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间,C 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情况备受关注,C 语言程序设计不但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足见此课程的受众范围之广,然而它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却总是差强人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针对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历经了 MOOC 的建设与应用 SPOC 的试行应用,如今将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获得了一定成效,为此本文针对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究,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SPOC;混合教学模式;C 语言程序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郝海妍 . 基于 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3):148-151.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POC in the Teaching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O Hai-yan
(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Qionghai Hain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C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not only a basic course for computer majors, but also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t shows that the course has a wide range of audiences, yet its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re always unsatisfacto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has gon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OOC and the trial application of SPOC. Nowadays,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Both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refore, this paper brief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 in C language programm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l; C language programming
一 关于 SPOC 与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概述
(一) C 语言程序设计
伴随现代先进科技的更新换代,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程序设计的地位日益重要。而 C 语言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初学者的基础课程,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理解与深入学习。当然,C 语言程序设计学好了也可进行一些高级应用软件及系统软件的设计,还可为学习者学习别的计算机语言奠定基础,例如常见的 JAVA 语言,所以 C 语言是入门初学人士的必修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水平的提升必须通过研究和探索,虽说 C 语言程序设计是基础的语言,但是其功能强大,在设计和运行代码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通过代码的查找可快速的找出程序中的漏洞,有效的提高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水平, 据以此说明 C 语言程序设计的重要性。
C 语言程序设计是目前高校、高职计算机专业与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其他理工科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例如 JAVA 语言程序设计。此类课程的显著特点便是实践性非常强,以教会学生利用编程语言编写应用程序,训练他们对程序设计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继而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与创新思维作为基本教学目标。此课程一般理论课后均会配套实践操作课,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上有着较高的主观能动性。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顺序结构和指针等内容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础,在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课堂, 教师需与学生增加互动和实践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师讲述的数组、函数和循环语句等完成相应的计算操作,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 C 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 为未来计算机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高校的专业学生,其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加上高职院校的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班级上课人数相对多,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造成教与学的效果都非常一般。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我国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应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将课堂上讲述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践课程练习出来,当学生遇见问题时,教师应具有耐心和细心的帮助学生解答, 以提高学生学习 C 语言程序设计的信心,增加学生学习C 语言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SPOC 的起源
MOOC 从兴起到进入国内的两年多的发展,其缺陷与问题逐一暴露,比如说退课率高问题、考评方式缺乏科学性问题等,这都让国内教育者再次审视它对国内高等教育的作用与挑战性,尽管有所创新有所提高,仍然不足以取代课堂教学的地位,但是如果二者能结合运用,实现相互促进,形成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针对MOOC 的各种问题,SPOC 应运而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 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其中“S”代表学生人数,一般是几十到几百人,“P”代表限制条件,对申请课程学习的学习者设定限制性申请条件,方可申请学习。综合“S”“P”这样的特点有益于学习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还让老师有剩余精力对学生作出深入了解,掌握他们的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进行。将SPOC 混合教学模式纳入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可面向全校注册高职生,把在线教学引入课堂中,不但有助于扩大优质MOOC 资源的共享范围,又可充分发挥SPOC 的集约性、限制性、小众性等线上教学特点,使得线下课堂更具吸引力,并且变得更生动与更灵活 [2]。
简而言之,SPOC 较之 MOOC 来说, 它是一种更新型、更精致、更小众的线上开放课程,不但融合了 MOOC 的优势,又弥补了 MOOC 的劣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是一种崭新的混合教学模式。
二 基于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简析
