知名国际高校伯克利加州大学每年约开设600多门与国际教育相关的课程及80余种外语课,力求实现国际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并重。此外,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增加国际化方面的内容也是实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积极引进原版国际教材,并根据本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整编和修改,使其能够充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求,发挥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先进作用。

(2)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增进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相交换学生、互派学者讲学、国际联合办学、合作课题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互换图书资料等方式努力实现高校国际合作的广泛性、纵深性与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国际交流条件,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够不断接受国际知识的熏陶与影响,广泛了解国际信息与发展趋势。

2.教师方面

(1)丰富教学内容,将国际化信息融入教学教师在教学备案的过程中,要借鉴学习国际


高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设置,充分了解教学课程的最新国际研究成果,将与课程知识相关的国际化信息、动态和发展趋势融入教学,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专业国际知识,关注专业国际动态,将学术的研究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让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

(2)提升教师素质,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校国际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率高达80%~95%。[6]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领路人,其个人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派遣教师出国进修、教学考核、优化奖励机制等方式不断督促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将最先进的国际知识与国际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国际化发展。

(二)了解国际文化与礼仪,站在全球的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1.学校政策方面


丰富学校国际文化活动,活用留学生通过举办校园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节、国际知识竞赛等大型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国际文化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国际文化与礼仪的了解;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开设一些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共同学习的国际文化课程,创建“一帮一”国际小组,鼓励留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举办定期的国际交流会等,为在校学生与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本土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习俗礼仪与宗教信仰。

2.教师方面

(1)师资来源国际化


加大引入高素质国际教师的力度。高水平的国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将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全球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高校应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奖酬和丰富福利政策不断吸引国际教师来校参与教学工作。

(2)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国际化思维方式

打破以教材为重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7-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放下课本,以课本内容为主线通过相关国际案例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其在思维发散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养成站在全球角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习惯,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凯音.关于拓宽国际视野与构建国民意识问题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4):110-113.
[2]胡东成.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4:5.
[3]姚福生,王磊,张志伟,等.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01):182-186+199.
[4]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3):1.
[5]王安庐,房侃.国际化视野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中学生工作路径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52):107-108.
[6]“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7(4):1-15.
[7]薛韶光.“师生互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3(7):14-15.
[8]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3):37-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