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促进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教师思政的建设,并基于 OBE 理念,以应用型高校《税法》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OBE 理念;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梁红,等 . 基于 OBE 理念的应用型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以《税法》课程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4):110-112.
Exploration on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BE : the Course of "Tax Law" as an Example
LIANG Hong,XU Jing
(Management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all-round and all staf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BE, takes the course of “tax law”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 OBE concept; Curricul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一 引 言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OBE 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 缩写为 OBE) 是基于成果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目前,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中能够将 OBE 理念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机融合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比较少, 专业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结合不够, 专业课的教学没有突出体现思政思想;另一方面,即使有些专业课程体现了思政思想,但无法从 OBE 角度进行有效输出和考核。因此,有必要基于 OBE 理念对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具体探索。
二 课程思政的内涵
在探讨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之前,首先应对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思想通过专业课程的讲授传递给学生,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因此要求各门课程授课教师要同向同行,协同前进, 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三 教师思政的建设
教师职业是特殊的,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知识与道德的和谐统一,承担着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因此,进行课程思政首先要进行教师思政。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首先要以身示范,引领在先,树立自身的正能量、大格局。教师思政应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且教师思政建设先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的治学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育学生,达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3]。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对教师思政进行了具体探索。
(一) 师德风范方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教授也曾指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十六个字体现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道出了做教师的品格气度和人文精神,其精神内涵亦体现出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即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通过其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强化自身师德修养,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二) 思想导向方面
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在思想道德引领以及学科知识探索方面,对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影响。作为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根植爱国主义情怀, 把理想信念和实际行动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4,5]。
四 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以《税法》课程为例
(一) 明确教学的关键问题
OBE 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教师通过教学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教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教师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为此,教师首先需要从学习成果出发反向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要掌握哪些思政思想,通过哪些思政元素可以将思政思想与专业知识点以及学生自身感悟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对思政内容的思考和研讨中,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思政思想,从而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并有效输出和考核,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相融共进 [6]。
(二) 学生应具备的思政素养分析
OBE 教育理念下 ,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终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具备的思政素养即思政学习成果有哪些。本文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思政素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等内容,总体可以集中归纳为两个方面:(1)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等思想品德方面 ,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应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品质。
(三) 梳理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资源
只有找准思政元素与课程的结合点,明确思政元素与价值导向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充分挖掘思政资源,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实现 OBE 教育理念。以《税法》课程为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专业知识点的结合、融入的思政元素、价值导向目标四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1 所示。
(四)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拥有创新观念和鲜明个性的群体,在价值观层面,他们渴望有效指引而非被粗暴干涉,因而采取润物无声、滴水穿石式的浸润式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将思政教育内容嵌入到专业课程的传授中。
(1)可以结合故事、典型人物、影视作品等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形式采取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再现等方式将思想政治观点与恰当的知识点相结合,从而将思政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在此期间,学生没有感觉自己被“思政”,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和观念,从而避免思政教育流于形式化、表面化。
(2)鼓励学生查找搜集和专业课相关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讲述、提炼和总结思政思想,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研究。
(3)通过教学平台的投票问卷和头脑风暴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后续授课过程中加以完善,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
(五)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1、过程性考核在传统的常规练习与测验的基础上,增加政策研讨与案例操作。以《税法》课程为例,可以要求学生梳理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分析这些措施对纳税主体、对社会、对国家产生哪些有利影响,通过研讨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政策红利在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促进企业生产, 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社会消费、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投资增长等方面带来的有利影响。同时增加实务案例模拟操作环节的考核,考核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政策研讨和案例操作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规范及法律意识具有显著的作用。2、期末试卷形式的考试中可以增加或改革论述题目,让学生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结合思政思想分析税法领域的现实问题。优化后的考核方式改变了过去单纯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做法,融入了综合思考与价值引领环节,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和升华思想的能力。
五 网络平台的利用
当代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互联网 + 课程思政”是深化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网络新媒体是浸润式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利用云班课、mooc 等学习平台上传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等活动;可以将优质慕课推荐给学生; 另外,鉴于微信应用的广泛性,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思政教学资料;此外,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权威网站的最新内容发布,以《税法》课程为例,可以登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官方网站,查看政策法规的最新动向和前沿热点信息。
基于 OBE 理念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不能各行其道,而是要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真正融合,从而达成二者实质上的同向同行。这对授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对本门课程从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选择、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结果输出考核等环节都要进行精心设计。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践行教育者先受教育; 其次要明确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各项教学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关键问题并结合课程特点,梳理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资源,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明确课程思政的各项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从而构建基于 OBE 理念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2016-12-09.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J].思想理论教育, 2017(7):10-14
[3]朱喜坤 . 改革开放 40 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J]. 湖北社会科学 ,2018(12):170-173.
[4]刘鹤 , 石瑛 , 金祥雷 .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 [J]. 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62.
[5]骆郁廷,唐丽敏 .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跨越 [J].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8(12):133-142.
[6]赵春宇 . 基于 OBE 的专业与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 [J].智库时代,2019(9):127+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