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由于日本对大学教师教育(FD)的关注较早,并运用国家政策形式进行规范,因而其FD在日本大学的普及率早在2008年就已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并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FD已成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中最有特色和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对FD的研究能够促进大学教师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因而,文章通过对日本FD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教育信息化背景推动下,对FD信息化举措的相关介绍,提出以制度规范我国FD发展、加强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及加强对FD的信息道德培训的建议,以期给我国高教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日本;FD;信息化;启示
本文引用格式:彭裕茜等.日本大学教师教育(FD)信息化的发展与启示[J].教育现代化,2020,7(48):33-36.
The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 of Nihon University
PENG Yu-qian,LI Zhi-pi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Kunming,Yunnan)
Abstract: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FD)and regulated it with the form of national policy.As a result,the popularization rate of FD in Nihon University reached ninety-seven per cent as early as 2008,and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FD has becom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and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research on FD can promote the awareness of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educ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eaching practice.Therefore,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s FD,and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the relevant introduction of FD information initiativ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andard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FD in our country by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 ethics training of FD,in order to give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by the enlightenment.
Key words:Japan;FD;informatization;enlightenment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FD:Faculty Development),是指为了提升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教育实践能力,通过在大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并设立FD的专门性培训机构来进行规范实施[1]。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学教师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日本FD制度的实施对日本大学的发展带来积极长远的影响,对我国大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 中日FD的研究现状
在日本,最初对FD的关注内容主要是在大学中开展各类教研会议和活动,以及对政府和各个大学进行号召,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重视,因此日本从1990年逐渐开始关注对大学教师的培训,并于1999年以国家发布政策文件形式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对大学教师的教育培训。并且要求在2008年4月开始,对日本大学教师的教育不仅仅是对个别教师提升素质素养的要求,而是对各个大学的大学系统去努力改善其对教师培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要求。因而在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下,实施FD的大学从2003年69%一路攀升到2008年的97%。现阶段,日本每个大学几乎都有设置专门负责大学教师教育的机构,使其成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光积极面向新老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而且还面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后开展“预备FD”活动。此外,各类大学的评价机制,如大学基准协会、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和学位授予机构都将FD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中国,对FD的研究大致在二十一世纪初。在2003年谢安邦在其所写的论文中最先提出“FD”的相关概念,并在培训内容、培训理念及管理机制上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地方[3]。至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FD的问题,通过知网检索篇名:“FD”“大学教师教育”到2019年,有近两千篇的文献对FD进行关注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对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和启示,对国内大学教师发展现状研究及制度建设的研究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对我国大学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相关研究。由此可以看出,FD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术专家学者共同重视的课题,并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正走将培训与教育技术紧密结合的趋势。
二 日本FD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在FD培训方面也在呈现出高度信息化的特征。在2009年,日本引入了“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FD”。在日本将教育技术学称作“教育工学“,而在其教育工学十大研究领域中,最具特色的就是FD。并且日本教育工学近些年的重点研究内容就是FD。接下来对日本FD信息化发展的情况进行相关介绍:
(一)促进FD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东京大学基于主动学习运用于面授课程进行FD培训中获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提出将主动学习理念应用于网络学习之中,开发了LearnWiz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实现教师主动学习的网络系统,包括线上讲习班、在线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具有共享性及实时性的特征。并通过举办在线FD研究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去验证该系统对促进FD主动学习的效果[4]。
酒井在线开发了一个“网络公开课”系统,用来提高大学教师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以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该系统是在讲师的同意下,将其课堂讲课视频上传至学习网站,在线放映其课堂讲课视频,其他的学习者根据观看视频在电子公告板上参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评议。这对于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而难以加入的老师,具有扩大获取和降低成本的优点,并且还可以由此建立起超越各自大学文化和专业领域的教职员工建立FD网络。
(二)FD预备课程的开发
日本十分注重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在校的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对即将成为教师的“预备教师”也会进行系统的培训。不仅会进行Teaching Assistant研讨会、对教学方法研究学习以及进行校外实习,还会有全面系统的FD预备课程的学习。
从2008年开始,FD作为必修课程在本科阶段实施,并且开始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培训。在广岛大学,名古屋大学,筑波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地,就专门设有针对研究生的培训学院,被称为PFF(预备未来学院)。各学院也针对相应的学习科目开设了预备课程。例如:在名古屋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就设有“大学教师预备课程”,该课程不仅有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有如何制作符合大学年龄段学生的PPT、电子教案及如何高效使用投影仪等教辅的相关课程,从而做到更好的给学生进行授课。自2009年以来,京都大学为文学院的OD(博士后)针对“人文学概论”这一课程,开设了FD预备课程,该预备课程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需要上同一门课而开发的网络课程,其开发主要包括课程及与单元兼容的学科课程实践设计。并且从网络课程实施后,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访谈,得到教师主动学习观念发生了变化的结论,即提高了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提高FD教学效果的系统开发
