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的思政教学是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加强新时代高等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存在的困难,并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提高高校思政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黄慧霞《.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施路径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2):43-45,52.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HuANG Hui-xia
(School of Business & Law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major pla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 and undertak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s the key to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People-centered Education, with Priority to Moral Education.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s the cor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s a starting point of the curriculum of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 difficulty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urse education from teaching go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four aspects.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Internationai trade in services; Ideoiogicai and politicai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Path
一 引言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
8 月,为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要深度挖掘高校各个学科门类专业蕴含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提出要全面覆盖,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使得各学科门类专业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基于此,全国高等教育界开展了专业课程教育思政的新浪潮。
二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主要针对的不是马克思学院的思政课,而是指在高等教学中的专业课(非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道德的观念,利用专业课程所具有的特性,逐步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在国际贸易(以货物贸易为重点) 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服务贸易的实践地位逐步得到提高,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也逐渐发展起来。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国际服务贸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都是需要重点传授的内容,然而对于其蕴含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传播却明显不足, 这对于学生的思政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正在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主观意识, 容易被社会上存在的大量负面信息、负面新闻所影响,使得他们崇尚金钱至上与利益至上,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的删除更改,而是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国际服务经济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的困境
(一) 案例选择困境
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取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同时,案例的正确选取还关系到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案例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并且只能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解释,生动形象地说明相关经济学原理,又能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 [4]。将案例放到相对应的课程内容中, 而不是随意加入思政案例,这样只会背离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目标,以致弄巧成拙,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反感。
(二) 教师思政意识提高困境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间服务输入与输出的一种方式,它涉及到了多个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往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教师, 应顺应时代的变迁,主动关注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动态,从中挖掘与本课程相关的反映了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案例,并将其分享至课堂上。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课程思政的意识,在接触到的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时事新闻时,要将其恰当地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主动地、积极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始终保持课程思政的使命感。而目前的本科院校中, 许多教师本身思政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不高,很难将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意识融入到课程中。
五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探索
(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目标
就目前国际服务贸易的课程教学而言,其主要的课程目标是在掌握国际贸易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际贸易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贸易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在国际服务贸易多边体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上,对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政策进一步解剖和理解,以达到培养学生国际服务贸易经济市场分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
1.服务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早期阶段,它存在的价值并不被经济学家看重,认为服务并不产生价值。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将第三产业成为服务业,也是对服务经济研究的开始。
服务贸易区别于货物贸易的原因不在贸易本身, 而在于服务产品区别于货物产品的经济学特征。因此,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不应停留在服务贸易表层研究,而应该以服务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对于本模块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全球经济的服务化,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服务经济学的概念的演变,以及服务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和条件。在本模块的理论学习章节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经济学思想,在学习服务经济学发展史的过程中,追溯中国服务业的形成,并就目前中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进行对比,在看到中国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不足,针对现存的问题,找出其发展不足的原因,并传递中国的服务经济文化。
2.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传统的国际贸易纯理论是建立在货物贸易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服务贸易来讲,并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其存在理论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中,对于其内在动因的理论是惯性的或延伸的使用现有比较优势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的。在本模块的内容讲解过程中,涉及到了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于服务行业如何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方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服务业在世界服务业的地位,以及近几年来服务行业的变化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实现政治教育与国际服务贸易的有效融合。
3.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本模块主要涉及内容是国际服务贸易中最重要部分:《服务贸易总协定》、WTO 体制,以及各国对服务贸易的相关贸易保护政策。由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的理论特殊性即“不可贸易性”,从维护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需求出发,设立了服务贸易壁垒。针对服务贸易壁垒,给学生分享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为世界各国作出的相应的贡献。通过视频、案例等分享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美国,甚至世界各国带来的经济、政治影响,体会我国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观点的重要性。在对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中,强调我国外贸开放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整体经济的增长的拉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国的共同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努力 [5]。
(三)《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法离不开对案例的搜集和准备, 案例的选取首先要与相应的课程章节内容相结合, 否则,案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后,要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通过恰当的案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将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融入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 收集学生在案例教学后的所思、所想,整理成册, 对之后章节的案例教学进行改进。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短视频播放、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与点评,同时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 [6]。
2.翻转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提高,各种教学辅助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高校教学中。与传统的讲授不同,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讲授为主, 老师归纳、分析为辅的教学模式,就目前本科高校而言已经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也成为高校教师思考的内容。教师将专业知识原理制作成教学视频,并要求学生提前完成当前知识点的学习,针对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找到能反映该知识点的案例, 将其拿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并探究其存在的思想政治元素,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保护政策中,让学生自主分析国家在遵守世贸组织条例的同时是如何保护和补贴国内相关服务企业的;随着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占比越来越大,组织学生搜集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服务贸易占 GDP 比重的变化趋势,由此分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明显特点,把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课程知识点从点、线、面结合起来,从育德育人的高度引导学生。
(四)《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考核体系
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是希望大学生在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因此,可以从专业课程的成绩考核中以及毕业后个人专业素养的企业考评中进行考核。
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专业课程,可以对考核体系进行调整,加大过程评价体系 [7],不仅仅以考勤 + 期末卷面考试的形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多学习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国家政策,并在课堂上进行解读、举例,以提高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在期末卷面考试试题中,加入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思想、政治、道德案例,对学生思政效果进行考核。例如,针对我国 2019 年前三季度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 40228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3%,其中出口达到 14208.4 亿元,增长 9.4%,进口 26019.6 亿元,下降 0.2% 的现状,结合服务贸易
的特性,分析 2019 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主要呈现的特征以及其对世界各国国际服务贸易做出的贡献。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回答,了解学生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考察学生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现状的了解情况。
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可以通过对毕业校友聚会访谈、设置问卷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工作基地考察等方式,持续地跟踪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素养情况,掌握学生思政教学情况,并在以后的专业课中进行改进、优化课程思政教学。
六 结论
将思政因素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不仅仅是对《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积极响应与落实,还是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进程的推进,促进全社会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形成 [8]。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 ,2019-03-19.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 ,2019 年 8 月 14 日 .
[3]李陈,曲大维,孟卫军 . 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4.
[4]李羽飞,李励宇 .《管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以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为例 [J]. 科技资讯, 2019,(24):100-102.
[5]毕玉江 . 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J]. 大学教育,2019,(09):131-133.
[6]黄慧霞,李军,谢长青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52-153.
[7]王双 .“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教学途径探讨——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 [J]. 智库时代 ,2019(43):183-184.
[8]韩燕雄,李彩彩,刘中奇 .“课程思政”融入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思考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7):4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