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情绪管理与教师信念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09:38: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探究情绪管理与教师信念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0名在职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情绪管理和教师信念都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提升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幼儿教师塑造科学的教师信念,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职业幸福感

本文引用格式:杨璇,等.情绪管理与教师信念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20,7(53):181-185.

The Role of Emotion Management and Teachers’Beliefs in Preschool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

YANG Xuan,WANG Xiao-p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Guangdong)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preschool teachers has been a central issue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role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teachers’beliefs in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preschool teachers.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40 serving preschool teach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teacher belief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reschool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By improving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and helping them to shape scientific teachers’beliefs,it will be more helpful to improve preschool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

Key words:Preschool teachers;Emotional management;Teachers’beliefs;Professional happiness

一问题提出

随着近年来我国把学前教育教育发展更重要的位置上,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度上升。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当前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不能满足于自身当前的工作状态,许多幼儿教师表示很难从职业中获得幸福,面对工作困境,自己却无从改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从自身工作的物质环境或精神环境获得的幸福、积极的体验和满足感[1-3]。

在已有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从职业认同、职业倦怠等方面进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则会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反之则增强[4]。职业倦怠的产生,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职业认同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体验,进而影响其职业幸福感水平,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与其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5,6]。但为何会出现倦怠和对自己本职业的不认同?究其最内在的原因,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建设水平还不够,其中就包括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水平以及幼儿教师信念塑造两方面内容。一个具备良好情绪管理能力且拥有科学合理教师信念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处理工作或生活中的矛盾及困难,其幸福感的获得也会相对容易一些。教师的情绪管理可分为情绪的自我管理和他人管理,是运用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对自己或他人的情绪进行觉察、分析(或表达)、管理(或调适)的过程[7-9]。本研究所强调的情绪管理侧重于自我情绪管理方面。教师信念是教师的内在精神状态和支柱[10,11],是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过程、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教师自身、课程和教学的信念[12]。具体到幼儿教师信念则是一种特殊的、具煽动性的个体认知和观念[13],是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及与其相关的一切人、事、物的观念和认识[14]。

\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从不同层面均进行探究,但讨论的层面过于单一,大多围绕其职业认同、职业倦怠进行阐述,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的水平、职业倦怠产生或是职业幸福感的获得都与其内在情绪、信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本研究重点将针对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探讨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其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从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水平及如何塑造正确、开放的幼儿教师信念两方面,为幼儿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提出针对性的可行的策略建议,希望能为幼儿教师改变自身现状问题提供帮助。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0名幼儿园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幼儿教师情绪管理问卷


对廖丽娟《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调查问卷》[15]进行改编,问卷包括情绪觉察和情绪调试两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项目,共8个项目。

2.幼儿教师信念问卷

参考学者吕国光的《教师信念问卷》[16],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自编幼儿教师信念问卷,涵盖幼儿管理、学习、课程、评价、游戏信念5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9个项目,共45个项目。

3.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

遵循荷兰学者Joan等人所提出的职业幸福感五维模型[17],并参考学者诸建红《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18],结合本研究需要,从情感(5题)、社会(5题)、认知(5题)、动机(3题)、身体健康(3题)、薪资待遇(2题)6个维度调整问卷内容,共23个项目。

三部分的问卷共有76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

式量表法,题目作答方式为单项选择,通过5点量表来测评,有“完全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有点符合(记3分)、较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五个级别,分值越大表示和自己情况越相符,标*题目采取反向计分。

(三)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所得结果进行量化赋值,数值录入SPSS19.0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状况


表1-表3呈现了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和职业幸福感的一般状况。从表1可知,幼儿教师情绪觉察能力要好于情绪调试能力。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调试自己的情绪是导致其职业幸福感较低的原因之一。

\
 

由表2可知,教师信念中得分较低的包括幼儿管理信念和幼儿评价信念,得分相对较高的为幼儿游戏信念、幼儿课程信念和幼儿学习信念。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如何管理和评价幼儿方面尚缺乏相应的知识。
\
 


由表3可知,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其得分最低的是情感维度,得分相对较高的为认知维度。这表明教师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虽然他们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是崇高的,值得为之努力,然而由于工作的压力导致他们在情感方面没有较好的体验。


\


(二)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1.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表4呈现了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都与职业幸福观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幼儿教师自我情绪管理和教师信念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一定的关系。幼儿教师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幼儿教师拥有越多的正确的教师信念,幼儿教师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职业幸福感。


\
 


2.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以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为自变量,职业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5可知,调整的R方的值为0.235,说明整个方程的变异程度为23.5%;其中情绪管理T检验对应的显著性为0.000<0.01,表明自变量情绪管理可以有效预测因变量职业幸福感的变异,而教师信念无法有效预测因变量的变异。

\
 
四 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教师信念与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反思

学前教育地位的上升,让我们开始关注到幼儿教师群体。面对当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呈现出来的各类问题,也正促使我们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改变当前的困境。

1.情绪管理不当:降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感受力

当前绝大部分幼儿教师能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对内在情绪给予准确定位,面对自己的情绪变化,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觉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但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情绪觉察能力较弱,尤其在遭遇挫折时,应对态度消极,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降低其职业幸福感。

