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构建“六位一体五翼同辉”的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1-06-29 11:4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鲁班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建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建筑行业评判的价值标准。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开展鲁班文化研究,构建了“六位一体、五翼同辉”的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推动了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鲁班精神

本文引用格式:袁轩宇 , 等 . 构建“六位一体五翼同辉”的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以湖南城建职院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建设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3):5-8,16.

The Construction of "Six in One and Five Wings of Tonghui" Luban Culture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A Cas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of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YUAN Xuan-yu,PENG Yan-fang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Hunan)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derived from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nurtured     by the 5,000-year civilization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luban culture" bears the common spiritual pursuit of builders and embodies the value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hu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has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luban cul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practice system of "six in one, five in one", which has promote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architec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Luban culture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Ruban spirit

一 引言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劳动者,是一名大国工匠。鲁班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精美工具,创新技艺,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匠艺民俗的传承,鲁班已演化为具有传奇色彩的能工巧匠、发明家和行业神,有着“巧圣先师”“建筑鼻祖”“百工圣祖”等众多的尊称,是建造业的“祖师爷”。

二 鲁班文化的精髓与核心

       几千年来关于鲁班的著作、传说以及随处可见的鲁班祠,使得鲁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鲁班文化,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鲁班文化是以鲁班为代表的工匠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内容丰富的鲁班传说,形式多样的匠心发明,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创新进取、注重实践的鲁班精神以及追求技术“能”和“巧”的鲁班信仰,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

         鲁班文化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其核心内涵可以概述为“敬精新”三个字。“敬”是工匠应有的态度。《论语》有言“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指的是行事严肃认真不怠慢,临事专心致志不懈怠,修身恭敬谦逊不傲慢。“精”是工匠永恒的追求。“精” 代表着专注、专业、专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进不休。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有言“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说的是集毕生精力,追求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是工匠前行的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礼记 •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明创新是一种科学精神,是革故鼎新,掌握核心科技。

三 现代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

       自 2016 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来,全社会逐渐形成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使一线劳动者特别是能工巧匠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2017 年 3 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培养爱迪生,也需要培养鲁班”,为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助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早在 1987 年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就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命名 ( 国家优质工程 ), 凸显了“鲁班”是高质量的代名词。“鲁班奖”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建筑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行业质量品牌的代表。“传承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是建筑行业的思想旗帜, 成为工匠们自觉践行和追求的价值准则。

四 构建“六位一体”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

     1958 年成立的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城建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历经 60 余年的发展,被誉为湖南建设人才的摇篮和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近年来,学院以“卓越、文化、精美”新建院为奋斗目标,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鲁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构建了“六位一体、五翼同辉”的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

\

 
(一) 厚植鲁班文化育人基因

       一方面,诠释学院精神。鲁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念。基于此, 湖南城建职院在凝练鲁班文化精髓的同时,深入鲁班精神研究“明德建业、精作筑能”的校训,用培育严守规矩、爱国忠企的职业精神来诠释明德;用树立敬业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理想来诠释建业; 用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来诠释精作; 用练就过硬本领、技艺精湛的职业能力来诠释筑能。

       另一方面,开展主题教育。围绕新生入校(大一)、在读(大二)、毕业(大三)等时间节点,开展“讲好鲁班故事——传播鲁班”“争做鲁班传人——学习鲁班”和“弘扬鲁班精神——践行鲁班”等主题教育,坚持鲁班文化育人三年在校不断线教育实践。在对学生进行的鲁班文化认同度调查中显示,学生对鲁班人物的认知度达 92%,对鲁班工匠精神的认同感达 97.85%。

(二) 升级鲁班文化育人环境

       一是优化物质环境。学院组建了“鲁班文化育人” 环境规划小组,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和优化校园环境整体规划方案。打造了鲁班文化广场,在校园雕塑、建筑小品、文化长廊,楼道命名、墙体标识等方面彰显鲁班元素,系统介绍鲁班的人物故事、发明创造、历史贡献,构建沉浸式育人环境。

       二是完善制度环境。学院制定了《着力推进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鲁班文化”确定为特色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并从校园环境营造、活动平台搭建、课程系统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厚植鲁班文化基因,注重育人实效探索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式。同时编制《鲁班学子成长手册》、制定《素质学分实施细则》。

       三是营造人文环境。学院主办鲁班文化讲坛, 先后邀请了湖南大学文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向铁生博士,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西北工程总局局长林光明,澳门“金莲花”国际设计大奖邀请赛银奖获得者陈竞池校友等优秀学者、成功企业家、优秀校友来学院举办报告会,阐述鲁班文化的现实意义,鼓励在校学生争做鲁班传人。

