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生导师制旨在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在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纵观美国本主义教育理论和国内学者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研究和描述,新生导师制的安排无非是建立一种师生间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关系,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面临问题和困难,给学生提供一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
关键词:新生;导师制;人本主义;制度
本文引用格式:王仕宗,等.新生导师制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1):104-107.
The Ca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View of the New Tutorial System
WANG Shi-zong,YANG Wei-q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 Guizhou)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new tutor system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full-time teachers i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talent training,and guide students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Throughout the research and description of American humanism education theory and domestic scholars on humanism education,the arrangement of new tutor system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establish an unconditional concern and since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understand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students in their study,life and growth,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growing condition and atmosphere.
Key words:Freshmen;Tutorial system;Humanism;System
一 引言
本科导师制被认为是牛津大学保持卓越的关键制度,国内众多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期望提升本科人才质量,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1]。目前,国内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了新生导师制,旨在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在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实施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其原因是多数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指导本位而忽视了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因素。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提出了马斯洛动机论,即需要层次论。罗杰斯认为,建立人与人之间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关系是自我实现的关键。目前,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理论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本主义教育观引起了我国教育教育工作者极大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研究。人本主义理论对教学工作者的启示是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内容要体现学习者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2]。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要,教育者除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涉及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些理念与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教育科研理论等密切相关[3]。除加强学习环境建设和推广先进教学技术和手段之外,还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4]纵观美国本主义教育理论和国内学者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研究和描述,高校新生导师制的安排无非是建立一种师生间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关系,导师的指导思想要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个性差异以及自我实现等理念,使这些理念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理论等密切对接起来,给学生提供一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借鉴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高校新生导师制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了解和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案例分析有着不可缺失的指导作用。
二 案例分析
2019年岁末,是我连续担任英语专业新生导师的第八个年头,请同学们对自己本学期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写个总结,并用QQ私发给我。
总结一: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总结了一下我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习上,我觉得没有方法,没有方向,只有到考试的前一段时间往死里复习,感觉很吃力,有些自卑,有些紧张,有些压力。生活上,每天上了课就待在寝室,除了室友以及班上的同学,不愿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了,也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总是会回忆高中的生活,高中的朋友,觉得有他们就够了,朋友不需要更多的了。
总结二:刚来学校时不太适应,但现在已经习惯了。生活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也相处得很愉快。只是学习基础不太好,特别是听力方面有很大的问题。另外感觉自己有些懒散,喜欢拖拉。其余的没什么啦。
总结三:感觉自己在学习上有些迷茫、着急、有压力。在生活上感觉无所事事。在学习上懒散,什么都没学到。在做事方面,很少能提起兴趣,感觉生活上很无聊。虽然很想做事,却找不到什么方向。
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进行分析,三个总结中反映了不少高校新生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缺失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没有方法,没有方向,往死里复习,感觉很吃力。”“找不到学习的方法。”罗杰斯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缺失学习动机。“在生活上感觉无所事事。在学习上懒散,什么都没学到。在做事方面,很少能提起兴趣,感觉生活上很无聊。”“有些懒散,喜欢拖拉。”马斯洛的动机论(需要层次论)与人类动机的发展和层次需要的满足有密切关系。人只有满足了高层次需求,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缺失安全、爱和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有些自卑,有些紧张,有些压力。”“有些迷茫、着急、有压力。”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所说的生成(becoming)(Maslow 1968)。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理论而言,缺乏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导致了学习动机的缺失,学习动机的缺失而失去了自我实现。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需求的最高层次。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情智合一的人,即“完人”。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案例分析,高校导师制的指导内容要体现学习者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积极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自身角度感知世界,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认识,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高校导师制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和独立思考以及自我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能力。建立起师生间无条件的关怀和真诚关爱,与学生真心交朋友,形成人际间的和谐关系,为学生创造讲真话干实事的学习环境,真正体现学生所期望的导师制。因此,导师首先制要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立足于学生视角,注重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生进校后在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尤其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育人为本”的长效机制。其二,学校和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导师指导制,指导的内容要体现被指导者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既注重人的理性发展,又注重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识”与“情感”的一体性。其三,提升人才质量是高校导师制的初衷和使命,明确教师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新生导师制的制度性,构建科学实效的评价机制。总之,新生导师制要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怀、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更不能忽视“人”这个关键因素,使之流于形式。
三对策研究
针对同学们踏入大学校门面临的问题,在新生导师指导理念上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与青年谈梦想一系列讲话精神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关注人的情感和认知,注重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人民网在盘点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谈梦想的7则小故事[5],回顾那些“与梦想有关”的寄语中,把“有理想,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放在首位,勉励广大青年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努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梦想追求是人生未来的希望,没有梦想追求的人生犹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航行的目标。然而,在审视上述总结时,由于缺乏学习方法和梦想追求所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看不到同学们的梦想追求,也看不到他们未来的精彩人生。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梦想追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新生导师制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根据上述三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教育要解决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把全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梦想追求的切入点。“立德树人”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深蒂固于高校青年的思想观之中[6]。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相关论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跟走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以育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和教师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把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质量保证、学生发展,关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育独立健全的人格,全面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贯切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 引导学生学习有方案
