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药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05 09:30:54 文章来源:SCI论文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Course of Pharmac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 Case Stud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ENG Li-qing, DONG Xiao-hua, SHEN Li-xia, LI Wei, WU Hai-x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Abstract:In this paper, “pharmacolog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was set as  an  example,  the mining pharmacology patriotic, integrity, dedicatio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thical, legal-education were expounde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easur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course was put into the process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the teaching system of pharmacology was explored and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o train patriotic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 Pharmac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nstruction;Medicine

一 引 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事业是与人类生命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事业,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事业的主力军、生力军,因此,追根溯源,培养有“医德” 的医务工作者,应该从大学阶段抓起。河北北方学院(西校区)作为河北省的一所重要的以医学专业为主要学科的本科学校,担负着培养冀北地区,乃至全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

医学教育素来重视“医德”教育 -“医本仁术, 德乃医本”。医学事业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伟大的事业,因此医学院校的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河北北方学院树立的药理学思政课程育人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在社会医学服务行业中,具有良好医学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是落实习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立德树人”[1]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到孙思邈的《药王经》,药理学历史源远流长,使用药物是我国医学史上必不可少的工具,药理学教学必需严肃认真地根据客观科学事实和规律实施,肩负着培养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的使命。药理学作为河北北方学院的主干课程。“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课,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指任何课程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指任何课程的教学第一主要任务都是立德树人。

\

二 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药理学是连接药学和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又是专业课。药理学涉及到的内容广泛,教学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今后医学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河北北方学院开设药理学课程的专业涉及到临床医学、护理、影像、法医、药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多个专业,授课人数每年达千人以上,是学校人数比较多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开设在大学三年级,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学校教育,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因此在药理学课程中开展思政课程建设,会事半功倍。

三 药理学课程实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公共课,学习马列主义,形式与政策、专业课和思想教育课是严重分离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没有做到专业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更没有做到教育的内化,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社会上有损“医德”的事情经常发生,医患关系复杂难以处置。任何课程的教育目标都是“立德树人”,药理学思政建设势在必行。为更好地发挥药理学课程的育人效果,基于医学类课程特点,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科学探索、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2]。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培养的疫疗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一门课都围绕“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显得更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到社会就是什么样的人才。

四 思政教育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 在教学内容中可以融合的题材

1.爱国题材融入

回顾药理学发展史,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共收载 1892 中药物,11000 余条方剂, 集我国 16 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至今仍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讲授抗疟疾药时介绍 201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她发现的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让全世界的疟疾患者受益。 屠呦呦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精神。

2.奉献题材融入

讲授糖皮质激素这一章,教案中加入糖皮质激素在非典治疗过程中的抗炎价值、阻止肺纤维化,重温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白求恩精神。缅怀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医务人员,身边的案例河北医科大学毕业生李晓红,树立同学们义无反顾投身保卫人民生命的精神。糖皮质激素又是“对立统一”的思想的教育题材,由于药物本身的特点,药理剂量发挥抗炎、抗免疫、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但同时对各个系统的不良反应也是相当多而且严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临床使用过程中药分析“利与弊”,在“非典”治疗用中,抵抗肺纤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趋利避害,合理使用药物。

3.诚信守法题材融入

讲解总论:效能、效价概念时,引入题材:2018 年长春疫苗就是使用了低效价的药物,关注事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的用药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4.禁毒题材融入 [3]

学习阿片类镇痛药,开展禁毒教育。阿片又名“鸦片”,从清末历史“鸦片战争”引入,吸食毒品的危害。大多数阿片类镇痛药重复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停药后易出现严重戒断综合征,也就是类似于“毒瘾”。药品使用不当,即为毒品。阿片类镇痛药属于精神麻醉药品所以被列入管制药品行列。社会上,被毒品毒害的青年和学生也不少,进行禁毒宣传,呼吁广大学生洁身自爱、远离毒品。