(三) 搭建鲁班文化育人活动平台

       学院立足建筑专业特点,搭建了“鲁班技能竞赛节”,“鲁班科技创新节”“鲁班文化艺术节”等鲁班文化育人“三大节”平台,并推出了“鲁班读书月”“对话信仰·绽放青春”“讲好鲁班故事·内化鲁班精神”“建筑设计模型大赛”等二十余项具体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交互性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体现出“鲁班文化育人”的要求,逐步呈现出“活动月月有,年年循环提升”的局面。近年来,学院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颇丰,学生周立明、唐海鹏在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中荣获一等奖。“浓学风、强技能、能创新、勇突破”在学院中蔚然成风,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稳步提高。

(四) 开发鲁班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学院将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明确要求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实践课中植入鲁班文化,实现鲁班文化成长辅导三年不断。一是在文化基础课中开设鲁班文化通识课程,专题讲授“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建筑与人文”等模块;编写《鲁班文化读本》,涵盖鲁班故事、鲁班创造发明、鲁班精神内涵、学院校友鲁班奖获得者情况介绍等内容。二是结合课程思政要求, 在专业课讲授中植入鲁班文化元素,传承鲁班精神, 提升专业技能。三是素质实践课的开展结合社会实践(暑期、顶岗实训、下企业锻炼)、校内实践(工种实训、技能竞赛等)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

(五) 推进鲁班文化校企协同育人

        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研融合,拓宽育人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对准行业。依托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
(省级示范性、国家骨干职教集团),统筹规划、真诚协作,加强企业与学院之间的交流,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强化校际交流,提升办学质量,共享科研成果。二是依托企业。依托上级单位湖南建工集团, 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来院建立大师工作室,带高徒、传绝技,打造教学示范窗口,带领师生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三是融入职业。在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学院、订单班的合作办学和八大员培训的岗位对接培养中,学院注重将优秀企业文化和学生零距离就业实行有效融合。

(六) 用好鲁班文化育人的信息化评价手段

利用学院信息化平台 AIC 系统,将育人实践工作项目化嵌入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和年终工作考核。量化评价标准,注重多样化与维度化;畅通评价过程, 注重实时性与信息化;丰富评价手段,注重项目化与全程化。同时,依托《素质实践课程》将鲁班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用“素质学分”凸显“育人实效性”,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院事务获取相应素质学分,毕业时相应获取素质证书。

五 夯实“五翼同辉”的鲁班文化育人实践品牌

(一) 构建“一系一品”、五翼同辉校园文化格局


       学院五个教学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专业文化育人品牌。一是建筑工程系以房建历史发展、建筑材料创新、施工技术演变等打造“建造文化”;二是建筑系以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创新设计理念、呈现人本空间环境等打造“营造文化”;三是市政与路桥工程系以讲述路桥文化故事、赏析路·桥诗词歌赋、弘扬路·桥专业精神等打造“路桥文化”;四是管理工程系以团队精神凝念、服务理念培育、效益管理形成等打造“精益文化”;五是设备工程系以水暖电安装工艺、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打造“安装文化”。

\
 

         “五翼同辉”鲁班文化育人实践品牌,专“筑”(注)专业文化,对话鲁班“匠心”,讲好专业故事,举办专业竞赛,组建专业社团,选树专业榜样,夯实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培育专业精神,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鲁班匠心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以路·桥文化育匠心为例

       路·桥文化育“匠心”特色成长辅导,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衔接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发挥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学业(职业)辅导、实践育人等功能,彰显专业育人特色,推动系部“课程思政”改革。通过活动,起到“阶梯式”成长辅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做欣赏路桥文化的爱好者;认同职业,做专注路桥技能的学习者;献身事业,做修路架桥的合格建设者。

第一,讲好路·桥文化故事

       师生一起收集、整理路 • 桥文化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爱国主义的情怀,彰显文化自信。一是讲好中国优秀路·桥传统文化故事。辅导学生收集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从最初的独木桥到一座座造型奇特、结构科学的大桥,充分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展现古桥的悠古之风,尽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等。二是讲好中国路·桥革命文化故事。辅导学生收集展示革命年代有纪念意义的路 + 桥,比如:卢沟桥、泸定桥、钱塘江大桥、滇缅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三是讲好中国路·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辅导学生收集展示我国的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矮寨大桥、四渡河大桥、雅康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胶州湾大桥等在各类特定桥型中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四是讲好世界路·桥代表作品故事。辅导学生收集展示当代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路·桥作品。如“中国造”海外大桥十“名片”—— 槟城二桥、《中非情谊有多深,桥梁建设成果告诉你!》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二,致敬路·桥企业精神

