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1:47: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现代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方面因课程陈旧、学科针对性不强未能跟进产业时代发展,而出现了生产与科研脱节,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不能致用。本文从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国际化、优化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校与政府相关政策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创新措施与建议。以期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专业人才

本文引用格式:唐仁勇,等.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0,7(56):11-13.

Reform of Food Processing Safety in Graduate Education

TANG Ren-yong1,GUO Xiu-lan1,ZHU Xiao-dong2,ZHAO Qian2

(1.School of Pharmac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of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2.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failed to follow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era due to obsolete courses and weak pertinence of disciplines,resulting in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single form of education,and insufficient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Cause learning to fail.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and the related policies of schools and the government,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innova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for the society to train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 words:Postgraduate education;Innovative;Professional talents

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竞争的重点。研究生教育要大力推进教育和科技共同培育,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产学研结合[1]。我国食品总产值较高,但是科学技术基础不高、人才队伍明显不足、创新发展能力不强,该行业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促进其发展。
基于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各种问题和食品行业的现状,本论文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讨食品加工安全专业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 走产学研合作道路

在现今这个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生产与科研两者开始脱节,所以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我们更应该使其走产学研合作道路[2]。现代科学使得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发展得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学研究与产业结合显得越发重要,研发成果也对相关产业部门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有很大好处的,也说明产学研结合的趋势是日益增强的[3]。对于研究生教育方面,更应培养学习联合实际、科研适应生产的开放型人才,不拘泥于传统教育方式,走产学研合作培养教育道路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国家提供高技术人才,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

研究生不仅要努力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多进行实践学习,比如在各企业单位进行实训学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深化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问题,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

 
三 教育国际化

在国际上,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80多年专业学位教育经验的美国,相较于社会分工不够发达的中国,美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他们注重于专业学位学习,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高端人才[5]。我国现在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还有教育形式单一、实践能力不足、太过死板等问题,我们应该尽力解决这些问题,向国外学习,吸取他们多元的教育方式及思想,努力向国际靠拢,让研究生教育趋向国际化[6]。
同时,在各个方面进行国际化工作,无论是师资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需构建新模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完善的交换生系统,鼓励研究生开拓自己的视野,学习国外良好的实践经验[7]。同时,进行双语培训,良好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也是其走向国际、跟随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一。

四 优化课程设置

全国食品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普遍存在课程陈旧,未跟进该专业在新时代的发展、理论不足、学科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课程方式单一枯燥等各种问题。为了让食品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跟进时代发展,让该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将理论知识学扎实,并且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更加符合社会所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我们需要优化课程设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将研究生基础学位课全面提升。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需要将教材内容丰富,突出食品专业的特色之外,还需要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另外增加一些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对接,促进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更加开放,打破过去的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模式,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来授课,分享自己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拓展,作业更注重个人思考和创新,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案例进行设计练习[9]。同时增加课程学术交流,学院组织统一的研究生PPT交流,同学们可以以队的形式参与,并参与评比,促进研究生的交流,锻炼各方面能力。通过优化课程,改善教学效果,定期对研究生进行考察,检验教学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升,不断提高研究生中食品专业的教育质量[10]。

五 配置高水平导师队伍

对于食品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该专业学术性强,动手能力的要求也高,学生更加需要有高水平的导师带领他们去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配置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改善食品专业在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高校内部导师素质

鼓励校内高水平老师当研究生导师,导师之间相互交流,举办国内外食品专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提高导师水平。导师需要主动参与一些关于食品企业的科研,了解企业模式,使其拥有充分的理论,教学经验外,还具备企业方面的知识,提高导师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另外,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培训,不断提升导师水平[11]。

(二)考察导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将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分组配置相应的导师,导师需要对其建立严格的制度,在理论知识把握、实践操作、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提高研究生各方面水平,根据各导师带领的研究生水平检测导师的制度效果,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对考评不合格的导师进行淘汰,同时也从导师中考察研究生,不合格的同学将留级继续学习[12]。

