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思维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网抓鱼”式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4:53: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思维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两者相结合的“网抓鱼”式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同步给出对应的思维导图,起到网的作用,既能整体呈现整节课的脉络,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幻灯片知识点所在的知识体系位置,又能将每个知识点生动形象的用多媒体来呈现,在思维训练基础上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抓住每个知识点即“鱼”,此方法可推广应用于任何多媒体授课的课程。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思维教学;多媒体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贾宏燕,李震梅,孙霞,等.思维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网抓鱼”式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40):185-187+197.

"Net Catching Fish"Teaching Mode Discuss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hinking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JIA Hong-yan(Correspondent Author),Li Zhen-mei,SUN Xia,ZHOU Hui

(School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Shandong)

ABSTRACT:With example of simul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this paper explor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net catching fish"teaching mode combining them.During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ss,corresponding synchronous thought map plays the role of network,can present whole course context,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knowledge system position of knowledge point in slide clearly,and show each knowledge point vividly with multimedia.On the basis of thinking training,it can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course content and grasp each knowledge point of"fish",which can be applied for any multimedia course.

KEY WORDS: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Thinking teaching;Multimedia teachi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工程科学、电气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基础课,是后续深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模电涉及内容较多,体系复杂,很多学生称为“魔电”,因此有效合理地课堂教育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一线的教学经历及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思维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网抓鱼”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寻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 教学中的“鱼”

教学中的“鱼”指多媒体呈现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水中的鱼相似,量多、独立分割、节奏快。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目前高校的教学逐渐地由传统教育模式过渡到信息教育模式,由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众多优点,在课堂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点信息量大、章节多体系复杂,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更好地呈现电路结构和功能,一个知识点就涉及20多页幻灯片,比如:仅仅为了讲解一个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以我校高等教育出版社李震梅老师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1.3节的内容为例,为了更好的呈现二极管基本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和型号选择、分析方法及应用授课课件就用了近30页幻灯片,虽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生动清晰,但每幅幻灯片呈现的信息量有限,翻屏频繁,节奏太快,学生易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容易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另一方面学生面前只能呈现一张幻灯片,每页独成一体,学生往往感觉知识点零乱,使得整节课脉络不清,难以形成整节课的系统整体结构,知道卖力拉车,但是车在什么位置,往何处去却往往云里雾里茫然不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二 教学中的“网”

教学过程中的‘网’是指思维教学,即以提高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将思维技能与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利用思维技能来理解所学的学科,将所学学科知识放在思维框架当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思维的训练,二是思考工具的应用即思维导图[1]。

(一)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对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理性思维的训练是常见的思维训练方法。学习和思维不是独立无关的两件事,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同时也学习思维本身,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力不应只在一知识的传授而疏忽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该积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练习学生思维技能,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意识地用一些思维框架去思考,比如:通过完成各章节知识点的提炼和各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振荡电路如何起振到最后稳幅输出过程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已学习的器件和放大电路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70年代提出的一种革命性的大脑思维管理工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实用性辅助思维工具[2]。思维导图始于有一个主题,继而提取关键词,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导向和记录,勾画出思维过程,并对彼此间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分类,逐步建立一个有序的发散思维图,加强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三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 能够将概念和过程反应全面,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治疗,特别是这门课的抽象能力比较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的枯燥,学生在理解上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加上模型和挂图等的应用,也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并且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学生还是难以接受,不能够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涉及到PN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多子的扩散、少子的漂移、复合),用传统的方法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笔者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扩散、漂移、复合过程动画演示在银幕上,学生一看茅塞顿开,即刻了解了PN结的形成过程,知晓了PN结的单向导电性的原由。

(二)图文声像并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能够让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的形象化,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学生在理解上也能够顺畅,比如教师在讲解三极管工作状态(放大、截止、饱和)在线测试判断方法时,可以事先用摄像机把对三极管工作状态示范测试判断过程摄制好,配上讲解,制成短片,然后在多媒体教室播放给学生观看,整个视频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万用表的使用,也有测试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测试判断的结果都非常的明确: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或零偏,集电结反偏;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或零偏。还有引申的结论:放大状态——C极与E极之间的等效电阻线性可变,相当于一只可变电阻,电阻的大小受基极电流大小的控制。基极电流大,C极与E极间的等效电阻小,反之则大。截止状态——C极与E极之间等效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饱和状态——C极与E极之间等效电阻很小,相当于短路;采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们记忆深刻,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个技能,并且还充分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进一步的实践当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进行电路等方面的学习的时候,虽然表面看似平静,但是实际上正在发生着质和量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在学生面前进行适当的展示,学生的兴趣点有时候仅仅停留在电路的输出结果上,对于实际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不清楚,这就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如果教师在实际的应用中采取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将复杂的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更加的形象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便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设计和应用,对于学生本科目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提高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充分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多媒体教学与思维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够忽视传统课程的优势,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克服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涉及一些公式的推导,在进行这类内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使用板书的形式,鞥能够将板书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公式和推导过程,对于理论教学的部门,教师要充分地备课,对于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进行精确地把握,从而在利用多媒体的时候能够控制教学的进度,对于一些重要概念和定义的学习,教师应该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在ppt中的案例、表格、动画、视频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边看一遍解释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另外,一些重点问题的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知识的消化,从而能够保证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除此之外,可以加入一些理论知识的习题讲解,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加强后期实践中的运用。

(二)提高ppt制作的质量

教师在制作ppt的时候,一定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将教材的重难点能够明确,教学目的也要清楚,ppt的设计要做到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形象,这样能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利用计算机在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处理的时候,要能够对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重要内容的时候还能够加强对之前内容的回忆,丰富教学的内容,从而大大地增加信息量。另外,ppt的制作要有特点,有个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格式,还需要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能够不断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网抓鱼”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导图能够地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不断地扩展知识点,学生的思维锻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且让学生对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也有了回忆和巩固,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网抓鱼”教学模式

“网抓鱼”教学模式是利用思维教学这张网,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训练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全面系统、有效深入地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各知识模块[4]。

\
 


思维导图的脉络结构可以梳理全部知识点形成知识树,清晰地洞察各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使得知识全面且系统,实现课程总体体系化(如图1所示)章节内容脉络化(如图2所示)。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同步按序板书本节课思维导图,既能整体呈现整节课的脉络思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幻灯片知识点所在的知识体系位置,又能将每个知识点生动形象的用多媒体来呈现[3]。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的锻炼,针对具体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理解同时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两者相得益彰(如图3所示)。因此教学中先铺网后抓鱼,这样先整体后部分由大到小的思维逻辑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5]。


\

 
六 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由于知识量大、体系复杂,节奏快导致学生学习不系统不深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网抓鱼式教学方法,通过思维训练和思维导图的方法,实现了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双提高,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多媒体教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佳洁,周海龙.基于学科教学的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教学与管理,2018(9):77-79.
[2]闫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气象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38):98-99.
[3]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3):24-28.
[4]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5]牛彦杰,于爱荣,张东戈,等.面向创新思维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1):4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