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Agricultural Master Workstation in Fishery Development Field
——Tak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Tao, YIN Shao-wu, ZHANG Kai, JI Jie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professional degree of fishery development is typical application-oriented major, and talents should have high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so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alent training process. Establishment of postgraduates workstation provides good platform for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fishery development, but it is worthy to consider how to maximize benefits of workstation. The paper summarizes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agricultural master workstation in field of fishery development in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Fishery development; Workst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master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通过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1-2]。从而多方面的保证教学工作的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生工作站融合了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市场等要素,以合力的方式实现研究生的培养[3]。研究生工作站作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示范基地, 在基地建设上纳入我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中,成为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4]。对于渔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各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共建工作站的实践中,逐步构建成了有利于长期运行的机构和管理制度,包括机构设置、管理机构例会制度、工作站项目与创新项目一体化机制、权益量化分享机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互动机制、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项目化管理与考核制度、督导制等,并付诸示范点实践。目前渔业发展是是南京师范大学唯一的一个农业专业型硕士学位,该学位点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和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拥有国家长江珍稀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长江特色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河蟹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色水产育种与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农业发展研究院等共享平台。充分具备开展农业(渔业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措施。目前,该学位点拥有10个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均有研究生到站开展科研工作,且每个工作站均可不同程度地满足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实践和科研需求,不仅能覆盖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方案要求,而且还能满足水产养殖专业及水生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其中多数工作站和我校水产学科老师均有项目合作,涉及的国家和省级项目数总数为10多项。
由于渔业发展专业学位属于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够有效促进其效果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以及我省多所相关高校的渔业发展专业都十分重视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和建设,并各自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作出有效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其成为学生实践教学和科研探究甚至求职就业的稳定场所。然而,目前我校研究生工作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在产学研各环节协调、整体效益发挥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实际的教学过程。因此,急需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探讨,寻求解决办法,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渔业发展专业的实践和创新体系,形成高校和工作站合作共赢的机制,促进渔业的全面发展。
前期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和渔业发展专业学位负责老师以及课程教学老师分别赴上海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渔业发展专业培养方案的调研工作,学到了很多本领域较先进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渔业发展农业硕士工作站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 工作站以项目为抓手培养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
我校渔业发展农业硕士工作站旨在以“创新创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抓手, 帮助解决专业建设中及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战略发展的相关问题,逐步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促进学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之间的用工与就业(含顶岗实习)、技术应用推广、技术工种培训与教师实践、信息交流与实习管理,培养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增强学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我校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选的研究课题紧紧围绕江苏渔业科技需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题目。从而能够有效发挥江苏地域的实际特点,并能够充分保证研究题目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并能服务于渔业、渔村、渔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全方位的精准化服务与研究,切实为江苏渔业的产业发展与创新变革提供基本的条件支撑。但在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扩大渔业科技的辐射范围与技术效能,提高渔业的科技水平和技术的创新工作,也鼓励研究生在与基地研究内容相关方向自由探索、创新,还充分利用基地设备和平台优势吸引研究生自带课题到基地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先进理念,促进学术思想和研究项目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和毕业职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工作站设站单位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以课题项目作支撑、工作站为载体的长效创新运行模式,全方位促进渔业的发展。
二 选择能够与高校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培养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
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各有优势,如高校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齐全的研发设备、较好的研发场所等优势;而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养殖基地建设、产业需求方面的把握等略胜一筹。因此,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通过对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在权衡利弊后,普遍认为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合作能够使双方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有效促进人才的全方面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5]。所以就积极采用高校与企业或科研所合作的形式。近年来,我校与科研院所或企业建立的研究生工作站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我校在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建站4年以来,培养博士、硕士20余名,发表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10余件。3名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专业硕士论文。7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此外,培养的研究生还获得“农业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首届江苏省研究生智慧农业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和“首届江苏省水产中青年科学家学术论坛论文三等奖”等。2018年与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获得国家级水产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GS-02-001-2018)。2019年与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项目《河川沙塘鳢良种选育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同时工作站还为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提供实验场所和示范基地。如进站导师指导本科生获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总而言之,工作站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领域、先进齐备的实验器材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的优势,并在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联合工作站生产基地进行研发试验,一方面带动了工作站研发队伍的建设,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提供了有效的发展作用,能够使他们在不断的研究与思考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工作站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其今后的应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满足现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并在实现该专业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促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研究生人才日后的发展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三 工作站促进研究生与社会融合
