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从高校辅导员的演变历程来看,教育性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属性,辅导员的基本角色是教育者。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担当。现如今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性掩盖了辅导员的基本属性定位,许多高校辅导员存在角色定位偏差、工作热情低迷和工作思路模糊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当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担当起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服务者等角色。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明确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改革的重点任务,确定教育引导优先原则,配合优化管理服务,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本文提出辅导员工作必须秉承“德育首位”理念,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工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重心;思想教育;德育首位
本文引用格式:王学武,韩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37):107-109+141.
Discussion of Colleg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and Work Reform in New Era
WANG Xue-wu,HAN B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nan Shandong)
ABSTRACT:From evolution perspective of college counselors,educator is basic work attribute of counselors with basic role of education.College counselo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teachers,mainly engag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especially in moral education.In today’s actual work,work complex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covers their basic attribute positioning.Many college counselors have problems of role positioning deviation,work enthusiasm downturn and work thinking fuzzy.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ir role orientation correctly,play ro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organizer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administrators of student affairs,guides of learning and life,and service providers of healthy growth.Starting from practical work,this paper defines key tasks of counselor work reform in new era,determines priority principle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coordinates with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services,and guarantees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era.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ounselor work should adhere to concept of"moral education first",carry on education,management,guidance and service of students effectively,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unselor;Work focus;Ideologic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first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之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明确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根本是当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线[1]。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工作在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观念、工作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多样化的影响,许多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的管理中缺乏思想交流,重制度轻管束思想引导,重学校的发展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明明在行动上已经触犯规则,但在思想上仍然认识不够。要改变这种以管理者为中心,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高校辅导员就必须秉承“德育首位”理念[2],使高校辅导员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明确思想引导的优先工作原则。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呈现严重“错位性”现象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并且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引领,坚持教育为主的日常管理工作是辅导员的职责职能所在[3]。
随着高校扩招趋势的不断加强,目前各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长期繁杂的行政工作容易导致工作重心发生偏离,也由此导致辅导员工作出现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错位”现象,对辅导员的核心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了影响,这也成为制约辅导员队伍稳定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思想认识高度不够而犯下错误的案例时有发生,小至考试作弊触犯道德准则及学校规章制度,大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虽然学生们对考试作弊的危害和带来的后果心知肚明,而且学校做了相关的警示性教育和考前承诺书,但长期以来各高校重制度轻管束思想引导,学生们没有形成一个自愿遵守规则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如果考试作弊只是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在国家重大国事期间发表不实言论就已经触犯法律。以2019年6月份在我国青岛举行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为例,本次峰会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盛事,峰会的召开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为此国家针对峰会的维稳工作做出了全方位的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支持这一国家盛事。据了解,在峰会的前期准备期间,仍然有部分高校大学生针对峰会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给国家的网络安全部门制造了麻烦,损害了学校的的声誉并造成了恶劣影响。
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或许只是特例,但这也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错位性”,辅导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他们的主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潜心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学生群体的新特点以及学生思想动态的新变化,也不能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进行创新思想教育,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工作的“多重性”或成根本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角色”日益增多,显示出明显的“多重性”。由于高校扩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工作强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工作领域也在不断的延深,形成以思政教育为主导的工作演变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等多为一体的综合角色。对于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工作要求感到明显的“力不从心”,进而衍生出“辅而不导”、“工作繁琐”等一系列问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工作目标革新工作迫在眉睫。
《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对于这一目标,大多数高校仍在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均已纳入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范畴,涉及工作量之大、范围之广使得辅导员已逐渐演变为“全职辅导员”。因此工作的“多重性”与“教育性”的核心地位因冗杂的行政工作而慢慢的变得偏离中心,思想教育工作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正确处理辅导员工作“双重性”的关系[4],保证“教育性”核心地位是当下高校辅导员以及各大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
三 强化“教育性”的解决措施
教育性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性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不断丰富其工作内容,并没有改变其工作的基本性质[5]。高校辅导员一直承担着培养人的重要教育职责,教育性始终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性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日常教育教学辅助管理工作,部分高校甚至将繁琐的教学辅助管理工作全权移交辅导员,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急剧上升,精力被琐事分散,往往忽略了其教育的本质,也就导致“错位”现象的发生,那么如何妥善解决此类问题?
(一)强化认识,找准定位
无论是起初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还是后来的专职政工人员,虽然他们存在和发展在于思想政治的需要,但从事的基本工作依然是教育工作,是为了教育和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具有一定思想政治水平的大学生。既然辅导员的工作本质是教育,那么辅导员就是教育者,现如今辅导员工作的“错位”现象所导致的团体稳定性差,辅导员角色不明,权责不清,正一步步蚕食着辅导员这类“教育者”团体。因此,要想快速改善这一现状,我们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强化认识,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主线,并以此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简要的说,辅导员从事的就是教育工作,无论辅导员的职能如何演变,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首先就是“德育首位”。
(二)将思政教育“频次”作为重要考核标准
工作考核对辅导员的履职情况具有鉴定、激励和导向作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具体考核内容是从已制定岗位职责出发,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涵盖的范围制定。毫无疑问,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然明确了工作中的重点,辅导员工作考核就应围绕这一工作重心制定标准,例如可以将辅导员每周或者每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次数以及教育内容作为首要考核标准,将其作为工作效果的先决条件;亦可通过积分制加重思想教育类活动项目的积分,以此来鼓励辅导员老师在不影响大体工作的前提下,多开展践行思想教育类的活动项目。如此的工作考核标准能很好地反映高校辅导员对工作首要职责的履行情况,同时从考核的具体内容也能看出工作内容的主次。
(三)设立长期“兼职辅导员”辅助管理
现阶段,辅导员工作出现“错位”现象,部分辅导员主责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冗杂的行政工作消耗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断地压缩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间。因此为了使辅导员能够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解放辅导员们花费在冗杂政务上面的时间,如此,设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辅助管理岗,协助辅导员处理冗杂的行政工作,将辅导员的精力解放出来,更多的面向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聘设“兼职辅导员”,公开面向学校硕士和博士群体招收具有管理能力和政务能力的人才,辅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协助其做好日常的政务工作,减轻辅导员的压力与负担。同时,“兼职辅导员”岗位的设立,能够为有志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优秀硕博士研究生提供珍贵的实践机会,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四)优化职能角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辅导员队伍
1.辅导员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的优点进一步扩大,把学生的一些所谓的“缺点”引导到对的地方,变成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重青年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智力创造。
2.建立更加全面合理的优秀学生评价体系。辅导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只看成绩,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个人品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建立合理的综合而全面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人。
3.在新时代中,辅导员工作开展要集导演、对话者、伙伴、心灵导师多种角色为一身,更多地对青年大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引导,改变以往一味向下输出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追求,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充满教育性的管理恰同具有教育性的教学,都属于教育,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庞杂而忽略其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求的思想教育要求;不能因为管理和服务事务的显现,而掩盖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角色[6-7]。一名高校辅导员,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也应该是优秀的教育性管理者和教育性服务者。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同时从根本上找准定位、优化加强思想教育建设,才能更好地专注学生的成材、成长过程,为国家输送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鑫德.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06):8-10.
[2]杨延红,左红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四个重心[J].江苏高教,2012(01):125-126.
[3]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224-228.
[4]宋美娴,苏亚玲.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重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4):92-93+100.
[5]王信.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研究述要和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03):99-101.
[6]王文燕,张海川.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2):15-17.
[7]方玥,王安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0):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