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革命,商贸服务业进入消费升级、互联互通时代,对商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设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在智慧教学手段和智能实训课程内容上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新商科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缺失,及实践实习无法接触企业核心岗位业务等诸多难题。
关键词:新商科;实践教学;智能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忠.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46):4-6.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Business
LI Jian-zho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Shiyan Hubei)
Abstract:With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of cloud platform,big data,Internet of thing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 on,the business service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and interconnection,which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training of business talent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s and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in intellig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intelligent practice cours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in new business subjects,and the inability of practical practice to contact the core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New business;Practical teaching;Intelligence
一 引言
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革命,各种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商贸服务业进入消费升级、互联互通时代,新零售、新管理模式频现,对商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18年12月20日,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聚焦“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进行了部署。其中,“新商科”作为新文科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在此背景下,新商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建设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的内涵
智能实践教学平台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践教学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为突破口,与企业共建虚拟商业社会,把企业搬进校园,对接岗位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搭建智能实训模块,以“公有云+特色私有云”的服务模式,以“互联网+本地+区域”的应用模式,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统计、分析、展示、实训。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手段为依托,解决实践教学数据统计难,实践教学考评难,实训结果汇总难,实训手段单一等系列难题。平台体现智能化、精准化、便捷化三大特点,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学习方式和教育形态变革的要求,基于商科类学科专业集成和全要素资源场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构建。
三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是对新商科人才专业知识的新要求。新商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除了传统的商业知识外,在内容上还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大数据、预测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术内容。二是对新商科人才专业能力的新要求。新商科人才专业能力应该侧重于应用型能力水平的提高,包括新商业背景下数据业务化能力、智能优化分析能力、智能协同决策能力的培养。三是对新商科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新商科人才素质要求是复合型人才,要有国际化的专业视野和战略思维;能理解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擅长诸如协作、谈判等各项商业软技能;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实现课程实验与综合实训的有机结合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痛点。一是课程综合性不够。现有实验课程主要是单专业实训,各专业实训内容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整体设计,没有实现各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二是课程内容缺乏对新商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现有实验课程以各专业传统实训课程为主,课程没有包含大数据、预测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专业结合的内容,也没有覆盖新商科对人才数据业务化能力、智能优化分析能力、智能协同决策能力的培养要求。三是实训模式和手段单一。现有实验课程主要依赖单项实训软硬件设备或者进行手工实训,实训的内容、方式、实验步骤往往都是固定的。缺乏教学资源个性化呈现、教学交互多元化、教学过程管理的合理化、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可视化。经济管理学院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新商科人才培养软硬件环境的构建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经过多年来持续建设,建成实验中心2个: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和信息工程实验中心,下设信息工程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室、物流工程实验室、汽车营销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共承载实验实训课程63门,利用率高且逐年递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实验室设备、实验课程内容都与新商业、新商科的要求存在差距,使得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都与新商业、新商科的要求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专业为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搭建智能实训平台,结合企业岗位需要就、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要开设创新型、智能化的实验课程,解决学院学生新商科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缺失,及毕业实习无法接触企业核心岗位业务等诸多难题。同时,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可服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服务教师科研需要,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服务企业市场需求,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一流应用型人才。
四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
依照我校“打造一流应用型专业”及“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制造业虚拟仿真经营管理智慧实验室,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智慧的教学手段和智能的实训课程内容上深化教学改革。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是经管类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统管共享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训中心。教学平台定位新文科、新商科、新理念、新技术、新环境,利用大量真实数据与人工智能行业案例,实现体验式教学环境建设,包括智能制造中心、智能商务共享中心、智能管理共享中心、智能服务共享中心等四大模块。致力于打造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能学习空间。
五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分为两个层面:智慧环境建设和智慧平台建设。
(一)智慧环境建设
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良好学习环境下,以提升学生智慧学习体验为目标,以创新发展环境为依托,以优化和升级场域智慧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强调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训性等特征。
智慧环境建设主要以服务教学为核心,提供教室智能管控、课堂互动教学、教学过程督导、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一体化平台,通过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模式、智慧教学评估三个维度一体化构建。利用新兴技术创建教与学的环境,通过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促进资源个性化呈现、教学交互多元化,实现学习者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提高,并且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教育过程、保障教育成效,促进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
(二)智慧平台建设
以教学为核心,集资源、学习、交流、管理于一体,以数字化学习的形式提供基于互联网上课堂学习活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积累与实训。平台在现有单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发挥优势,拓展思路,整合资源。以智能+专业群的理念,结合各专业建设基础,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技术背景为依托,深化经管其它学科研究,建设智能制造、智能商务、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创新型实训中心(见表1)。
智慧平台的建设以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基础,以大数据平台为数据源依托,结合经管院现有专业集群,建设产教融合新商科智慧实验中心,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训、专创融合教学,打造一流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并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服务的社会功能,基于制造业虚拟仿真经营管理智慧实验室面向全社会提供经管类、汽车产业类实验项目服务及培训,借助“智能+专业”的创新型实验项目孵化科技成果。
六 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体系设计
将岗位能力分级模型融入商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针对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围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结合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素质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专业综合课程、学科综合课程(见表2)。不仅注重学生单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研发多专业、多行业、多岗位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旨在满足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的多种复杂的能力培养需求。
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着力打造商科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校、教师、企业基于实践教学课程服务平台,可根据自身需要,借助课程开发工具、开发方法论、素材库等快速实现课程原创开发、特色课程开发,并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享,以满足学生的特色化学习及职业发展训练。智慧学习是未来学校形态的新探索,经管类专业智能实践教学平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集成,使高校商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进入到智慧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秀芬,张晋.高职院校“云时代商科智慧学习工场”的构建与实践[J].营销界,2019(46):103-104.
[2]王艳华,齐文浩,杨兴龙.“新商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116-120+132.
[3]樊欢欢.新商业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富时代,2019(10):192.
[4]陈晖.供应链背景下产教融合共育新商科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厦门华厦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145-146+155.
[5]王锐,雷雨.基于新商科背景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探讨——以产教一体化创客实验室为例[J].知识经济,2018(11):148-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