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青年大学生党旗领航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09:15: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国家进步和民族兴旺的内在需要,是青年理想和责任的历史担当,高校党建要坚持青年大学生党旗领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模式引领大学生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党建工作设计和规划,注重党建工作水平和质量,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和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生党建;党旗领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引用格式:谢超,等.青年大学生党旗领航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现代化,2020,7(47):186-188,196.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Party Flag Navigation

XIE Chao,LI De-jun,XIAO Di-ming,YAN Li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Hubei)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the internal need of national progress and national prosperity,and i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young people's ideals and responsibilities.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flag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Do not forget your initiative mind,keep in mind the miss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arty branch as a battleground and the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adhere to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the"party construction plus"model,do a good job in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pay attention to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effects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and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que,art and labor.

Key words:Party building among students;Party flag navigation;Core socialist values

一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直接决定了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务必要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优先的战略位置来全盘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1],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远大理想为引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组织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担负起党在高校直接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团结学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出了正确方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明确举什么旗、为谁举旗、旗帜的前进方向等问题,就是要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党旗领航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高校要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精神内涵、价值取向、行为规则的自觉遵循,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探讨和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凝练,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价值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只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拥有共同利益和追求,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凝聚力,产生战胜各种困难的巨大勇气,提高解决错综复杂矛盾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社会矛盾多发,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意识形态的冲突时有显现,党内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一些人的价值观缺失,而且当今高校青年大学生已进入00后,他们极易接受新事物,但思想和心理尚不成熟,少数青年大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带有比较明显的实用性,国家利益观念淡漠、国家意识模糊、国家实体认同感弱化,集体观念淡漠、个人利益计较多,贪图享乐、功利思想比较浓厚[2],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可见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养成时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思想引领、强基固本、凝聚人心,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

 
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大学生党旗领航工作

我们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坚持党旗领航,注重学生党建科学引领,旗帜鲜明地树党旗,就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纪律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高校在党员发展标准中强调政治思想上先进、道德品行上先进、执行纪律上先进、发挥作用上先进,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一致的,要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的主体内容、各个环节和步骤之中[3]。青年学生党员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坚持党旗领航,守初心、担使命,要定位好、把握好、执行好“向党旗宣誓、做党旗标杆、为党旗增辉”三个思路视角,切实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入脑入心的学生党建文化活动,保障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入红色基因,启动红色引擎,传播红色能量,要贯穿党员教育培养全过程,要突出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做好学生党建的教育工作,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源,要求学生党员“向党旗宣誓”,一是开办好党校,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明确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意义与要求,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二是举办好讲坛研讨,由优秀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宣讲交流,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榜样人物和典型事迹,传达党的声音,弘扬校园文化,彰显先进形象。三是开展好党员“身份”意识教育,在党员发展和党员政治生日时组织党员向党旗宣誓,利用党史国史、重大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警醒大家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主体意识,保持党性觉悟,学习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思想上、学习上、行动上、纪律上、作风上的表率。

做严学生党建的管理工作,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之钙,组织学生党员“做党旗标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升党员的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组织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赛、书香阅读、党员示范宿舍创建等文化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考核的衡量标准,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开展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员等评优评先工作,提升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

做实学生党建的服务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基,激励学生党员“为党旗增辉”,发挥党员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用,创建党员示范岗,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突出党员宿舍的示范引领,做好党员1+1重点同学结对帮扶,发挥党员班级助理协同指导管理低年级班级工作的作用,为学校学院的竞进提质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进一步转变作风和优化形象,压实工作责任,细化责任清单,注重实际成效,开展生涯规划、读书沙龙、合作学习、科学研究、榜样引领、志愿实践等党员风向标系列活动,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 依托党旗领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深入开展青年大学生党旗领航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构筑党建+队伍、党建+课程、党建+文化、党建+实践、党建+互联网等平台和载体,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要加强针对性指导,形成体系式学习,开展融合式讨论,注重活动项目化,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在学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一是要注重“党建+队伍”,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党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四支队伍的建设,科学合理整合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形成同心同向、协同育人的合力,完善党建工作队伍的聘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党建工作队伍的本领和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思政课教师主渠道教育的作用,发挥党课教师集中优化培训教育的作用,发挥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认真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先进典型的评选宣传和示范引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

二是要注重“党建+课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脉络和体系,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中科学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形成丰富经验和工作案例,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团队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要在党课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采用考查考试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讲好党史故事,加强时事政策教育。要设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内容,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集中培训、朋辈导航、实践考核等环节,彰显他们在学习教育中的主体形象作用。

三是要注重“党建+文化”,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兴精神文明之风,育校园文化之源。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坚持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4],创新基层党组织文化活动方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大学校训精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维护良好学术风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党建文化品牌和精品文化活动,彰显质量和特色,强化团队协作示范能力,发挥学生党员群体的示范辐射效应。

\

 
四是要注重“党建+实践”,发挥党组织的核心纽带作用,突出典型引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5]。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紧扣国情、民情、社情,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社会发展调研实践,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真实了解和感悟国家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主题教育宣传为重点,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开展主题教育考察实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实践,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资源,结合专业学习进行创新创业走访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爱校荣校活动,树校风、浓学风、正班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五是要注重“党建+互联网”,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时俱进地运用好新媒体技术,聚焦鲜活的信息资源和开放的教学平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6]。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在网络阵地中增强工作的时代感、灵活性和感染力,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充分做好党的思想舆论宣传工作,利用学习强国、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问答、学习交流和学习应用,建好用好管好网络阵地,坚持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正能量、好声音,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R].http://www.npc.gov.cn/npc/c35574/201907/5bda5cd42fd14bbebf48658a3c0 9f640.shtml.2019-7-23.
[2]张桂华,姚冠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微[J].江苏高教,2015(02):138-140.
[3]姬广军,赵山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38-39+42.
[4]李庆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途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750-753.
[5]钱行.筑梦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2):48-49.
[6]李春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6(57):159-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