2.教师信念水平: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

在幼儿教师所遵循的内在信念系统中,绝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能认识到游戏在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幼儿学习内容上,也能较好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且以多样方式从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但当前幼儿教师在自身信念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严”与“慈”的把控上。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能意识到“爱的教育”对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但当幼儿出现行为不当或其他破坏已有规则的情况下,为维持规则一些教师会以较严厉的方式对待幼儿。这是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教师们虽接受了理论上的熏陶,但在实践中面对那么多的幼儿,往往却身不由己。这一矛盾容易让教师产生自我怀疑,也容易陷入从业的低迷状态。而这一矛盾也反映出教师的信念系统仍不够完善,其内在修养不足以支撑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影响起职业幸福感的发展。

3.社会支持程度低:限制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从调查结果中看,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师信念的各项得分中显示其信念塑造趋向开放,但所获得的职业幸福感指数出现了两组走向,一是对应的幸福感获得情况较好,二是个别教师幸福感指数较低,均值在3分以下。这也表明了单从改变幼儿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其幸福感的获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包括幼儿、家长等。同样的教学方式、理念,但在不同幼儿、家长、工作环境下实施,所带来的教学反馈有所不同。当教师工作可以得到家长或园方支持时,会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积极的工作状态下,其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也会相对更容易些。相反,当家长或园方短期内看不到教师的工作成效时,可能会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质疑,要求其改变工作思路。当幼儿教师的工作长期得不到支持,从业信心遭受打击,工作压力增大,在这种状态下职业幸福感更是无从说起。长期以来,我们总会过多地注意到教师本身的对与错,而忽视了背后的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而言的重要性。

4.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消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繁重,导致了其身心健康状态不容乐观,超过半数的幼儿教师对本职业情感依托不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放弃幼儿教育工作,而工作负担过重也导致幼儿教师身体疲惫,一部分幼儿教师会出现失眠等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长此以往,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会导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被慢慢消磨。

五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与发展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影响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会为其注入新的工作动力,帮助幼儿教师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对其当前工作现状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1.及时觉察,科学调适,加强幼儿教师情绪管理能力建设

第一,幼儿教师应主动改变自身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阅读情绪管理相关书籍,提升自身内在修养,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情绪变化。当情绪出现变化时,除了要正确认识自己当下情绪的状态,还需冷静分析,逐一排查引起自己情绪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发现自己情绪问题的基础上,使用合理的方法调节不良情绪。

第二,幼儿园应及时向幼儿教师提供帮助。首先,园所管理者需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本园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建设渠道,帮助有需要的教师有效进行情绪调控,并帮助其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进而增强其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园所管理者应营造温馨、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为本园教师构建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师合作关系,使教师能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之中。

2.关注身体健康水平,加强体育锻炼

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教师需承担保育与教育的双重责任,且随着学前教育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各界对幼师群体期待值变高,这不仅使教师在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繁重的工作任务也让其身体承受着较大负担。提高幼儿教师身体健康水平,也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措施。幼儿园方面应合理布置教师工作任务,并每年定期为本园教师组织一次健康体检。而教师自身更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塑造科学开放的幼儿教师信念

第一,师幼携手,民主管理。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其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同时,学龄前儿童仍然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且其高级情感处于发展状态,合理有效利用小小班干部制度进行管理,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可相对地减轻幼儿教师的管理压力。

第二,寓教于乐,全面发展。教师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目标及内容为理论依据,从情感、技能、认知等方面合理设计课程,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拓展幼儿对周围事物认识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自理能力、受挫能力等。

第三,尊重差异,科学评价。教师应深入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做好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科学地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四,终身学习,定期充电。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园内教师参与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在职深造。在理论上不断更新已有信念系统,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4.加大社会支持,营造温馨向上的工作环境园所管理者应推进本园民主管理进程,优化幼儿园管理环境,并加强与园内教师的交流,积极配合其保教工作,为其创造最优的教育教学条件。而作为幼儿家长,应理解支持本班教师工作,相信其专业性。在理解与信任中,坚定教师正确的信念,进而增强教师的从业信心和动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斌.男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张倩.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J].语文学刊,2014(22):142.
[3]王钢,范勇,黄旭,等.幼儿教师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和胜任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06):801.
[4]谢蓉,曾向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67.
[5]孙钰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5):70-73.
[6]汤国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2009,32(02):475-477+483
[7]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长沙:湖南大学,2008.
[8]栗早霞.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9]詹伟.新媒体环境下的基层公务员情绪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10]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4(09):11-14.
[11]肖正德.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信念:意蕴阐释与实践建构[J].教育研究,2013,34(06):87.
[12]Porter,A.C.,Freeman,K.J.Professional orientations:An essential domain for teacher testing[J].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1986,(55):284-292.
[13]Yo nemura,M.V.A Te acher a t Wo rk:Pro f essio 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6,7.
[14]Charlesworth,R.,Hart,C.H.,Burts,D.,Hernandez,S.Kindergarte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1(70):17-35.
[15]廖丽娟.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3.
[16]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17]伍麟,胡小丽,邢小莉,等.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心理研究,2008,1(02):47.
[18]诸建红.上饶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