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17 14:56: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航空军械技术基础”是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军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中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从政治素养、责任担当、道德观念和相关素养四个层面构建军械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针对教学内容收集和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以火炸药基本概念、猛炸药、制导技术、推进技术、弹道学基础、空空导弹火力控制等典型的知识点为例,进行思政元素分析,以达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军械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Fundamentals Of Aviation Ordnance Technology" Course

WANG Ying-chun, CHEN Feng-yun, JIANG Bing-kun, YAO Jiang-min

(Aviation Maintenance Sergeant Schoo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

ABSTRACT:"Aviation ordnance technology foundatio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ordnance  major  in  sergea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which undertakes important task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training in smooth transition from basic course to professional course. The paper constructs core value system framework of ordnance major from four aspects of political literacy, responsibility, moral concept and related literacy, and analyz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based on those in teaching contents with examples of basic concepts of explosives, explosive guidance technology, propulsion technology, basic ballistics, air-to-air missile fire control, to achieve purpos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istening things silently".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rdnance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方针[1]。2019年,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2],各大高校针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展开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比如,上海各高校展开探索“课程思政”的理念,并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焦点访谈》也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及上海其他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3];北京联合大学的李春旺等人[4],针对“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构建与实践展开探索,等等,在全国掀起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热潮。“课程思政”,具体来说就是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所有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的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5-6]。

军队院校在落实“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标下,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和士官队伍在现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提升,对士官的专业理论基础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目前正在接受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员,在若干年后会逐步成长为高级士官,成为空军战略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航空军械技术基础”是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军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任职岗位的多门课程, 与任职岗位联系紧密,是学员掌握航空军械技术的必备基础。而深入挖掘“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维护作风,养成航空军械装备维护的安全意识和规程意识。

一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核心价值体系

“思政”建设,首要问题是课程与专业的目标价值取向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通过教学实践,建立以人的发展、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性的,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价值体系,也就是所说的“思政”,就是强调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7]。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思政”建设的目标。因此,要先建立“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系。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是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根本任务,树立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理念,坚持“政治引领、价值培塑和人文熏陶”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提升”融汇共聚,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打造“有灵魂”的课堂,进一步强化军校学员践行强军目标、担当强军重任的红色基因。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航空军械机务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养成认真负责的机务工作作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掌握航空军械技术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航空弹药的组成、分类及特点, 理解航空弹道学基本知识,了解机载制导武器基本知识,熟悉航空火力控制基本原理,使学员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维护作风,养成航空军械维护的安全意识、规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部队军械技师岗位任职所需的基本专业素质。

军械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从政治素养、责任担当、道德观念和想关素养四个层面建立军械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4],分为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任务使命、军械素养、品德修养和德体美劳七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 1 军械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框架
\

二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教学内容取决于课程的任务。“航空军械技术基础”是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该层次属于任职教育。任职教育课程任务有三方面:一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工作岗位的现实要求;二是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三是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在军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属于任职基础课程,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任职岗位能力培养的桥梁。专业原理相对于专业装设备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对此,梳理该课程教学内容,重点考虑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航空军械技术基础”是门理论课程,将学生的学习概况为知识学习和规范学习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知识学习,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专业原理基础类的知识,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胜任部队工作岗位;策略性知识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重点关注学习方法的策略,目的是使学员在学会专业基础的同时,学会怎样思考,怎样学习。

二是规范学习,具体讲就是军械专业基本素养和工作作风的培养,这是个持久内化的过程。在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能形成军械专业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实质上是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对“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按照“统一教学理念、精选设计教学模块、针对性实施教学策略”的步骤进行。

统一教学理念。本课程着力培养实战化军事人才, 按照“宽基础、重应用、提能力”的思路,传授军械专业基础原理知识,同时课题组积极探索如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用科普的思维,讲述专业基础的内涵,透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弹道分析、火力控制计算视角,帮助学生树立凡事都要惟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育实事求是的人格,力争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故事性和精神性高度统一。“课程思政”最终要落脚在对士官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士官职业精神是指士官这一特定职业群体在特定的环境中所呈现出的精神境界、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强调士官要政治理想坚定、战斗精神昂扬、职业操守规范、团队意识牢靠等等。概括起来讲,这一职业群体敬业勤业精业并重、职业心理健全和职业品质高尚三方面的融合体。这些要素相互整合,形成合力,体现出士官职业精神的基本属性。