       师生一起探寻、解读路·桥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劳育素养,为零距离适应和融入企业做好准备。一是致敬路·桥企业精神文化。通过推介中国优秀建筑企业,特别是路桥类企业如中国铁建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企业文化,让学生把路桥企业精神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融入和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二是致敬路·桥企业职业素养。通过在实习实训环节,学生在与企业相近的实训环境中,采用企业管理、团队协作、创新评教等教学管理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社会人的态度,有利于学生与企业相衔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引导和鞭策学生为实现路桥梦而努力。三是致敬路·桥企业行业标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建筑行业巨大成就背后,路·桥企业行业标杆是如何攻坚克难,创造世界路·桥建筑奇迹的,学习路·桥企业行业标杆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乐于奉献、报效祖国的榜样精神,激励广大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第三,赏析路·桥诗词歌赋

      师生一起吟诵、欣赏路·桥诗词歌赋,体味作品的情感、提升人文素质,感受文化的润力,培育美育素养。一是线上推送路·桥诗词歌赋。通过系部“路桥文化育匠心”微信公众号,由教师和学生精心推荐关于路·桥的诗词歌赋,让学生在路·桥的诗词歌赋浸润下,了解得到审美教育。在微信公众号中先后推出《师生吟诵:民族的脊梁·中国路桥》《我们走在大路上》《荣耀路桥》等优秀作品,把诗词歌赋中闪光的精神结晶挖掘出来呈现给我们的学生。二是坚持开展对话信仰,绽放青春诗词吟诵活动。通过开展对话信仰,绽放青春诗词吟诵活动等形式, 努力营造诵读古诗文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热爱中华经典诗文的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三是在专业课程融入路·桥诗词歌赋。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在学生的专业课程融入路·桥诗词歌赋。实施素质教育 , 应当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专业课融入路·桥诗词歌赋,可以增强专业课程的吸引力和审美情趣,增强教学效果。

第四,践行路·桥工匠精

        师生一起组织、参与专业技能竞赛、图片展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争做知行合一路桥人。一是大力开展路·桥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开展路·桥专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各项职业素质。先后举办市政与路桥工程系第四届路桥文化知识抢答赛、路桥建模大赛、工程检测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熟练掌握技能,锻炼了学生应对大赛的心理素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迅速成长为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和正面积极的意义。二是认真组织“寻访最美路桥 人”课余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课余时间采访“最美路桥老师”“最美路桥学子”“最美路桥校友”等 实践活动,发现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正如学院倡导的教育理念:塑造学生,成就教师,铸造品牌,“最 美路桥人”(如《湖南省建工集团劳动模范吴献丰》)以实际行动弘扬并践行着路桥企业文化精神,在奉 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激昂的路桥奉献之 歌,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三是宣传展示“身边榜样”。通过探寻梦想、展示事迹、树立榜样等方式,宣传展示学生“身边榜样”。先后推出了《最美笔记达人——蔡志鹏》《弘扬劳动精神,从扫“一屋” 开始》《我们不止一个人在战斗》《勤学苦练是青年 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专升本优秀学子》《顶岗实习是青年学生练就本领的 “大熔炉》等文章展示我系优秀师生代表,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奋进的参照系。同时,动员同学们能够 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在全系范围内形成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气氛。

六 建设成效

       一是建设特色明显。在传承鲁班文化基因,坚定行业文化自信方面有很好的导向性,湖南城建职院毕业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建院人”烙印;在依托行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遵循成长规律方面,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在“六位一体,五翼同辉”、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方面有着明显的系统性;在师生知行合一、行企普遍认可、社会反响良好方面有着明显的实效性。

       二是主要成绩突出。近三年,在鲁班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下,学院教师先后立项《精益文化育“鲁班匠心”》《路·桥文化育“匠心”特色成长辅导》等多个省级德育项目;鲁班文化育人案例入选《湖南省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近三年,在国家、省技能竞赛中共获一二三等奖 100 余项。一个系部获评湖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立项为湖南省卓越高职院。

       三是社会反响良好。据麦可思对我院历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反馈,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呈现较高质量、螺旋上升的态势。各大权威媒体纷纷对我院鲁班文化育人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湖南日报》先后以“弘扬鲁班文化 培育工匠精神——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建设”和“传承鲁班文化基因,坚定行业文化自信”为题,对我院鲁班文化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报道和推介;2019 年5 月我院课题组成员还应邀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首届建设行业文化论坛并以鲁班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作主题交流发言。

参考文献

[1]李明弟, 鹿晓阳, 孟令君, 等. 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26(05):512-515.
[2]王君毅 . 基于和谐理念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J]. 职教论坛 ,2011(23):27-28.
[3]邱智云 , 王君毅 . 科技与人文并重 培养建筑湘军 [N]. 湖南日报 ,2006-11-18.
[4]杨世洲 , 李辉 , 颜凌云 . 弘扬鲁班文化促建筑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64-65.
[5]宋守君 , 韩锋 . 鲁班精神对建筑类高校办学育人的启示 [J]. 山东高等教育 ,2014,2(12):82-88.
[6]王慧 . 鲁班文化在高职建筑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252-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