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被高速发达的网络所颠覆和改变,因此作为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高等院校,也必须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掌握大学的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也能提高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更加能提高他们参与实践和培养实践能力的积极性。本文就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实验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大学教育;创新型;综合人才;创新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褚衍丽,陈超.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4):20-23.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der Information Background
CHU Yan-li,CHEN Chao(Correspondence Autho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ejiang Zhoushan)
ABSTRACT: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people's life style in modern society has been subverted and changed by high-speed developed network.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novate and reform education mode in combination with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era to train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the country.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classroom better,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pply theory to practice,increase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practice and cultivate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nnovative experiment teaching under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Information age;College education;Innovative;Comprehensive talents;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随着我国科技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人们无论是外出旅游、消费购物甚至专业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因此我国大学阶段的高校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改变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的创新改革[1]。虽然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无论是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们的专业理论学习效果都还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在这些成果面前,仍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亟需提高的。在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都对高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务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突出新课改的要求,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创新实验教学去打开他们的创新思路,调动他们进行专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兴趣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2]。
一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内容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相关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相应管理方法、原则和流程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财力、人员及物资等因素展开合理而科学的协调、组织及管理工作,营造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得以协调,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及正常化,从而为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场所及秩序保证,使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综合提高。在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其工作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考务及课务等日常教学事务的处理、合理分配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教材订购及学籍管理等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务管理工作是将教学条件、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教学工作要素顺利连接的枢纽。因此,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必须围绕创新实验教学来改变、设计。
二在大学进行创新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们夯实专业理论知识
虽然我们国家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提倡我们的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但是由于大学阶段的专业比较多,尤其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点也比较多,不可避免的是大学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时还是会延续传统教学的方式,不断的给学生们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强制灌输,这就导致大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降低,尤其还有一些需要不断背诵的理论知识,学生们更加是一种很想要逃避的心理,课后也不愿意复习,总是到马上要考试了,临时抱佛脚才开始进行突击式的复习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复习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3]。
而创新实验教学,就可以很好的避开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窘境,通过创新实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课堂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会不自觉的进行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操作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复习过程,一遍一遍的反复实验就是对他们理论知识的一个反复强化的过程,尤其在一些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个检视,会让他们更加清楚自己薄弱的环节,有利于他们可以针对性的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大学阶段的教学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不同的,大学阶段的教学主要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所以大学阶段的教育不可以盲目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如果培养出的人才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真才实干,那么不仅会耽误他们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尤其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是需要真才实学的,是需要有实干精神的。创新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广大学生们通过反复的实验操作,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通过不断的实验操作,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把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论证的同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思考,加入一些自己创意,通过实验就会增加他们进行专业创新的信心,由此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
任何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需要学生们具有很好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今时代任何职业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发展更加是需要集体的智慧。所以大学阶段的教育,必须要对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培养和加强。在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自己操作实验去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也能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比如在创新实验教学中,当学生们对某一项知识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假设,如何使导师和组员了解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可以共同进行创新实验的论证,他们就会自主的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几次的沟通和尝试,就会潜移默化的提高他们的有效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
信息化主要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电子化形式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网络化已逐渐发展成为基本现状,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新型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息环境正逐步构成。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对象上都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然而,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所限,在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务管理工作和时代发展不能形成良好适应,不仅限制了信息化发展步伐,同时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都造成了严重阻碍作用。因此,必须在对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使之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服务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三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同时具有教育性科学性、信息性和连续性特征,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既要坚持相关管理规范,又要将以人为本理念牢记心中。因此,教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追求不断创新