(三)聘请校外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兼职导师,建立双导师制

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企业活动、科研活动等,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最新食品专业的科研信息、专业前沿和企业发展状况,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参与学生答辩及创新创业活动,以他们的角度评比学生的能力和想法,更有利于研究生的未来发展和知识拓宽[13]。

六 学校相关政策

学校应充分发挥引领与纽带作用,从规章制度上给予研究生培养支持。

(一)学校可建立学校加企业双培养模式[14]

研究生培养可与实际的应用结合。学校可通过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或者成果共享等条件吸引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平台,学生可深入到车间生产,将研究生教育与实际的生产结合,做到产学研同时发展。这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产品,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率。学校在选择食品加工企业方面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严格选择合作的企业,建立企业选择标准。淘汰末流企业,吸引一流企业。

(二)定期修改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到与时俱进[15]

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密切相连。提高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及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方案应具有灵活性,对不同企业的生产需求有相应的方案,做到科学高效的培养。

七政府的支持

政府应充分发挥桥梁与监督作用。

(一)政府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

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中的需求,深入了解市场行业的需求,深入了解学校需求,及时解决需求。并将三个需求结合[16]。

(二)鼓励校企合作,支持发展产学研[17]

对于正在观望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宣传优惠政策及实时成果,吸引企业加入教育培养;对于有意向寻找合作伙伴的高校或企业进行牵线搭桥,促进校企合作;对于已经达成合作的高校与企业可针对性提供帮助,全力支持产学研发展。

(三)增加科研教学资金,提高教学质量

监督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帮助高校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提高研究生竞争力。提高研究生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率,提高研究生就业率。提供政策性优惠于企业,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引进人才,完善就业体系。严格制定并执行研究生招生规章,提高研究生整体水平[18]。

\

 
八 结语

食品加工专业由于与人类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地位不言而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食品安全已经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在我国,较为完备的食品监管体系下的却是生产力普遍较低的食品加工业,这显然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为食品加工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已然势在必行。对内,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以及配置高水平导师队伍,从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本身角度提升自己硬件实力,为后续更深层次发展奠定基础。对外,通过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以及教育国际化,将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和实际生产以及国际化水平接轨,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为专业持久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学校相关政策以及政府的支持也是重中之重,专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高校甚至政府的支持,只有和国家利益以及社会民生紧密联系,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发展壮大,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启龙,李志合,赵亚.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12):122-124.
[2]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峥.关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2):55-56.
[4]张萌.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刘娜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人才培养机[J].教育现代化,2017 4(15):3-4.
[5]袁玲,吉雪松.从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1):33-34.
[6]严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势不可挡——评《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论——进展分析与经验借鉴》[J].教育现代化,2017,4(50):103-104.
[7]刘丽霞,刘慧琴.加强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21-24.
[8]孙丽平,庄永亮.在食品专业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生物无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212-217.
[9]李艳红.论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主客观要素及制约因素[J].改革与开放,2018,(17):128-131.
[10]韩江敏.中国新西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3):93-96.
[11]张群.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1-103.
[12]古绍彬,徐宝成,康怀彬,等.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8(21):89-91.
[13]刘佳,靳慧.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保障机制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7,4(49):193-194.
[14]刘正春,郭灿,黄忠朝,等.基于交叉学科背景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6):94-95.
[15]魏彤儒,李雪丽.理工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情况调查报告——基于京津冀高校的问卷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7,4(24):120-122.
[16]覃事刚,秦祖泽,刘迎春.企业办学企业与教育的双赢——湘电集团主办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典型案例[J].教育现代化,2016,6(23):75-77.
[17]陈勇.基于“协同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以浙江海洋大学化工专业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53):4-6.
[18]张春燕,乔印虎,陈杰平,等.在“双一流”教育方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提升——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6):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