精选设计教学模块。按照打牢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应用、突出岗位任职的人才培养要求,“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围绕航空军械设备维护的工作重点,根据机载制导武器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总结其内在联系,将军械维护能力提升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分为物质基础、技术应用和作战使用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了三个模块:炸药学与火工品基础模块,介绍炸药的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炸药与火工品的相关知识,是课程学习的物质基础模块;机载武器技术模块,介绍机载武器的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等部分的基础技术知识;机载武器系统火力控制模块,介绍航空弹药内外弹道学基础理论和各种机载武器瞄准控制原理知识。按照先了解炸药学基础理论,再掌握机载武器结构组成技术,最后会分析武器系统的火力控制的培养思路,编排教学内容, 组织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针对性实施教学策略。针对理论基础、技术应用和作战使用三类模块对军械技师岗位能力生成的不同支撑作用,对各模块的教学策略提出不同要求,即“清晰简练阐述原理,直观细致普及技术,贴近实战应用装备”。
\
图 1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框架示意图

三 “航空军械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核心价值体系两个维度,以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知识和航空机务文化精神为基础,从军校学员思想意识特点、装备构造哲学理论和机务保障工作特点入手,建立“思政元素”素材库,尽可能收集和提炼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7个方面的核心价值。下面以部分典型知识点为例,来分析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1. 火炸药基本概念,其中知识点主要包括炸药发展历史,爆炸现象、分类,爆炸三要素,炸药定义、本质, 炸药化学反应的形式,炸药的分类,对炸药的基本要求,衡量炸药性质的主要标志。从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的火药入手,从炸药学的渊源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饱含对我国优秀文化自信,再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了中国的耻辱历史,从无奈屈辱的历史中萌生强军强国的信念,让学员感受到军人的使命担当,绝不会让历史重演。在讲述爆炸定义和本质时,让学员学会用“量变到质变” 辩证关系理解爆炸过程,用“因果关系”理解爆炸的特性。通过“爆炸的威力和炸药所含的能量成正比”来隐喻我们的人生“掌握知识越多、内涵越丰富,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 猛炸药,知识点主要包括猛炸药的定义、分类、使用,单质猛炸药,混合猛炸药。从近年来部队弹药库意外爆炸的事故案例入手,使学员熟悉猛炸药的特性, 认识到军械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生,培养学员安全意识与优良机务维护作风的培养,以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诺贝尔一直想研究一种威力更强、使用更方便的火药,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都没成功,甚至其弟弟和助手被当场炸死,他的哥哥受了重伤,父亲也成了残疾人,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让学员明白科研的艰难过程和牺牲精神。诺贝尔制造炸药的目的是造福人类,但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他感到非常不安,在逝世前设立了诺贝尔奖项,目的是让人类能和平共处。

3. 制导技术,主要知识点包括制导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通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来理解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制导技术也不例外。通过对制导的定义原理,引申为“方向正确,可最终达成目标;执着做事,才能尽善尽美”,也就是说, 通过不同的制导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到达目标,对于学员未来的道路也是如此。反过来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在制导的过程中出现一点偏差,那么与目标就会差之千里,也就是说凡事都要惟以求真的态度, 脚踏实地工作;以此求学,真理可明;以此做事,事业可期。

4. 推进技术,主要知识点包括导弹发动机的类型, 火箭发动机分类及工作原理和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分类及原理。首先通过探月计划、“神舟”系列载人航天等社会主义国家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增强学员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8]。通过介绍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现状,让学员了解航空发动机是制约我国航空装备发展的“心脏病”,从而激发学员刻苦学习, 强化竞争意识、钻研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优良学风和考风。

\

5. 弹道学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弹道学定义、分类,内弹道学和外弹道学。在内弹道学中,通过膛线的作用来比喻我们的认识“只有经受住压力和磨难,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在讲述弹道时,根据弹道的特点,说明“人生需要规划,更需要奋斗,起点是自己,终点是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学员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虚度光阴,人生最大的恐惧是没有方向,帮助学员找到目标,方向非常重要,不要迷失了方向。在分析外弹道时,其受重力、阻力和推理的作用,三个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改变弹道,引申为人生也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努力和各种复杂的困难、挫折等因素,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奋斗目标。

6. 空空导弹火力控制,主要知识点包括空空导弹导引、瞄准发射方式,红外型空空导弹的火力控制,雷达型空空导弹的火力控制。在介绍导引头时,首先要发现目标,对目标进行探测,通过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明探测目标的重要性。通过空空导弹发射方式,由各个机构的紧密配合,来实现空空导弹的发射,通过“革命分工不同,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和“团结就是力量”等这样的思政金句,来使学员明白其中深奥的原理[9]。

四 结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潜心教书是教员的本分,教书育人就是教员的初心,把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鼓励学员刻苦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时刻体现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更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将军械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通过在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中,来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05-03(2).
[3]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4] 李春旺,范宝祥,田沛哲.“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构建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4):1-6.
[5] 姜波,李丽君.三全育人视阈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7):257-259.
[6]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EB/OL].
[7] 余仲铭.关于将"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之刍议[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9(3):295.
[8] 李辉,李聪,张梦娇,等.大学物理与思政元素融合教育的创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8):284-285.
[9] 陈甸.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中创新理念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25):134-135+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0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