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用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5 16:24: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用探析》为课题,从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教学实践;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毕玉青.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47):154-157.

An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BI Yu-qing

(School of Marxism of Dongfang Colle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an Shandong)

Abstract: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new media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promote the ascension of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uthor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alysis application"as the subject,the relevant concepts in this paper,the new media and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 application strategy.

Key words:New media environ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The status quo;Teaching practice;Strategy

一 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相关概念阐述

(一)新媒体相关概念阐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纽带的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电视、报刊、广播、户外),新媒体又可以称之为“第五媒体”。由于新媒体自身具有其交互性、即时性以及个性化等基本特点,所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备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1]。

(二)思政课教学相关概念阐述

思政课教学又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健全心智、使得他们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生活环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努力学习,从而塑造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

二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高校进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文化知识是他们未来能够在工作领域站稳脚跟的基础,所以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不断深入,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与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能够同步发展,从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大学生都能意识到专业文化教育在他们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关键性作用的学生却并不多。正是因为学生这种不成熟的心理作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上课睡觉、玩游戏、聊天等。当然,学生之所以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未能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而新媒体技术为打破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现状提供了可能性[2-4]。

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降低对教材的依赖,在不跳出教学大纲要求范围内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更像是一种“说教”课,教师习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废话官方化的大道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大道理无疑是对牛弹琴,学生很难能真正听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政教师能够引经据典,用一个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真实案例验证教材上的内容,那么就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思政课对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除此以外,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走神,教师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教师一个人身上。思政课并不应该是一个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过程,学生也应该成为思政课的参与者,而不能仅仅以观众的身份自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领性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把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积极影响最大程度上地体现出来,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

\

 
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建设“一流学科、一流高校”不仅需要高校教职工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属于高学历人群,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步入各个领域,其中很多人将成为这些领域的中流砥柱。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但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深化素质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尤其是在社会各领域的要求下,国内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填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空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水课”现象比较严重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不但是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思政授课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学生根本就不愿意接受这种思想教育。为此,部分教师对学生在思政课上睡觉、打游戏、聊天等行为不管不顾,只要不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他们根据就不会制止。教师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的行为使这些学生更加放纵。众所周知,与中学教育环境相比,大学的教育环境非常的自由,虽然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彻底放飞自我的机会,在享受中迷失了方向。作为现代高校大学生,虽然他们未来能够选择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其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6,7]。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企业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需要迎接更多、更为艰难的考验,所以这就促使企业在招聘毕业大学生时也对他们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的素质和思想高度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充分体现出来,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既要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感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必须要承担起监督管理的作用,加强对思政授课教师教学行为的监督管理,彻底淘汰水课,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教学服务。

(二)教学方式老套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这些科学技术中有很多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媒体已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各科教师或多或少都会应用到多媒体技术。不可否认的是,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压力,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效率,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由于部分思政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其还有很多强大的功能没有开发出来,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听课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片示意图、动画小视频等,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课堂听课兴趣非常有帮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的应运而生不仅为高校思政课授课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可以弥补教师对多媒体功能开发不完全的缺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强有力手段。然而,由于思政教师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因此他们并没有去探索如何用新媒体技术打破当前思政教学方式老套的现状。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只有当他们对思政课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以后,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思政知识的过程中。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找有关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提升自我。但由于其对思政知识缺乏兴趣,所以教师根本就不能奢望这些学生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思政知识,那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就不能得到明显提升[8]。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是提供思政教育服务的主体,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将其看成了一个接受教育部教学任务的无奈之举,所以不仅没有为思想政治教育安排足够多的课时,在招聘思政授课教师时也降低了门槛,师资力量难以得到保证。思政教育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然后使他们可以更积极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发挥出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因为专业教育知识并不会随时代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但思政教育则不同,每年都会有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针的出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学习这些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但真正能够这样做的思政教师却并不多,这就导致其教学能力不能满足思政教学要求情况的出现。

(四)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虽然说高校思政课教学属于理论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荣誉感,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教学作为保证,学生的激情就会来的快、走的更快。高校大学生属于成年人或者马上将成为成年人,所以他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当前,国内很多高校思政课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并没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延伸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对于很多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也缺乏的并不是思政理论知识,而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将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高校大学生是高素质、高能力群体的代表,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爱更好地传递下去。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能够打破当前的教育模式,既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
 
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而对于高校而言,其除了要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以外,还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会产生些许的变化。比如,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听课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教师想要保持住学生听课的热度,就不能一味地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而是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探索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其引入到思政教育环节,增加思政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

(一)应用新媒体打造“线上+线下”金课

传统的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政知识体系,教师不能完全脱离对教材的应用,但是由于这些教材版本都比较老,所以对于一些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等知识并不涉及,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有意识地将一部分新知识融入其中,弥补思政教材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新媒体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思政金课,既要通过线下教学让学生形成一个大致的思政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利用新媒体线上教学,比如慕课、微课等让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具有更新速度快、囊括范围广的特点,而且这些新媒体网络资源具有可复制性强、可重复播放的优势,能够降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大学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以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而教师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授给学生知识以外,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化线下教学的意义。

(二)改革教学方式

虽然多媒体本身具有一些教学优势,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约束,其作用并没有全面发挥出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新思想已经被好多高校教师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就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将这些教学新思想与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融合来达到教学目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拉进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当他们对思政知识产生兴趣以后,他们才会真正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会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要放低自己的身份主动与学生交流,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微信等移动通信工具的发展也为思政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利用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给学生推送一些高质量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动态,从而使他们能够紧跟党组织的发展步伐,避免当代大学生思想滞后。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教师他们必须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且还可以将一些比较好的新媒体学习资源推荐给学生。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所谓的“铁饭碗”制度已经逐渐成为历史,所以作为高校教师他们同样也应该有忧患意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啃老本”。学校也要给教师提供专业的培养培训机会,为教师创造提升自我的条件。当然,为了迫使教师可以正确看待自身的教学责任,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他们教学行为的监督管理,并且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过程,完善教师岗聘制度,用更公平公正的制度考核教师。只有通过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共同的努力,高校才能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养、现代化的思政教师队伍,从而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奠定基础。教师之间也要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成长,既要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同时还要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教师不同的观点。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当高校思政理论课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思政课教师就要给学生按时实践教学。当然,在上课之初思政课教师就应该制定好教学计划,合理分配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过程不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既可以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思政理论知识竞赛”,也可以提前联系社区,组织“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也让社会群体能够感受到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变化,提高社会各领域对高校大学生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给那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额外加分,激发他们的热情。除此以外,学校也要为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帮助,与地方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机构加强联系,并且让思政课教师组织青年大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他们在现场接受伟大革命精神的洗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荣誉感,把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步入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来看,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探析,从而制定出有效地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罗华希 , 韦紫悦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研究 [J/OL]. 金融理论与教学 :1-5[2019-12-30].https://doi. org/10.13298/j.cnki.ftat.20191203.001.
[2]祁鸣鸣 .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 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0):111.
[3]颉睿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J]. 知识经济 ,2019(09):142-143.
[4]谢畅 “.三质”目标下思政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J].教育现代化 ,2019,6(82):331-333.
[5]邓学源 . 学生自主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转换路径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19,6(13):72-74.
[6]赵金玲 . 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构建大思政格局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8):40-41.
[7]常静 . 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中的作用探析 [J]. 教育观察 ,2019,8(07):22-24.
[8]周宝砚 .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 [J]. 教育观察 ,2019,8(28):98-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