然而在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工作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性。由于教务管理工作范围极为宽广,很多高校在权责划分上不够明确,对教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造成阻碍。
2.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性。在高校中更注重教学、科研内容,对教务管理人员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导致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相对缺乏,从而造成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不利于创新性管理工作的开展。
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严重阻碍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有力手段,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可以对教学工作中规范性管理发挥重大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极为滞后,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阻碍。
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过于守成,更注重形式主义,与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已不能有效适应。因此,必须对教务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对高校管理内外条件进行改善,加强教务管理人员激励性管理机制建设,促使管理机制转变为实效型、自主型和服务型。同时,作为开展教务管理工作的主体,高素质管理队伍的构建是当务之急。在管理队伍中,要打破传统以文科管理人员为主体的队伍构建模式,适当引人理工科管理人才,在业务流程再造思想指导下构建新型教务管理模式,对目前分离的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等进行整合,促使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 在大学进行创新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创新实验教学的优势,进行个性化培养
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经过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在心智已经逐渐成熟,虽然他们很多人是共同学习同一种专业,但是由于他们已经成年,并且心智逐渐成熟,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利用创新实验教学的优势,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的不同个性,进行小组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的展开实验教学。比如有的学生很活泼开朗、胆子也比较大,但是做事情容易毛毛躁躁,那么大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给他搭配一些性格比较沉稳、做事情比较谨慎的学生,让他们组成小团队互相学习,性格上的互补,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便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6]。
(二) 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创新设计,自主探究学习
任何专业的教学,都是要以学生为主导的,尤其大学教师更加要避免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由很多大胆的假设和想象开始的,所以大学教师要多角度的去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实验设计,鼓励他们去进行大胆的假设,然后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进行实验的论证和自主探究学习。在过去传统的实验教学下,通常都是大学教师准备好实验道具和材料,也拟好了实验要论证的题目,让学生们观看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模仿的实验,这种方式虽然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但是缺乏了对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利用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就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实验创新设计,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假设大胆的提出来,然后自由的进行组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能让他们迸发出更多火花,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7]。
(三)学校加大对创新实验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大学开展创新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大学专业教师的全身心的投入,也需要学校的支持和鼓励,因为任何学科的实验,都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场地的,因此我国的各个大学院校的领导,首先一定要重视创新实验教学,其次设立专门鼓励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资金,这样学校的大力支持会促进大学教师进行创新实验教学的信心,有了资金和实验设备、材料、场地等资源,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也会被激发,这样更加利于创新实验教学的开展[8]。
(四)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建立一定的规矩,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奖惩机制,用来鼓励创新实验教学的开展。奖罚分明,也能督促大学教师对自己专业能力进行时刻的提升,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如果教师不及时对自己教学能力进行提高,就会影响专业知识的授课情况[9]。
(五)提高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视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对教务管理工作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提高管理工作质量意识。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能力及管理水平可以更为充分地通过教务管理工作质量表现出来。如很多学生在对高校进行选择时,都是借助于网络进行学校详细信息的了解,而网页建设的好坏及建设水平将是高校整体形象的直接反映。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对管理质量的提高给予足够重视,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实现教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学校教务管理和外界之间的有机协调,保证管理工作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自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在高等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关于人才的需求给予了无可取代的支持与保障。高校教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是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建设,对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加强重视,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加强党性建设,树立良好学风
学风指学校内求学和治学的风气。这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高校教师要树立和养成终身学习、广泛学习、深人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深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人研究国内外形势,深人调查研究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广泛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知识,老老实实做学问,扎扎实实探讨和研究问题,在学风、教风上不搞浮夸,不哗众取宠,不刻意“标新立异",不脱离党的思想理论另搞一套。学生来高校学习,实验学习要学好,要放下架子,安下心来,扎实学习,坚决防止和杜绝“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低;拿得起,放不下”等陋习。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高校学风浓不浓,正不正,关键在内部管理,只有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校风,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而健全学风管理制度,严格学习纪律,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生进人高校后,要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提出学习要求,严明学习纪律,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促进学生角色的迅速转换;学习中间,要从严执行高校学习、出勤和生活纪律;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学生管理全过程,增强学生党性修养,组织开展情趣高雅的支部和班级活动,丰富校园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大力的进行教育改革,也鼓励各大院校进行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但是在课程教学方面,我国的大学教师们仍然要时刻严格的要求自己,尤其在教学方式方面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创新。创新实验教学具有众多的优势,是最符合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教学方式之一,所以大学教师们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通过自己在课下业余时间的大量学习和资料的查询,去提升自己的创新实验教学水平,让学生们可以在大学期间得到最全面的综合培养,让他们早日成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陆静,刘仁臣.基于创新实验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67-268.
[2]刘海霞,盖磊,赵培刚.创新性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9(10):82-85+91.
[3]吴翼.对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8):30-31.
[4]迟鑫.基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袁哲,蔡印,牛立刚.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8,21(03):145-148.
[6]武栎楠,杨昌海,张召.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8(09):44-46.
[7]兰宇婷.基于创新实验的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践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李沅,蔡伟杰,谭凤芝,曹亚峰,刘兆丽,汪源浩.构建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8,46(01):189-191.
[9]包建荣,姜斌,刘超,栾慎吉.应用型本科电子类创新实验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34):2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