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青年教师导师制下临床案例角色扮演在护理伦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09:18: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初步探究在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背景下,小组式临床案例角色扮演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在我校2018级167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护理伦理课程中,将学生分两个班,导师班80人及青年教师班87人,两班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践课进行小组式临床情境案例角色扮演法汇报,教师给予评价与评分。课程结束后,学生填写对临床案例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评价问卷1及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问卷2。结果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167份,回收问卷159份,回收率为95.20%。其中导师班回收79份,青年班回收80份。导师班学生对临床情景案例角色扮演的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达84.8%,高于青年班的75.0%。问卷1中10个闭合式问题,除了第3个是否有助于临床案例的理解外,其它9个关于临床角色扮演教学效果的问题,导师班的满意度占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班。问卷2中,导师班与青年班的学生对教师的优良满意度均高于尚可及差,其中导师班的优占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班。此外,导师班学生对教师备课授课评价优的人数高达88.6%,高于青年班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5,P=0.014<0.05)。结论无论导师班还是青年教师班,临床案例角色扮演均有助于提高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及职业道德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技巧。但是由于青年教师仍尚缺乏较有深度及广度的教学知识体系,缺少临床工作经验及评价策略,应在导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参与临床进修,进入到临床复杂的伦理困境中,感悟伦理规范及原则,提高伦理决策能力,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在护理伦理课程这门课程中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制;角色扮演;护理伦理学

本文引用格式:叶景云,等.青年教师导师制下临床案例角色扮演在护理伦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53):186-190.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Cases Role-play in Nursing Ethnics Based on Young Teachers Tutorial System

YE Jing-yun,ZHAO Fei-ying,WU Yuan-rong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effect of group clinical cases roleplay in nursing ethnics based on young teachers tutorial system.Methods Totally 167 nursing student of grade 2018 were divided into the tutor group(n=80)and the youth group(n=87)of Nursing Ethnics curriculum.All the group teached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way.The practice lesson adopt the method of group clinical cases role play report.Then the teachers give feedback.After the lesson,The students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 issue.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167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all were retrieved with 159 valid ones.The recycling coefficient is 95.20%.Among them,79 were returned in the tutor group and 80 were returned in the youth group.Students in the tutor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84.8%of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of clinical cases role-playing,higher than 75.0%in the youth group.Among the 10 closed questions in questionnaire 1.Except whether the third one is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case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utor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youth group in the other 9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 of clinical role-playing teaching.In questionnaire 2.Students in both the tutor class and the youth clas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than the average.The proportion of the superior students in the tutor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youth group.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tutor class who rated the teachers’lesson preparation as excellent was as high as 88.6%,higher than that in the youth class,which was 59%.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6.075,P=0.014<0.05).Conclusion Both the tutor group and the youth group,Clinical case role-play helps to improve the 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nursing ethnics,Enhance students’interest and consciousness in learning enthusiasm initiative.and improve the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kill.Because young teachers lack of the profundity and scope of knowledge for teaching,The lack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evaluation strategy,Under the teacher’s Purpose instruct.Youth shouldparticipat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Ethical Predicaments.Increase decision-making ability.Understanding ethical norms and principles.Promoting the youth teachers’teaching abilities in Nursing Ethnics.

Key words:Young teachers;Tutorial system;Role-play;uremic;Thirsty;Nursing ethnics

一 引言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和利益关系问题的学科,它研究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护理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主旨是培养护士在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护理患者身体的同时运用所学到的护理伦理原理和原则规范解决和调整护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人际关系、利益所形成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护理伦理学是护生重要的必修人文护理课程。护理伦理学的知识体系是以“案例导思-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理论阐释”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案例导思”慢慢发展成案例讨论法[1]、案例教学法[2]等普遍运用于护理各学科,而近些年角色扮演应用在临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成效也较好,民办院校中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定具备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新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观摩学习,以老带新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3]。本研究旨从导师制出发,研究临床情景案例角色扮演小组式汇报法在《护理伦理学》的应用效果比较,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更贴近课程的方式。

\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9年9月-2019年1月,在我校护理与健康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共167名学生为教学对象。

(二)方法

《护理伦理学》专业选修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共18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共1学分,教学起始周于1-9周。本课程在导师制的背景下,设置两个教学班,分别是导师班及青年班,其中根据选课结果,导师班80人,青年教师班87人。两个教学班均使用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姜小鹰主编的第二版《护理伦理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践课导师班及青年班各自分8个小组,一个小组10-11名学生。导师班及青年班同时开设课程,课程中采取如下形式。

1.理论课紧接实践课的方式

一周理论讲授紧接一周小组式相关案例角色扮演汇报,例如第一周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绪论、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护理伦理学的规范体系、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四章内容,教师每讲授完1章内容即提供相对应的临床情景案例及案例问题,要求学生对案例采用小组式角色扮演及多媒体ppt汇报案例问题的方式进行。第一周提供4个案例。第二周则前4组学生汇报,如此类推。

2.青年教师导师制

①听课:要求完整跟班听所任课程一次或相关课程内容,每周2节以上,②定期汇报听课感想与收获,③导师指导编写教学大纲及教案书写,④导师确立1-2个课题进行指导备课,重点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⑤课后评课点评,⑥定期进行教学与学习交流。

3.课程成绩构成

包括考核方式、成绩占比及评分标准考核方式,每次汇报后教师进行评价及评分,期末采用个人书面报告进行相关开放式综合问题的汇报,学生成绩包括平时分、小组式角色扮演汇报分及个人书面报告分。