5.科学探索题材融入

偶然中的必然。在讲解青霉素时,插入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的经过。一天清晨弗莱明来到实验室,发现自己忘记盖盖儿的培养的葡萄球菌被“污染发霉”了,他没有按照常理丢弃,而是一路追求探索最终他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 素!发现青霉素虽然有偶然性,但如果不具备严谨的科研探索精神,会失之交臂。以此教育学生偶然只给又准备的人,科学研究中唯有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不仅发现药物是这样,随时关注疾病治疗 的新进展,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解平喘药时, 介绍钟南山院士最新研究成果玉屏风颗粒和太极拳 用于稳定期慢阻肺临床研究 [4]。通过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感染学生。

6.伦理学题材融入 [3]

在药理实验课中,学生会经常接触到实验动物,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倡导学生在每次实验课中,应当善待动物,比如心律失常实验要先麻药,告诫学生,心律失常时很痛苦的。在实验过程中,力图将平等、尊重、关爱的医学伦理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处死动物也要用最痛快的方式死亡。

7.专业思想教育融入

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社会需求情况,以及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方法等,培养专业兴趣,巩固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思想稳定了,才能立足本职工作,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仅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用“安慰剂效应”以此提醒学生如果患者配合治疗、情绪乐观,对药物作用会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反之,患者情绪悲观,对医务工作者不信任、甚至敌对,则会对药效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具备高超的医术,视病人安危高于一切,德艺双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8.爱党、爱国、爱校教育

积极开展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 90 周年活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爱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教育。

9.团队合作精神融入 [5]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工作都不可能由一人独自完成,像医院临床工作,不但需要医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医生、护士、检验、影像、药剂等不同科室和专业人员的相互协作,因此, 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抗幽门螺杆菌药篇章中,讲解临床常用的三联法或四联法,通过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胃黏膜保护剂,大大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强调协同作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反面教材也是比比皆是。例如,头孢羟氨苄与藿香正气水合用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头孢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能引用酒精,瑞格列奈与克拉霉素联用导致低血糖等等。教育学生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10.疫情过后的专业思想教育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大地,无数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为了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不怕牺牲、冒着传染的危险,毅然做一个最美“逆行者”。大学生亲自经历了这场浩劫,感同身受地体会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大学生日后就是社会需要的新的医务工作者,在国难当前,应该如何做到家国情怀?大学生如果明白了专业知识可以救死扶伤, 甚至可以救国的时候,他们学习医学的专业思想就会更加坚定,学好专业课的使命感就会更加浓烈, 希望大学生回归课堂时,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希望我们培养的医学人才都是专业思想坚定,可以时刻为社会所用的后备队伍。

11.疫情过后生命教育

当今社会,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体现了人们在生命立场上的困境。大学生在校园中亵渎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每天新增的死亡数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应声栽倒,无数个家庭因此陷入悲痛的阴霾。疫情期间,当面对传染性疾病,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感动着所有人。生命教育重在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普及敬畏生命、关爱健康、尊重医学规律的理念。当疫情进入新的阶段,作为有目的有规划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立足传统文化教育,“联系到当下的疫情,医护人员在面对疫情时义无反顾支援抗疫前线,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个人小义服从家国大义的内容。”杜成宪说,在对生命问题上做出决断时, 传统的伦理责任意识可以形成束缚,让人们在面临生死选择问题时慎重考虑。我们应该让大学生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从而提高他们对生命的珍视。而在理论探索角度,生命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尤其对于医学生,以后要面临生死离别,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如何做好临终关怀,如何珍爱生命,更是列在所有道德教育的第一位,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二) 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素材的方法

如何实现思政的具体做法?首先,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结合药理学课程特点和育德内涵,根据以往经验,课题组修改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中设定了育人目标“通过学习药理学,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增加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深入挖掘思政源头。第三,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比如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合理、有序、高效的教学过程是保障教学的主要渠道,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同样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考核方式合理, 切实可行,是检验药理专业课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双指标。思政改革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随堂考试和试卷考试。随堂考试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对其讨论中的道德表现进行评分。根据修改后的教学大纲,17、18 周教学周。安排为教学实践周 ,同学们参加综合实验实训,在此过程中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道德判断能力,科研探究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试卷部分,增加案例分析题,可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以及道德观问题。以往考试,单纯依靠卷面成绩,改革后考核方式增加了道德成长量化标准。