学习有方案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专业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学习计划。针对师范院校专业的学生,教师和学生要对毕业要求进行前期总体设计,牢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总结反思、交流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热爱三尺讲台,突出教书育人,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学会手脑并举;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成为完人;学好专业,勤说勤练,练好普通话,获取教师资格证和计算机等级证书都是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态度学好那让人“痛苦不堪”英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真正实现外语教育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价值。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梦想追求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和研究
读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学习和追求内心强大的必由之路。读书又是一门艺术,会不会品书,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学生要学会“品书”才能达到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7];“读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字里行间充满了阅读的魅力与情怀。有些书用来消遣,有些书用来品味,有些书则用来咀嚼和消化,需保持头脑清醒的头脑和积极思考。要读那些最经典的书籍,让经典陶冶我们有时迷茫的心灵,从中获取青春焕发的感觉,让经典时刻伴随在我们的内心,形成真知灼见的批判性思维和可能的创新性成功。引导学生广听学术讲座,从学术交流中学会笔记、学会思想、学会总结、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了解前沿,拓展学习思路。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由于不少大学生阅历不足或学力不够,他们不仅理解上有困难,行动上也相对迟缓,在该读书的年纪,却错过了这大好的时机,为之惋惜。如何读书,如何思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坚持授人以渔,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别于中小学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英语专业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英语教育的必修课。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英语专业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技能。传统观点认为,在国内学习英语,尽管学习途径多元化,但阅读理解仍是学习外语输入(input)的主要途径。正确的阅读理解决定正确的语言输出。阅读理解需要学习者掌握句子基本结构(structure)和段落结构。句子结构主要涉及英语基本语法、逻辑和修辞。段落结构包括段落主题句(topic sentence)、围绕主题所展开的事实陈述(facts)以及有效的段落小结(conclusion)。分析文章结构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点。英语写作基本围绕三部分:一是直接进入主题的引述(introduction);二是阐述引述的正文(main body)论据支撑。正文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最后是文章综述。三者缺一不可。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环环相扣,以理服人,就是一篇好文章。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中不重视逻辑、语法与修辞这三艺(trivium)教育,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8]。导致不少大学生严重缺乏必备的思维、认知和表达的学科能力,他们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导致信心缺失,生活迷茫,甚至产生自卑、紧张,压力、无聊、懒散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与实现人生梦想失之交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必须教授学生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
(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大学学习任务
有调查显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对零零后孩子们的一大忧患。[9]孩子们在上大学前,生活主要仍由父母过度包办,面对全新的大学校园,很难适应各种心酸苦辣的大学生活。“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这应该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过程中。”大学是孩子们追求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殿堂,是培养他们迈向独立、拓展视野、提高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是他们迈向成长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富有同情心的、具有高尚品格”以及“迎接未来挑战”的人生起点。此外,大学是学习知识、探究新知、陶冶情操、追逐理想、实现创新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大学生要实现这些愿景,需要比较成熟的生活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六)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
自主式学习强调把学生由被动学习客体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本方向和核心原则。学生通过自主式学习来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判断、质疑、求实、创新等方法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避免错误地认为“教师是知识和权力的拥有者”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自主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开放式思维、跨学科思维,避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而忽视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自主式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更加敏锐地收集信、解读信息、验证信息、处理信息并根据信息采取行动,“能够在别人看到混乱的地方理出头绪来”,增强学习者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自主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和快乐,是一种高级的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它能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主式学习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协同能力,在参与团队协同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行学习。“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改变滞后的学习状态”[10]
(七)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在个性化学习处于重要地位。以“教师为中心论”的观点过于夸大“教书育人”作用,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恩赐色彩单项的灌输过程,而缺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1]人本主义教育观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情趣、感觉和求知的能力。
(八)引导学会感悟人生
人的一生要经历的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伴随着亲情、友情和爱情。幸福,快乐、有意义度过人的一生离不开这些主要因素。有些人的一生是奋斗过来的,有些人则虚度一生,这些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和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要积极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12],从小就有计划、有目标、有梦想、有追求、有付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完善,相信人人都会人生出彩。
四 结束语
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思想指导新生导师制工作,把总书记与青年谈梦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起来,激励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生理念,“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期间尤其是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期,坚持立德树人,推崇“不追名逐利,过简单诚实、体面的生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有梦想的人生方向,加强思想内涵建设,把勤奋学习、掌握真才实学、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始终作为一种追求方式并付诸具体实践,把个人的人生梦想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高度契合,与时俱进,不断求索,锐意进取,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放飞精彩的人生。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新生导师制的指导设计、指导方法以及指导活动的选择应立足学生的视角,明确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更多关注学生的期盼和诉求,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潜能的发挥,自卑、紧张、压力、无聊、懒散不是新时代大学新生的标签。
参考文献
[1]许长勇,果飒.本科导师制:理想如何照进现实[J].教育现代化,2019,6(58):58-60.
[2]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省省互动”模式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3]戴炜栋,王雪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体现[J].外语界,2006,4.
[4]秦秀白.聚焦学习者--《综合教程》[J].外语界,2008,1.
[5]习近平与青年谈梦想:青年最富有梦想最富有朝气[N].人民网,2015-07-27.
[6]王鹏,汪慧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108):108-112.
[7]秦秀白,张凤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材[M].Lin Yu-tang.The Art of Read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构建主义的视角[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7.1-13.
[9]李荫华,季佩英,冯豫分.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Sherri Beattie.All Grown Up and Still in Tow.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
[10]石蒙蒙.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7):105-107+112.
[11]张光照.教育革命论[J]战略与管理,2004,1.
[12]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