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法学专业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7 10:58: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顺应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等要素的变革与发展、创新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互联网+”的理念,顺应了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要求。在法学专业教学中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就要尝试不同的创新方法和手段,通过构建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MOOC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更好地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并服务于法学专业课堂,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法学;混合式教学;创新;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徐轶博.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法学专业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3):141-14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in Law Major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XU Yi-bo

(Humanities and Law Colleg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Abstract: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is a new teaching mode that is adap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edia under the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conditions,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It embodies the concept of“Internet plus”and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based reform of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aw major,we should try different innovative methods and means,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deep learning field integrating context,interaction,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to enhance students'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cultivate innovative spirit,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and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The innovation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needs to be tested in practice.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excellent legal talents,how to realiz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MOOC teaching mode,and how to better apply the“online”and“offline”hybrid teaching mode to the law professional classroom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opic.

Key words:network environment;law;hybrid teaching;innovation;application

2018年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使师生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思维,实现能力素质的拓展,以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金课建设”“慕课堂建设”“微课建设”等一系列创新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建设也应运而生。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严格的论证与实践检验,要想在法学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混合式的教学,激发课堂活力与动力,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至关重要。

— 新形势下法学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的高度发展推高了对师生教与学的双重要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教学资源不断优化与更新,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如何教”,更要关注“如何促进学”,如何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让大量枯燥而又繁琐的法条和案例活起来,让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和记忆,这是对法学专业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而对于学生来说,面对网络上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如何去伪存真,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让学习更有成效,如何跟上新的学习方式调整的步伐,都是他们将要面临的挑战。

(二)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催生教学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几十年来,人们对于其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置可否,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推陈出新,原有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和现阶段的发展环境不相适应了,特别是国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后,对各类法律人才的培养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现阶段国家对全方位法律人才的发展需求。各行各业都在向专业化、精英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上升为复合型或者应用型的专业化、精英化的法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各类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也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调整自身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目标,采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着力打造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各项法学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法律人才。

\

 
二 网络环境下实行创新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的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

1.分解教学目标

混合式教学要求细化分解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去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将理论联系运用到实际案例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最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则是培养思维与能力。

2.创新教学形式

采用“线上”+“线下”两种途径,通过线上讲解理论知识,线下查找问题并进行实践活动,结合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组织、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性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3.细化教学设计

采用混合式教学,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过程设计,将师生互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引入到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头脑风暴,在讨论中、互动中掌握理论的深层含义并寻求解决实际案例的路径和方法。

(二)网络环境下推行混合式教学是应时之选

现阶段的教学手段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与黑板式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绝大多数高校在目前阶段,已完成了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基本建设,包括上课全程采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或Internet网络传输、下载;课后辅导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学校的网络资源、机房等,实现教学资料上网查询等等。网络的普及拓展了法学课程的教学路径选择,更广泛深入的采用网络技术,利用课程平台,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法学知识探讨和学习,真正实现让知识“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互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在法学课堂中的应用。

(三)混合式教学迎合了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实现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优势互补,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去,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参与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线上”的教学作为教学的必备活动,不单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线下”的教学是针对问题有重点答惑解疑,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重构法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而不仅仅是线上教学内容的平移照搬。无论从提高学生的对法学理论的认知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完善法学课程体系、提高法学教学实效都十分有裨益。混合式教学强调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实践参与能力,切实解决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实践性不强、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表达能力不强等的问题。这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

三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在法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


法学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极大的惰性和功利性,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为了考试而进行学习,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我们的传统教学,改变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一使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法学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出现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而不仅仅是参与者[2]。通过在线课程设计,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和在线作业等,真正突出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法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构与革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人,而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完成,需要依赖于学生的参与和配合。

(二)建设符合法科学生学习特点的在线课程

开展混合式教学就是希望把传统的课堂中讲授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通过微视频上线的形式进行前移,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从而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3],由此可见,线上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预先建设一个适合法学专业学生前置学习的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才能顺利开展。而对于线上资源建设,看似对于非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教师来说是存在困难的,但仔细研究和学习之后发现这种困难并非不可克服。因为对某些教学资源的需求来说,并不一定都要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只要进行简单的屏幕录制加讲授,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剩下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时间投入的问题,比如如何把这个课程的每一教学环节设计好,需要对以前的课件进行一些修改,需要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需要录制和编辑微视频,需要给知识点设定学习目标并开发一些配套的练习题目等等。同时线上课程的设计也要符合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通过“法条”+“解析”+“习题”的模式,或者“案例”+“分析”的模式,或者其他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设计适合法科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法学专业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重点是教学设计,课前需要先推送自学预习内容;若准备实行翻转课堂,需提前布置翻转题目,并确定分组安排,仍需做好引导工作,教师作为引导人的角色不能丢;课后推送复习总结等。课堂互动是教学的关键。法学专业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而是希望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活动内容要尽量具体,描述更为详细,分别明确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同时突出设计意图。实践证明,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加好感度。

其次,突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要在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不同交互策略。教学活动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有来也有往的互动,在混合式教学中在线的互动要与课堂交流融合在一起。

再次,教师在交互过程中要注入情感因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要及时反馈,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同时再抛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和学习。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在线学习和提问,在课堂上主要进行问题解决和分享,在实施这一过程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分工,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发言与分享,随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再提问,特别是针对法学案例分析与法学辩论,需要不断的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与反思——解决与思考这一教学过程。

(四)开展多元化的法学教学过程评价与考察

1.实现实时测评


混合式教学改变了过去仅依靠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实现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实时测评。在开展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完成深度学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借助平台提供的学生数据统计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学生的学习记录等。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教学测评不应该只局限于最终的考试,应该从关注考试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反馈学习效果

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课堂中,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比如线上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或者其他小程序开展一些在线小测试等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测试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这些反馈,让教学的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但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也让教师教得明明白白[4-7]。

\

 


3.激发学习动力

如果我们把线上线下的这些小测试的结果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那么这些测试活动还会具有学习激励的功能。为了拿到高分,学生需要认真完成每一个小测试,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其实,学习这件事既要关注过程也要关注结果,甚至我们应该对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毕竟扎扎实实的过程才是最可靠的评价依据,这比通过一次考试就判断学生学习的好坏要全面得多。而对于学生来说,把时间花在平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是他们乐于看到的[8-9]。


\
 
四 结论

课堂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授课老师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究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在法学的课程改革中,如何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选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参与方式组织师生的课堂互动,如何落实翻转课堂、开展法律诊所式教学,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创新法学专业的授课方法,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淑清,闫秋实,张汉霄.“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
(12):78-80.
[2]葛生生.混合式教学中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以中国大学慕课课程“走进数字媒体”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2):47-48.
[3]韩俊平,花艳丽.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0):91-94.
[4]曾书卉.“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06):89-90.
[5]赵秀春,高天一,葛平淑,等.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重构与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9(10):68-69.
[6]侯志才.关于慕课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A5):200-202.
[7]惠晶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2):150-152.
[8]单陆冬栋.线上线下一体化开展“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3+15.
[9]陈大伟.线上教学中的坚守与改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4):67-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