除课堂教育外,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利用好第二课堂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走出去,观摩学习社会药房、社区医院体察民情。鼓励学生参与全民用药咨询,使他们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上,培养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与学校社团、学生会组织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辩论赛”“药理知识竞赛”“公众用药知识宣教”“用药技能大赛”“参加医药行业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增进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进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

五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首先,课时问题是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药理学》课程理论课时是 36-72 学时,临床医学专业是 72 学时。药理学需要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等多方面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复杂而繁多, 如果加入教育主题,难免会减少专业课的讲授时间, 会造成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的新问题;解决措施, 充分利用“学习通”在线教学,利用教学软件,增加预习和拓展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课下时间去自学, 或者利用实验课时间,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 做到专业课和教育课的平衡。发挥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模式,扬长避短。

其次,理论和实践脱节是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在理论教育过程中,效果明显,学生都可以感化, 但是一旦到遇到具体问题时,很难做到牺牲奉献, 甚至在外界的诱惑下,比如接触到毒品成瘾性药品后,难以做到理性思考,甚至触犯法律。这就要求在整个大学期间,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做到事无巨细的关心,后勤管理和教师管理协同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做到高度自律、自我约束; 还可以发挥自我监督和同学间互相监督的职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再次,教师经验不足。专业课教育历史很长, 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经验不足,实践经验缺乏,教师需要一个培训适应的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实现“满堂灌”的形式不利于学生达到吸收的效果,因此可以建立师生共同体,采用适当的方式,选取合适的内容,使学生内化于心,师生共鸣。教师自我成长或专业的培训时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时间。

最后,师生之间的默契问题。大学专业课教师, 往往存在和同学接触时间段,对学生思想了解甚少, 甚至下课后互相不认识,这就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尤其是面对有问题学生时,不能做到针对性、个体化教育。而能做到的仅仅就是式的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提前跟辅导员和同学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状态,做到有准备地备课,上课,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提前了解授课对象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教师多关心学生,那么学生也会更加信任教师,做到师生默契,更有利于教育的实施。

困难是有的,但是克服问题的办法更多,只要教师坚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方向,明确立德树人的必然任务和要求,一定可以克服困难。总之,“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了一门新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 实质是一种课程观 [6]。因此,在重视医学知识传授的同时 , 加强课程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 实现医学基础教学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用。充分挖掘药理学课程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达到全面育人,完善医学教育体系,实现课程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道德潜质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才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义务相一致。紧紧把握“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宗旨,以“临床药物评价和合理使用”为核心,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探索《药理学》的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药理学课程建设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符合教育学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科研水平的精品课程。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专业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准确把握专业与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将其有机统一 [7-9]。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党组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Z].2017.
[2]沈赤 . 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密钥 [N]. 人民日报,2018-03-29(17).
[3]吕金燕 , 陈睿 , 黄颖,等 . 浅谈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 [J]. 教育传播 ,2019,6:170.
[4] 张丙香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20(04):52-53.
[5]杨元宵 , 姚 乐 , 郑鸣之,等 .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 的探索与实践 [J]. 浙江医学教育 , 2019,18(4):4-6.
[6]叶紫,张宁霞,刘婵娟 . 生命教育视野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 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J]. 医学争鸣 ,2018,9(2):72-75.
[7]梁爽 , 周改莲 . 虚拟仿真技术在药理学中的现状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18,5(21):129-130.
[8]张晓琴 , 刘爱明 . 基于临床思维和思政教育的医学生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以教学专题“青霉素类抗生素”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A3):239-240.
[9]张艺红 , 宋伍 , 刘文革 , 等 . 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药理学”课程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A1):250-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