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条件,锻炼研究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培育研究生集体合作能力,锻炼合作中的沟通能力,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6]。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模式凸显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工程型和实践型特色,使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产生直观认知,更加直观形象的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从而可以使研究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并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真正实现实践活动对学生专业能力素质提升的基本作用,有利于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由于考虑到现代企业的招聘需求,大多都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不断摸索。所以为了能够培养更具有专业能力与素质的研究生人才,就应当积极促进研究生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发展融合。而在上述提到的发展优势的存在下, 从学生毕业到踏入企业行列时,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融入企业,更快的发挥专业特长,减少企业培养成本。高校通过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推进企业科技工作与高校先进技术的高效融合,助理企业加速升级发展。如我校对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的学制和学分进行了改革,学制由原来的2年改成了3年,能充分保证学生在工作站的科研和实践时间及成效。举行了多次本学科的前沿讲座,内容涵盖了水产动物育种、营养、病害等前沿领域,能够为学生打造专业学术交流的环境氛围,并借此机会让他们在倾听别人思维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据调查分析,超过80%的研究生就业及后续的工作发展显著受到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影响。学校通过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辟了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7]。因此,为了能够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也为了能够切实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工作站的建立过程中, 需要促进研究生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才可以有效完成培养任务与目标,实现产学融合的专业新型态势。
四 加强工作站制度建设
众所周知,制度建设在任何项目的推进发展过程中都能够占有重要地位,并可为其提供一定的行为导向作用。而我校为了确保研究生工作站的健康有效运行, 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实施管理办法》等。设站单位也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设站单位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先后出台了《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禄口基地生产管理制度及日常规定》、《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禄口基地水产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实验室规章制度》、《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生实习生管理办法》、《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站研究生奖励制度》等文件,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使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为工作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从而确保工作站的稳步向前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现阶段对于渔业专项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学院专门成立专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研究生领导、专业学位点负责人、校内导师、行业兼职导师、专业学位秘书组成。按照《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基地的专业研究生实践。而这通过不断完善实践工作的统筹安排与调配,确保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方案中明确指出有关学校开展此活动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将方案内容妥善安排清楚,从而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为了调动进站研究生和进站导师的积极性,设站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免费食宿、报销研究生所有校企往返交通费用、提供必备的体育运动设施及场地、每月提供生活津贴等。同时南京师范大学为研究生团队及其导师进站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如: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作为研究生实习学分计算,导师进站工作计算工作量,对在站优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的各种评优活动中给予优先考虑。并参照《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基地) 实施与管理办法》给予政策和经费资助。以上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得校地联合培养和基地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培养水平也更上一个台阶,为实践基地的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并能够从根本上为专业人才提供有效保障与精神支撑,以此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为其全心投入科研实践活动而建立有利的发展条件。
五 今后努力的方向
为了能够更加积极响应我国渔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我校建立了系统的渔业发展农业硕士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站、科研实践模式等培养制度,不仅有利于学生到校企共建的实践平台进行产品中试生产、现场应用等实践训练;而且学生作为教师科研项目的主要力量,要到现场进行应用实践。这样一来, 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才能,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实践能力,能够使自身的专业条件获得更有效的进步与发展,以此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保障条件。而对于学校来说,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 也能够从实际上满足当代高校对于渔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与目标。并可以在科研活动与培养方案的逐渐实行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态势,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做出显著贡献。我校自建立渔业发展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名研究生获得了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和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并能够为渔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作出有利贡献。此外,专业研究生参与的《黄颡鱼繁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荣获第七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但同时也发现了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① 在工作站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强调校内导师、实践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三位一体”的培养协作,并通过加强师生之间沟通联络,建立发展更为密切的交流体系,从而在学生遇到问题或阻碍时,能够通过教师的及时指导,而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解决方案,这就有利于研究生工作站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进一步提升培养实效,满足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②强化内外协作,增强工作站科技竞争力。并通过定期开展多方交流共享谈论会的形式,为工作站的日常发展汲取更多专业人士的理论精神,以此扩大交流合作,实现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技术人才的基本目标。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国内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从而为自己的专业才能汇入新鲜的流淌血液,满足新时代渔业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③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许多有关渔业发展的科技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这也对硕士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工作站在依据实践需求的情况下,加大专业设备与资金成本的投入, 才能够保证工作站的自身优势,有利于为研究生提供更有利的进步环境。而除此之外,也应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设立开放型课题,并引导研究生开展实践创新,以此为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六 结语
总之,渔业发展农业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支持。而新常态下,要建设好设施完备、效果良好并长期稳定、能够形成双赢局面的研究生工作站,需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在符合现代渔业发展的目标态势下,为研究生硕士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此实现创新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除此之外, 还应当针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局势,不断改革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运行机制。并通过不断改善工作站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实现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培养等基本目标与要求。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经得起考验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外实践教育与科研基地。并以此满足渔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共同为促进渔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除此之外,渔业发展农业硕士实践基地的有序运行,也能够有助于健全完善能够持续研发和有效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体制机制,从而可以在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发展背景下,逐步形成省市与地方水产科技力量大联合、大协作、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格局。有利于适应现代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高我国水产科技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逐步达到以水产科技推动我国养殖业发展、增加养殖业的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29.
[2]吴鹏,徐乐中,沈耀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3:86-88.
[3]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8-72.
[4]沈金荣,雷凯.当前中国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2-96.
[5]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等.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2):19-22.
[6]张明伟,任京成,李蛟,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亚太教育,2016:235.
宋永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及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