(一) 目前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的主要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 C 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其虽有理论与实验划分,但仍多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即教师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并布置上机实验任务,然后在实验课上进行上机操作来实现理论转实践的知识内化过程;虽然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上机实践活动,但其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并不能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于知识中的难易点,也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自我认为,并不是学生进行的知识反馈,也就造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后进行上机实践时并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进行应用,或较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任务;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课程效果不高的现象,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设计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不合理,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在不同的教学场所,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分开,此种课程设计方式难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课程中,由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上课时间不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复习的问题,当实践课程开始时,学生难以记忆上节课讲述的重点内容,也就难以提高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水平。因此,基于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开展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教师应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充分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课程中,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3]。
(二) 基于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设计
(1)授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并录制微视频教学,将这些课前准备的教学资源上传至 SPOC 平台中;也可以把网络上优秀教学微课视频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状态和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程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在平台上观看。
(2)学生在课前通过平台查看教师上传的课程信息或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后完成测验任务, 学生、师生间可通过互动讨论版块实现知识的交流与提问;学生观看教师上传的课程内容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发表意见,通过与教师讨论和实践的方式有效的提高平台学习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内容。
(3)教师通过 SPOC 平台收集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如任务完成情况、讨论区集中反馈的问题内容等,教师结合这些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使学生共性问题能够自主获得启发进行解决;教师对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出的结论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提高课堂质量夯实基础。
评价部分;评价不只是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教师对教学的总结,其来源不单纯是学生的课堂表现,还包括 SPOC 平台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评分, 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学生的评价对教学进行总结,进而实现更高效的课程内容优化,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升级;通过平台的统计和分析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和遇见的问题,教师根据后台的数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学生交流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为学生未来的程序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优势简析
(一) 翻转课堂的实现
SPOC 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体系为辅助的在线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线上平台服务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掌握,进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整,基于教师课程材料和信息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了反转课堂的实际作用 [4]。
(二) 因材施教的实现
SPOC 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不再由传统单一的教授为主还兼顾着引导的作用, 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都要迎合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激发实行,学生的反馈问题越多、积极性越高, 则教师课前就要准备的更加充足,进而才能突出因材施教的本质。
(三) 教学资源的充盈
线上教学平台功能的完善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努力与填充的,学生通过平台获取的知识、实验任务都是由教师精心进行选取上传的,其交流版块的提问、专题的讨论都有教师辛勤的解答与引导,课程资源的来源中还应加入专业的、知名的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的磅礴性与优质性。
(四) 评价方式的科学呈现
教学评价方式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考试,而是更加系统、细化的分段进行,并由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进行,线下由教师与学生互评构成,线上则由平台汇集学生线上活动的情况进行自动评分;扩展实验则由学生互评与组间互评构成;评价因此呈现多样化也更加具有科学性,教师从中也能收获教学调整的意见,评价因此更具成效性。
四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 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SPOC 的建设
“C 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职信息管理专业基础学科,经过多年的普及教学,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等均得到过多次的革新,可以说其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过,由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至现今的 SPOC 在线教学,其成效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 但仍会在教学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教学成效远未达到预期所想。
“C 语言程序设计”SPOC 校内在线教学其教学系统收纳了院校教学团队大量教学资源,并通过科学、合理且符合院校学生特点的方式将其进行系统化编排,按照学生在校生活习惯进行了课堂与课外的比例划分,将知识点有效穿插在系统内,同时录制了大量的符合地方特色、突出学生特点的微课, 使学生在观看时感受更加亲近与激昂。另外为了扩大系统的资源、功能等能力,将校内 SPOC 融入到“C 语言程序设计”的知名 MOOC 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教学方式的升级,扩充了教学的覆盖面与扩展性, 将平台功能向系统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将知识讨论板块实现夸区域的扩充,吸纳了更多更前沿的知识融入,另外课间模块也实现了系统化的目录细分, 且目录下又具有功能性细分、如上传下载课间、视频、习题、专题在线讨论等多种形式 [5]。
(二) 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设计
1.教师课前准备
