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笔者以《探析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和策略》为课题,从职业素养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与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探究了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质理论;职业素养;必要性;意义;现状;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林溪.探析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和策略[J].教育现代化,2020,7(47):108-111.
Explor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Humanistic Quality Theory
LIN Xi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Guangxi)
Abstract:Based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theory,strengthening the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so that students form a correct view of job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the author in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quality to strengthen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strategy“as the subject,from professional quality related concept analysis,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en the necess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quality to streng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an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d deep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explor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quality strategy to strengthe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the author representative personal advice is given.
Key words:Humanistic quality theory;Professional quality;Necessity;Meaning;The status quo;Strategy
一 职业素养相关概念解析
职业素养主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人只有高学历、高智商,但是其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素养,那么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一般来讲,职业素养教育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行为习惯[1]。教育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信念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念那么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迷失方向。我们常说的职业信念一般包含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但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去看待人和事。“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之一,而爱岗敬业则是“工匠精神”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二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在保障高职学生享有基本教育权力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达成的共识。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在校期间不仅应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为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做出努力。事实上,虽然政府加大了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投资力度,高职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与过去相比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却依然重要。与高校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很多时候都会被社会人所忽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部分高职学生个人素质较差,给高职学生群体抹黑,让那些习惯于以偏概全的人降低了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对当前的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质疑[2]。毫无疑问,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出人才,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作用,既要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做好专业知识教育,同时更应该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促进高职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也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与过去不同,当前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时并不会让他们直接上岗,然后让工人师傅带着他们一块学习,而是为这些“新人”提供专门的培养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增加企业的发展成本。如果这些学生确定职业道德素养,那么就很难对企业产生归属感,频繁地“跳槽”现象就不可避免,不但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在浪费这些高职学生已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职业素养所囊括的内容比较多。竞争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就是说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并不总是面临竞争,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一些学生都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偷奸耍滑、弄虚作假,不但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也促使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总是对他人有浓浓的戒备心理,不利于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企业人文环境。所以,无论是从学生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从学生今后的发展需求来看,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所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的趋势,同时根本学生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两手抓”,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要想将一个人培养成才,首先应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只是教授给他们文化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走上歪路,沦为“歪才”。人文素质理论指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是评价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者已经达到的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评价他们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尺。“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句调侃式的网络用语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甚至成为他们追名逐利的“指导性思想”。而人文主义就是要帮助人们消除这种思想,把拜金主义彻底打败,使社会人逐渐向追求精神文化方向转变,而不至于沦为一个个金钱的奴隶。高职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教书是基础,而育人也是重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同样需要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为他们提供教育指导,所以教师必须要学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人文素质的魅力。与单纯地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同,基于人文素质理论下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更能取得理想的培养效果,同时也更能深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这是因为,人文素质理论就是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而服务的。高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也有拜金主义思想,总是想着如何赚钱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好日常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懈奋斗。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高能力、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推动力,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争抢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培养人才、吸收人才并将他们的聪明才智转化为生产力的现象将仍然持续下去。不可否认,不仅是高职学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些高校本科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所以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可以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更不是要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相反,我们更是要加强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甚至会影响到国际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改革使整个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认可则是高职院校同样应该努力的方向。一般来讲,评价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低需要借助于一些条件才能实现,但是评价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却非常的容易,因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就可以得到体现。所以,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想消除部分社会群体对高职学生的偏见,其就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先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然后再教授给他们知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也应该对自己合理定位,既不能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不应该放松自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决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多看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提高自身未来发展竞争力而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与过去相比,现代中华儿女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但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而烦恼,同时还有享受各种权力的机会,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抛弃我们礼仪之邦的身份,而是要将这份美誉传承和发展下去。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将中国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么他们就不能真正地成才。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同样是历史和新时代赋予给高职教育的神圣使命,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当前,有些高职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只知道一味地享受社会资源但是却不想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同样也是高职职业素养教育失败的外在表现。针对高职学生的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要利用人文素质理论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仅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开展了很多类型的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总的来讲,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首先,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在校期间的唯一任务就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至于其它的内容则可有可无。这就相当于是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未能形成统一,使得人文教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其次,高职院校未能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乏有效的指引。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负责相关事务,同时还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体系的指引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还有就是职业素养培养活动中未融入人文素质理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其关注的是人们心灵的自我感悟和对人们灵魂的熏陶。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融入人文素质理论,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除此以外,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未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不能有效提升。
五 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基于人文素质理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不但有利于增强职业素养培养有效性,帮助学生认清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可以深化高职教育的意义,提高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竞争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还要处理好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确保教育的方向性。职业素养培养关乎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必须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坚定不移地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和教师都应该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当然,必须要遵循人文素质理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发挥就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认识
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认识,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带给他们学习的压力。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所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表现,能够显露出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以及道德修养等。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既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定差异性,所以教师既要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人文素质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而职业素养则与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有很大的关系。高职院校也在发展双创教育,学生作为接受双创教育的主体更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使他们始终以自己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充满着工作的热情。
(二)构建更完整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必然需要教师和学生有信心和决心,愿意为做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做出努力。为了对教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学校首先应该构建更为完整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一方面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和意义,让整个教育体系更规范化、有序化。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做好市场调研,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活动
为了使学生重视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除了要严格要求教师以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阵职业素养培养热潮。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要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来看,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而如果将其进行引申则可以发现,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珊.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41):348-349.
[2]刘瑜,吕淑萍.论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探讨--以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7):329-332.
[3]李卫东.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4(03):78-80.
[4]高燕,潘巍巍.广东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调查研究及对策--以广东省两所高职院校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5).
[5]张丽芳.三位一体,构建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6,6(24):85-86.
[6]谭庆龙,尹孝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6(4):191-192.
[7]徐燕秋.“合规则性”之启承: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20(02):59-62.
[8]孙玉锦,李明蓉,陈慧,等.培养高职学生科研素养的路径探究--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01):110-112.
[9]孙锋申,高慧,屈淑萍,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三融四改”培育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2):293.
[10]杨蔚.推行企业6S管理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J].科技风,2020(05):209.
[11]覃章成.我国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思考--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论文和当当网出版物的实证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1):55-63.
[12]王海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究[J].经济师,2020(02):180-181.
[13]武娜.泛在高职教育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2):223.
[14]郭梦蝶.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J].现代交际,2020(03):45-46.
[15]刘文学,吴蕊,刘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才智,2019(35):168.
[16]涂智勇.基于“职业生涯”课程实施高职生人文教育浅探[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4):17-18.
[17]姚春燕.人文素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新西部,2019(33):147+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