酋崎•関凵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的满意度和理解力很容易受到他们说话方式的影响。因而旨在通过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方式来提高FD的教学效果。其根据演讲声音的声学分析,得出正确调整音调,说话速度和清晰度对提高效果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口语的系统,来向教师传授声学特征的知识技能,并改善教师的口语系统,以提高FD的教学效果。
此外,加藤等人开发了FD Commons系统,这是一种教学观察的系统,使观察自己的课堂变得容易。学生可以在观看记录自己或其他教师课程实录的视频时,添加手写笔记并写下评论,因此对于自我反思和提高自己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很有促进作用[5]。
(四)FD相关组织交流密切
随着高等教育中FD的普及,对大学教育兴趣的高涨,各大学开始积极开展与FD相关的研究,例如:由大学教育协会和高等教育协会等全国学术协会联合会主办的大学教育研究论坛,以及各大学间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促进中心定期进行案例交流和信息共享等。
此外,各类研究FD相关的学会协会,如日本高等教育学会、日本体育学会、日本教育工学会、日本医学教育学会、信息教育协会等,均在每年定期召开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发行相关研究专辑,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各学会积极密切的交流有助于汇总教育问题,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步调一致化,教育影响一体化。
(五)FD信息技术的培养
日本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开设课程对大学教育进行培养教育之外,同样注重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为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有些大学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进行培训。如大阪大学针对FD专门成了教育学习支援中心,其中心所教授课程包括:电子学习、开放式教育、课程录像、CLE课程支援、ICT设备的运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课堂中的使用方法等课程,极大的提升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此外,日本文省部还要求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教师进行专门针对性的培训,并且还会定期派遣专员来不同高校对高校教师进行专门针对性培训,以保证高校教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促进FD的发展。
(六)FD信息道德教育的培训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沉迷网络、没有网络安全意识等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整个信息道德教育的形式,往往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在线上,会由专职教师开设网络课程,高校学校教师及大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此外,高校教师在线上还会专门学习针对性的网络课程并根据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在线下,教师会通过教授教材里的相关内容,并通过举实例、要求学生判断正误等方式,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识,由此做到提高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及教师教授信息道德教育的能力。
三 日本FD对我国高教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及总体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日本主要研究集中在FD(大学教师发展),而中国研究涉及面较广,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有涉及。笔者认为,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且对教师信息化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相应政策的详细指导,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化培训体系。在日本,教育信息化起步早,早在1986年,就以国家教育目标形式,将教师培养学生信息应用能力作为与读、写、算等能力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目标。并于1994年,在高中教师资格证中加入信息技术内容,要求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指导能力[6]。故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近年,随着日本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其将重点转向FD。各个大学专门负责FD的机构开始通过采取建立数字和信息网络、广泛采用学习管理系统等措施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
在我国,现在除了少量大学外,大多数中国大学还没有成立类似FD(教师发展)中心的机构。仅有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其成立最早机构是在2009年,比日本晚了近二十年。且在大多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育中心中运用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大学教师培训内容较为基础简单,总归为是在一个初步普及发展阶段[7]。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教师信息技术关注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而在大学更为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注重做项目来进行支撑,因而对教学能力重视不够。
通过对日本FD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发展可以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以制度形式规范我国FD发展。日本将FD作为提升其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将其义务化、制度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强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FD培训和发展。这为审视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FD的发展需要以稳定、长效的现代化政策制度予以保障。[8]第二,加强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应当加强培养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知识的学习,并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使用观念;第三,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共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日本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日本教育工学协会、教育信息化推进协会和各企业等多方面共同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系。虽然我国也在政府的积极推进下,进行校企间的合作,但是与日本的发展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而笔者认为,应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多方面参与。最后,加强对FD的信息道德培训,中国高校注重科研,讲求效率和成果,但对信息道德教育重视不够,面对如今信息化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高校教育者与研究者,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培养的摇篮,更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并将信息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大学教员のファカルティ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について[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03/gijiroku/06102415/004.htm.
[2]杨絮,张海,李哲.日本大学教师教育(FD)进展及其信息化动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2):80-82.
[3]谢安邦.自我发展,规范管理:国外高校“教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03):19-24.
[4]吉田塁.アクティブラーニング型Webシステムの開発とFDにおける活用と評価[J].日本教育工学会論文誌,2018,42(1):89-104.
[5]加藤由香里.授業観察システムFDCommonsによる授業改善の支援[J].教育メディア研究,2010,16(2):33-45.
[6]李哲,前迫孝宪,西森年寿,等.“未来学校”中孕育的希望(二):人手一台——让孩子们都拥有自己的学习工具[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114-117.
[7]潘志坚,李伟民.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话语转变的原因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5(14):40-42+50.
[8]陆文,肖成.地方高校学生评教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200-2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