例如“一维数组”的教学课,教师在课前应充分明确这一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将理论与实验课进行紧密的衔接与安排,如课前备课阶段不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编排,还应注重知识点难易度的划分,能自学完成的内容(一维定义、数组元素)就以课件或微视频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可通过互动答疑、或小测验的方式验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给予肯定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课前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分析与安排后编写明确的实验教学指导意见,其中要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现方向等,若涵盖特殊实验操作则要给出明确的实验步骤,对于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步骤可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并附注明确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回顾与总结。每次的实验内容应涵盖基础知识的演练、应用、扩展内容的实验三个阶段的实验目的。其基础知识的演练与应用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完成,教师可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学生实验结束后给予中肯的评价,但教师还应明确告知不足之处以便学生有明确的改进方向,其次教师还应给予优秀部分的夸奖让学生能收获信心提升积极性。扩展阶段的实验则主要应以大型实际任务为主,可进行分工、分组布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并有足够的代码量,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任务提升自己的实践思维能力、实际工作经验,切实地将所学发挥至所用,有效提升职业素养 [6]。
2.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课程要求、课程目标等的习惯,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课便能更加清楚教师所讲的内容,实现高效听课的目的。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练习内容, 其练习内容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从事任务练习,实现知识的有效巩固与掌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通过在线平台实现难点、关键环节的讨论,教师应密切关注并适时的给予宝贵引导意见,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加强。
开展实验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指导意见进行阅读,了解实验目标、实验要求,并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掌握更多的实验信息,实现知识的自主探索。在对知识进行掌握后应自主完成基础实验任务与应用,并进行任务成果的上传。扩展实验任务,学生可自行进行组队,可通过线上颁布的任务进行领取,也可将自己的扩展任务颁布出去招揽队员,也可在线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在检测学生成果时应善于发现学生任务中的不足,并对教学内容及时作出调整,以满足教学主体对知识的需求,进而确保教学主体的自主积极性得以保持 [7]。
3.课堂教学实践
“C 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与实验是教学中主要的两个环节,其学时的分配应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分配,例如:循环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问题应设置相应较多的学时,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并在简单的知识点实验课时中分出大部分给予难点知识的应用实验,确保科学合理的课时安排,进而提升与保证学生亲手实践的教学目的。
4.课后评价总结
教学环节的最后评价阶段,教师可通过线上学生的表现情况,如视频浏览情况、讨论版块活跃情况、线上任务完成情况等,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对于扩展实验,虽是小组参与共同完成的任务,但评价仍可进行,可通过组内学生互评、分配任务记录等实现团队表现的评价,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特点的不足,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安排;另外教师应对教学效果、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其总结的过程是由学生的反馈、课堂互动参与情况、实验任务完成情况、交流中掌握的学生情况、在线自主学习情况等汇集,并针对总结内容进行针对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调整,使其教学成效能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 [8]。
(三) 现有教学模式与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比
利用教学实验班进行教学,经过统计与调研可见应用 SPOC 混合教学的成效。
(1)高职生在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视频的观看率、作业完成率、线上学习参与率远远高于预期, 正常课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升。
(2)线上学习弥补了高职生的课堂学习时间的不足,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结合线上学习, 将课堂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3)学生主观能动性有了明显提高,线上学习的参与率也一直在提高。
综上来看,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既确保高职生与教师间有着充足的沟通交流,又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理念,让“填鸭式” 与“满堂灌”成为过去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教育,此外 SPOC 混合教学模式实实在在的为高职生呈现了“翻转课堂”,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也扩大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范围与受益范围。
五 总结
综上,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光靠传统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行的,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 21 世纪学生的学习需求,选用 SPOC 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尤其是高职院校基础薄弱的学生,它能根据学习者的风格习惯, 呈现多元性与开发性的特点,防止传统课堂形成的枯燥乏味,为学习者提供翻转课堂,让学习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 C 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与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成才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夏松竹 .MOOC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29-32.
[2]陈然,杨成 .SPOC 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 [J],中国远程教育, 2015(5):42-47.
[3]孟繁军,王春晖 . 基于 SPOC 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初探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5(11):131-133.
[4]徐妲,钟绍春,马相春 . 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2013(5):107-112.
[5]韩万江,张笑燕,陆天波,等 .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初探 [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38-42.
[6]范四立 , 梅阳寒 , 张良超 , 等 . 基于 SPOC 平台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9,6(08):152-154.
[7]刘智勇 , 陈婵娟 , 章文林 . 基于 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7,4(13):99-100+127.
[8]邓睿 . 基于 SPOC 模式的高校《金融学》选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J]. 时代金融 ,2020(06):129-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