(三)评价

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导师班及青年班各自采用理论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效果。问卷包括问卷1对小组式临床案例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相关评价及问卷2对该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其中问卷1包括10个闭合式问题,闭合式的问题设置3个选项是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问卷2包括6个闭合式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等级选项。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167份,因学生请假或缺勤等情况,回收问卷159份,回收率为95.20%。其中导师班80个学生回收79份,青年班87个学生回收80份。回收的问卷数据中,导师班女生74名(93.6%),男生5名(6.3%),年龄19.92±0.84。青年班女生70名(87.5%),男生10名(12.5%),年龄19.92±0.93。两个班级从年龄及男女生比例经统计学比较,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2.关于临床案例角色扮演的10个闭合式问题结果显示(见表2)导师班与青年班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临床情景案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一般及不满意,其中,10个闭合式问题中,除了第三个是否有助于临床案例的理解外,其它9个问题,导师班的满意度占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班。此外,问题10结果显示,导师班学生对临床情景案例角色扮演的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达84.8%,高于青年班的75.0%。

\

 
3.导师班及青年班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导师班与青年班的学生对教师的优良满意度均高于尚可及差,其中导师班的优占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班。此外,导师班学生对教师备课授课评价优的人数高达88.6%,高于青年班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5,P=0.014<0.05)。

\


四 讨论

(一)情景案例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及积极性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发现,无论导师班还是青年教师班,学生均认可临床案例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并且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这与邓湘惠[4]的研究应用描述是一致的。《护理伦理学》是纯理论的一门课程,以往多采用理论课上教师讲授,学生理解记忆及期末理论闭卷考试的方式,抽象及枯燥的知识常因难以理解及记忆,往往带给护生们一定的困扰,甚至对该学科产生抗拒的心理。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浪,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创新了许多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及叙事护理教学[5]等,但通过细阅这些文献,可发现,缺乏对学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本研究可发现,通过演员的身份,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发生在临床中的情景,幽默的情节可活跃课题气氛,悲伤的情景可引起学生的共情,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道德情感,将更贴切新健康观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二)实践课小组式汇报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及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导师班及青年班的学生都角色实践课的汇报有助于其对临床案例的理解,及对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临床不同科室的理解和运用。本研究应用的临床情景案例教学法再沿用教师分析,学生讨论的案例分析讨论法,而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医院不同科室情境,包括基础护理、儿科、妇科及老年科等,鼓励学生根据案例的不同小组式分配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尝试不同角色的真实心理活动,并且通过思考理论课学习到的知识及汇报前查阅文献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负责的临床突发伦理事件的思考,进一步加深理论课上老师讲授的护理伦理学的相关概念,基本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及运用。

(三)临床案例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及人际沟通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导师班72.1%及青年班65.0%的学生表示临床案例角色扮演对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非常满意,导师班82.2%及青年班67.5%的学生认可角色扮演能提高其现有的人际沟通交流技巧及方法。临床工作中的伦理实践错综复杂,需要护士理性的思考做出对患者及自身有益的伦理决定,学生通过扮演临床案例的角色能使同学理解他人的困境及情景,实践自身的理解及决策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紧密合作排练等[6],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语言沟通技术及分析突发事件紧急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青涩,导师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及提高

通过表2可见,在《护理伦理学》的课程中,导师班及青年班学生对临床案例角色扮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均大于一般及不满意程度,表明在“传、帮、带”导师制的作用下[7],青年师通过提前的观摩学习,虽然缺乏教育经验,但适应能力较强,学习及吸收快,上手速度快,整体上基本得到学生的认可。但表3显示,学生对青年教师的理论课多媒体讲授的备课满意度低于导师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青年教师的知识系统结构单一,现场讲授能力不足,学识储备量低,与临床其他学科的结合整理能力还不足,诠释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8]。此外,由于护理学科的临床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才有利于将临床案例更深刻的讲解于学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导师班学生角色扮演后对教师的评价高于青年班,青年教师缺乏成熟的评价策略,由于高校教师招聘的特殊性,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青年教师虽具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干巴巴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真实而又深刻的经验比较,学生还是对临床的经验较有兴趣,青年教师过早的进入教师角色,缺乏在临床中的经验积累,自身也没有真实面对过临床上错综复杂的伦理情况,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也不能代表现代临床护理实际,缺乏实践性和指导性,相对于青年教师,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导师对案例的的精心设计及对学生角色扮演后的深刻剖析,更能启发学生的伦理决策系统能力,表明青年教师不应局限在学校书本教学,而应在相应学科的教学前争取机会下临床,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及自身体验真实的临床伦理困境,再将所见所闻所感悟的经验及知识带给课堂上的学生,这不仅能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而且提升教师组织实践课的进行,增强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达到了提升青年教师综合水平的目的。

五 小结

本研究在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背景下应用临床情景案例角色扮演教学法于护理伦理学的实践课程中,角色扮演法能弥补伦理原则及规范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对护理学专业的教学有积极的意义。但青年教师较老教师而言,缺乏教学经验,教学知识水平及临床案例的积累较少,所以在教学效果方面低于老教师,导师制能一定程度上带领青年教师进度角色,但由于临床护理学的特殊性,民办院校应继续在导师制的背景下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对临床医学护理等学科而言,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去临床上体验临床生活及解决伦理问题,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翟惠敏.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1):1172-1173.
[2]Moon-Sook Yoo,Jin-Hee Park.Effect of case-based lear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nurses’problem-solving abilit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34(1).
[3]王芳.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7(06):124-127.
[4]邓湘穗.角色扮演在护理伦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242.
[5]郎巍,刘瑛,张利群.叙事护理教学在护理伦理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93-294.
[6]王明丽.小组式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伦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82-84.
[7]李佳,李燕.“导师制”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67-68.
[8]杨丽婧,安泽山,张菲菲.浅谈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8,5(25):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